最新-2019年乡镇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乡镇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
划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长治久安抓发展,围绕顺势而为抓民生,围绕新型工业化抓就业,围绕农牧业现代化抓增收,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抓作风,围绕文化引领培育新型农民” 的发展思路,认真按照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任务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民生三大重点,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关键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9年,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实现19244万元,较2019增加1594万元,增幅达9.03%。
其中:农业收入6850万元,同比增长4.18%;畜牧业收入5417万元,同比增长7.63%;二、三产业收入6977万元,同比增长10.73%。
劳务输出收入3015万元,同比增长3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54元,较2019年增加1854元,增幅达18%。
全乡上下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突出第一责任,狠抓社会稳定,筑牢长治久安基础
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市委的各项维稳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三个坚决防止”、“先胜、全胜,先知、全知”的意识,建立“一岗双责”责任倒查机制,把长治久安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贯彻全乡一切工作始终。
(一)周密部署,严格督查,维稳措施落实有力。
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政法书记一线指挥,全年组织召开涉稳、维稳专项工作会议8次,2个边防派出所通报全乡辖区治安形势通报8次。
组织涉稳专项行动32次,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2次和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
督查警务室警官带班制、机关、站所、行政村领导带班和常态化值班等涉稳制度落实情况11次,通报和处理落实涉稳部署不力的个人3个。
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查登记工作9次,登记流动人口4400人,出租房屋16间,办理居住证2783份。
(二)充实队伍,强化防控,维稳力量有效增强。
将71名地、市、乡三级“三民”工作组组员编入维稳队伍,落实“一岗双责”,结合当前形势加大秘密力量建设和情报信息收集工作,整合和充实了全乡维稳工作力量。
9个“三民”工作组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普法宣传“六进活动”等工作开展2轮入户走访,走访6308户。
强化“先知、全知,先胜、全胜”意识,对全乡75名“十户长”和40名信息员队伍进行清理,培养出一支安全意识、反恐意识和敌情观念较强的信息员队伍。
在乡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维稳设备使用和管理培训1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习2次。
(三)打击“三非”,遏制极端,宗教管理不断强化。
进一步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谈话制,8位责任领导先后与16位宗教人士谈话192次。
乡综治办、民宗办、派出所配合开展统战民宗工作宣讲、宗教人士政治法律和政策法规学习、抵制非法宗教等集中培训、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讲座11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150余人。
乡民宗办组织开展统战服务对象走访座谈交流1次,全年发放宗教人士生活补贴4.14万元。
打击整治”三非”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动员群众自行上交从国外带回、在街边购买、他人赠送的非法出版物42本、光碟1张、多媒体卡1张,教育转化基督教地下信教群众26名。
(四)入户调处,下访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积极开展干部“下访接地气”活动,乡党委结合群众工作加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信访苗头上报和研判机制,召开信访苗头分析研判会议10次,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6期,成功调处55期,调处率达到98.2%。
全乡年内信访来访量较上年同比下降24.3%;重复访率控制在信访总量的2%。
司法法律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法律援助61起,为社会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
“大调解”格局形成,成功处理人民调解案件147起,人民调解成功率达到100%;解教社区矫正人员2名,为10名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了管理档案。
二、顺势而为、实干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牧民多元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019年,沁城乡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稳定的“菜篮子”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农牧民多元化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1、“菜篮子”工程取得实效。
全年露地蔬菜直供基地建设任务2500亩,落实2715亩,完成任务的108.6%,联系生产订单1500亩,建成百亩连片示范菜田2块,五十亩连片示范菜田4块,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建成集生产、贮存、销售环节为一体的蔬菜稳定供给链。
对接市菜篮子办公室,在市区内为沁城乡5家养殖合作社提供羊肉销售点,实现供销对路的同时起到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
2、特色养殖基地发展迅速。
白山村牲畜良种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已与新疆乌斯赫商贸公司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完成10万只多胎肉羊繁育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目标,建成标准化养殖园区5500㎡,核心种畜规模达到1万余只。
建成29座城西村“一户一圈”标准化养殖棚圈、24座400㎡的骆驼圈子合作社棚圈、1座1000㎡城西村合作社标准化养殖棚圈和4座252㎡城东村生猪养殖合作社标准化养殖棚圈,全乡标准化养殖园区面积达到82182㎡,增幅达到60.63%,园区养殖量达到9万余头只,特色养殖基地基础得到扎实巩固。
3、饲草料生产基地实现高产。
全乡饲草玉米种植任务7000亩,完成444.08亩,饲草种植面积同比超过35%,完成任务的177.8%。
目前,饲草玉米已全部收割完毕,并通过订单适销、联系外销、合作社自销等方式解决了农牧民饲草销售问题,全年向市场提供优质饲草料6.5万吨,为哈密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现代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
全年为小堡村、芨芨台贫困村民购买生产母羊3090只,为小堡村149户贫困户购置阿勒泰生产母羊1490只,全年育肥牛00头,羊26800只,生猪600余头,孵化土鸡28.1万羽,年产蛋250万枚,牲畜年出栏数达到7.5万头(只);全年完成牲畜品种改良牛1080头,羊100只。
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全乡动物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效果达到80%以上,稳定的肉产品生产供应链进一步巩固。
(二)农牧民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扎实开展,劳务输出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认真完成就业情况和可供转移劳动力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了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组织全乡8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4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青年,由党委书记带队赴新疆亚克斯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及周边工矿企业现场观摩,进一步解放农牧民思想,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有务工
意愿的农牧民充分就业。
强化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7期218人次,完成任务的110.6%。
进一步加大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对接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等措施新增短期、季节性输出255人;长期稳定输出102人,完成任务的102%。
(三)扶贫整村推进取得新突破,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以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意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小堡村、芨芨台村336户的整村搬迁安置工作。
借力整村推进政策优势加大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力度,建成芨芨台村、小堡村、骆驼圈子开发区779套安居富民房及其配套设施。
通过搬迁安置定居安居,产业扶贫,互助资金帮扶,积极解决300户10人贫困户脱贫问题。
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小堡村骆驼圈子开发区、芨芨台村开发区26.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骆驼圈子开发区、搬迁点779户19公里的供排水管建设;完成了芨芨台村、芨芨台村开发区、骆驼圈子开发区、搬迁点、牛毛泉村总计827户电力主线路9公里、入户线路13公里的建设任务;完成了芨芨台村151户、搬迁点434户安居富民房及围墙大门的建设任务;完成了城西村、骆驼圈子开发区310盏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并对牛毛泉村、城东村的路灯进行了维护;扎实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落实小堡村骆驼圈子开发区7公里绿化管建设,栽植2米宽农田防护林26公里,栽植农田防护林60亩,安居富民绿化林60亩。
深入开展村级社区和集镇秩序整顿,围绕强化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申报完成小堡村、芨芨台村和搬迁点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在骆驼圈子开发区和整村搬迁点新建村级卫生室2座,村级综合办公场所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个、文化活动广场1个,完善各类民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载体建设,让民生建设更加惠民,民生服务更加到位。
(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环境秩序整顿,建设完成了3座污水处理站,申报完成小堡村、芨芨台村和搬迁点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村容村貌的到有效整治和改善。
建设完成了西路村、城东村、二宫村6940亩农业节水灌溉任务,节约了208.4万方水支援东部矿区建设。
建设完成了草原围栏25万亩,建设完成了小堡村骆驼圈子开发区绿化管7公里,栽植2米宽农田防护林26公里。
栽植农田防护林95.4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