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设计:一课时
4学前准备:
老师:分一分的课件、桃子、水果刀
学生:、正方形、长方形、圆、彩笔等。
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
三、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熟悉是学生在已经把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树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定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分数描述某些现象,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学方法
提问方式:讲解法、实验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提问法、分析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可他上来了两位小客人瞧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孙悟空猪八戒﹚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B%EF%CE%F2% BF%D5&in=17828&cl=2&lm=-1&st=-1&pn=10&rn=1&di=82380997710&ln=1999&fr=&fm=result &fmq=133203911091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 2#pn10&-1&di82380997710&objURLhttp%3A%2F%%2Fuploads%2Fallimg%2F1 00512%2F5_100512063919_1.jpg&fromURLhttp%3A%2F%%2Fview-137606-1 .html&W800&H566&T8066&S94&TPjpg
师:咱们都知道他们最爱吃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桃子﹙出示4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1如果是4个桃子分给孙悟空猪八戒怎么分公平?﹙学生思考,汇报﹚
﹙公平:/view/530421.htm﹚
生:每只猴子分两个桃子公平,因为是平均分的
﹙2﹚如果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他们每个人分个几桃子﹙黑板上贴2个桃子的图片﹚
生:每个人分一个桃子
﹙3﹚.如果1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应该怎么分?﹙黑板上贴1个桃子的图片﹚.
生:一个人一半。
﹙老师把预先平均切开的一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2.讨论“一半”的表示方式–
请大家想一想,议一议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表示一般的方式可能有:﹙1﹚用“0.5”来表示;﹙2﹚用
画图来表示;﹙3﹚用“1/2”来表学生的答案只要是正确的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教师说明:表示“一半”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它。
也就是二分之一。
它是一个分数板书课题:分一分﹙认识分数﹚
分数的起源:
/view/17257401de80d4d8d15a4f7c.html ﹙二﹚、操作、感知,认识分数
1.涂一涂
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课本53页﹙出示电子课本:/e/20100908/4c873a7d4d263.shtml﹚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他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
你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涂完后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检查。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指名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
并说一说方法。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question/78233882.html
2.折一折﹙折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的1/4 ﹚
﹙1﹚折纸。
让学生拿到一张正方形的纸,用折方法把它平均分成四份了,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折法,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2﹚涂色。
①让学生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教师告诉学生:涂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这里的四分之一表示:表示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②让学生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并指名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4,这里的2/4表示什么?
3,让学生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并指名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4,这里的3/4表示什么?
4.让学生把这张纸的四份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这张纸的多少?
5,认识分数的读写法。
教师指出:像1/2,1/4,2/4,……..都是分数。
接着以3/4为例,数学分数的读法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强调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让学生读写分数1/4,2/4,4/4然后反馈。
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54页“说一说”练习题。
(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1/3,3/5,5/6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再反馈)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5页“练一练”中的第1至2题。
1.第1题
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口答,并在全班反馈、交流。
让全班学生把所写的三个分数齐读一遍。
2. 第2题
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涂法,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本题中每道小题的涂法可以是多样的,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四﹚、全科小结
学生谈收获和感想。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分数,我们的周围处处是数学。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classArticle.aspx?articleid=yzzxx2 303sxjs20101214131919234&columnid=sxjs&siteid=yzzxx2303﹙五﹚、课后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我认识的分数)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
纵观全课,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渗透互联网等新知识。
互联网是教学的工具,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
利用互联网渗透,扩展不仅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
这节课是在互联网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
本节课的引客,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在动手实践中,每一个学生自由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学具把它表示出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了解互联网。
从始至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
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
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本课实现了在互联网条件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
4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爱做游戏,因此我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有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