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件5总需求与总供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2

假定AD 增加至AD’:



总需求政策与古典供应曲线

总需求AD的增加引发的价格 上升 减少了实际货币存 M , 并引起支出的减 量, P 少

[Insert Figure 5-10 here]
经济将AD向上推进,直至价格 上升到足够高的水平, 实际货币 存量 M/P 降到足够低, 使支出减 少到与充分就业产量相一致的 水平 在E’’, 总需求在更高的 政府支出水平上 ,再次与总供 给相等 AD = AS
[Insert Figure 5-6 here]



如果产量高于潜在产量(Y>Y*), 价 格将会上升,在下一个阶段还会更 高 如果产量低于潜在产量(Y<Y*), 价 格将下降,在下一个阶段还会更低 价格将继续随时间上升或者下降直 至Y=Y*

如果明天的价格水平等于今天的价 格水平,产量等于潜在产量(忽略价 格期望)
5-25
供给学派经济学

尽管有前面的例子,供给方面的政策还是有用的
• •
只有供给方面的政策才能永久性的提高产出 需求方面的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

很多经济学者强烈支持供给方面的减税政策, 但同时 认为要削减政府支出

税收降低, 政府支出也相应减少,对赤字的效应可能是接近 中性的
第5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 • • • Item Item Item Etc.
McGraw-Hill/Irwin Macroeconomics, 10e
© 2008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5-1
前言

前几章已经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 现在

[Insert Figure 5-2 here]



总需求AD增加 价格P 和产量 Y增加 总需求AD降低 价格P 和产量 Y降低 总供给AS增加 价格P降低 产 量Y增加 总供给AS 降低 价格P 增加产 量Y降低
图5-2 显示了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总需求曲 线AD 向右移至AD’
5-5

自然失业率是指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时,因为正常劳动力 市场的摩擦而造成的失业率
5-11
总供给曲线和价格调整机制

总供给曲线描绘了经济中的 价格调整机制

[Insert Figure 5-6 here]
图 5-6 以黑粗线表示平坦的短 期总供给曲线,以紫线表示垂 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图中还 包含了中期总供给曲线的全部 活动

给定的总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Y 和 P 之间就是反比关系

货币供给M的增加 在任何给定的 Y值的情况下,都会 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

如图5-8所示
5-19
总需求与货币存量的变化

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按照名 义货币增加的准确比例来向 上移动AD 曲线

[Insert Figure 5-8 here, again]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
5-7
古典总供给曲线

当经济集聚资源并出现技术 进步时,Y* 将随时间推移而 增长 总供给AS 曲线向右 移动

[Insert Figure 5-5 here]
某一特定年份的潜在Y* 水平主 要是由我们刚刚学过得增长理 论模型所决定的
Y* “相对于价格而言,是外 生的” 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可在潜 在GDP处画出单独一条垂直 线,不必担心由于潜在GDP 的增长造成的向右移动
5-9
凯恩斯总供应曲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的思想发端于大萧条,由于可以把 大量闲置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产出似乎可以在 价格不发生上涨的情况下 此外, 短期内当需求变动时,厂商们不愿意改变价格或 工资

相反的是,厂商们会增加/减少产量来应对需求变动= 短期 内总供给曲线是相当平坦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
5-10
摩擦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从字面上来看, 古典模型暗示着不存在失业 每个想 工作的人都在工作

而现实中总会存在一些失业,这种失业水平可用劳动力市场 中的摩擦力来解释(例如. 某些人总处在寻找新的工作或住处 的状态)

在充分就业水平和相应的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存 在着与之相联系的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这个失业 的数量被称为自然失业
图 5-8 说明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 使总需求曲线向上和向右移动.
5-16
产出与价格间的总需求关系

产出与价格之间的总需求关系的关键是,总需求取决 于实际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提供的货币的价值 实际货币供给可写作 M , 其中 M 是名义货币供给, 价 P 格水平写作P M 类似的 M r I AD r I AD P P
5-23
供给学派经济学


供给学派经济学专注于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
供给学政策鼓励增加潜在产出 使AS 向右移动的正


包括:

取消不必要的管制


保持有效的法律系统
鼓励技术进步

一群政治家们认为降低税率将使总供给获得极大的增 长,而实际上,税收收入也会上升而不是下降
5-24
供给学派经济学

降低税收对总供给 AS 和总需求 AD都有影响

The GDP和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Y-Y*, 就是GDP缺口,或产出缺口
5-13
总供给曲线和价格调整机制
[Insert Figure 5-6 here]
* P P [ 1 ( Y Y )] t 1 t
(1)



图5-6 (b)中向上移动的水平 线与等式(1)中的连续移动 定格的水平线相对应 从位于时间t=0的黑色水平线 开始,如果Y>Y*, 价格将会升 高 (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到 t=1的水平 价格一直上升移动至Y=Y*
5-14
总供给曲线和价格调整机制
* P P [ 1 ( Y Y )] t 1 t
(1)
[Insert Figure 5-6 here]

价格调整速度是受等式(1)中的 参数控制的


如果 很大, 总供给曲线将迅速移 动(图5-6 (a)中的逆时针旋转就会在 较短时间内发生) 如果 很小, 价格调整就非常慢 如果 非常大总供给机制将会非常 快地把经济带回到潜在产出水平Y* 如果 非常小, 也许要用总需求政 策去加速这一过程
假定 M 0 对应于AD曲线 并且P0 的值对应于产量Y0 假定 M 0 增加了10% 达 到
M 1.1M 0

, 总需求曲线
AD 移动至AD’ 相对于Y0 的 P 值必定恰好是P’ = 1.1P0

M 1.1M 0 M 0 那么 P 1.1P P 实际货币 0 0
达到平衡,Y 没有发生变化
5-21
总需求政策与古典供应曲线

在古典情况下, 总供给曲线是垂直 的,供给水平的产量不变

[Insert Figure 5-10 here]
不同与凯恩斯情况, 价格水平不是 非定的, 价格取决于AS 和 AD的相 互关系 在原始价格水平, 经济中的指出上 升至 E’ ,但市场上不能得到劳动 力N来扩大产量,无法适应需求的 增加 当厂商试图雇佣更多的工人, 工资 和生产成本随之增加, 厂商必须提 高产品价格 将AS 和 AD 曲线上升至E’’, 在那 里AS = AD’ 结果: 总需求AD 的增加导致更高的 价格, 而非更高的产量

Upward 价格越高,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越多,总供给曲线 向上倾斜

总需求曲线显示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状态下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结合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是因为较高的价格会降低已供给的货 币价值

总供给曲线AS 和总需求曲线 AD 的交点决定了均衡 产量和均衡价格
5-3
总供给、总需求和均衡
总供给、总需求和均衡
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引起的价格P与产量Y增加/ 降低的变化数量大小和以 下几点相关 :
1. 2. 3.
[Insert Figure 5-3 here]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幅 度
图5-3 显示了一次不利的总供给冲 击的后果: 总供给AS下降 产出Y下降, 价格 P上升

• •
一年中花费的美元总数量, 名义GDP, 就是 P*Y 把每年一美元的换手次数叫做流通速度, 用V表示 如果中央银行供给M 美元
货币数量论的基础方程为: M V P Y (2)
5-18
总需求与货币市场
M V P Y

(2)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 方程 (2) 变为 M V P Y , 转化为总需求曲线 如果货币供给量M不变, Y 的任何增加必定被价格的 下降抵消,反之亦然

5-8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Insert Figure 5-4 here, again] 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 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 商品 [图 5-4 (a)]


由于存在失业, 厂商们可以在现 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需要的 劳动数量 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 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 所以 他们愿意按照现行水平提供需 求所要求的数量
5-20
总供给政策与凯恩斯供应曲线

图 5-9 显示了总供给曲线变 化和凯恩斯供应曲线的变化
• •
[Insert Figure 5-9 here]
初始平衡点在E (AS = AD) 考虑一次由于总需求政策引发 的总需求 G, T , M S 增大 至AD’ • 新的均衡点,E’, 对应于相同 的价格水平, 更高的产出水 平(就业率也会增加)
5-6
古典总供给曲线

The 古典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表明无论是什么价格水平, 供 应的产品数量都一样 [图 5-4 (b)]

[Insert Figure 5-4 here]

古典总供给曲线基于这样的假 定,劳动市场处于劳动力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 对应于劳动力充分就业状态的 产量水平称为潜在GDP, 记为Y*

The 方程(1)给出了总供给 曲线: Pt 1 Pt [1 (Y Y * )] (1) 其中
• • •
Pt+1 是下一个时期的价格水平 Pt 是当前价格水平 Y* 是潜在产量
5-12
总供给曲线和价格调整机制
* P P [ 1 ( Y Y )] t 1 t
(1)

[Insert Figure 5-11 here]

AD 移动到AD’ 引起人均可支配收 入的增长 • 移动幅度相对较大 AS 移动到 AS’ 较低的税率使人们 更有积极性去工作


短期情况下, 经济从E 移动至 E’: GDP 增加, 总税收收入下降比例小 于税率的下降比例 (AD 影响) 在长期中, 经济移动到E’’ ,AS曲 线 向右移动: GDP 有所增加, 但增 加量不多, 税收总额下降,赤字增 大
将转向构成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AS/AD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研究产量波动以及决定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的基本宏观经济工具

我们利用这个工具可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经济
会偏离平稳的增长路径,以及探讨意在降低失业、平复产量 波动和维持价格稳定的政府政策的后果
5-2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曲线描述了, 对各个给定的价格水平, 厂商愿意 提供的产量

对于给定的名义货币供给量 M , 较高的价格导致较低 M 的 ,价格高意味着可以得到的美元数量的价值降 P 低了。结果是高价格意味着低水平的总需求
P 和 Y之间的反比关系 向下倾斜的AD曲线
5-17
总需求与货币市场


现在,暂时忽略商品市场,仅仅关注于货币市场对总 需求的作用 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一种掌握总需求曲线的简单的方法

对于政策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5-15
总需求曲线


AD 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 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 衡时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 平的组合 总需求AD的移动影响因素 :
1.
[Insert Figure 5-8 here]
2.
政策措施 • 政府支出G, 税收T, 和货币 供给 MS 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心
在图 5-中总供给曲线与总需 求曲线相交于点E 均衡: 总供给 = 总需求


[Insert Figure 5-1 here]
均衡产量是Y0

在特定的时间点观察到的产 出水平

均衡价格是P0

在特定时间点观察到的价格 水平
5-4
总供给、总需求和均衡

总供给或总需求任一曲线的 移动都会引起价格水平和产 量水平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