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起草组
2023年6月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22年元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函,湖南省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负责起草。
二、目的意义
金丝皇菊(DendrCmthemafnOrifoIiUm)属菊科、菊属、平瓣小菊品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金丝皇菊生长力强,萌发能力强,姿态高雅,且能傲霜开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普遍用于布置高雅庭院、会所,也是花园布置的良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
金丝皇菊具有较高饮用价值,其花朵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饮用菊花相比,其性较平,茶性温和清润,对饮用人群体质无特殊要求。
长期饮用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人群。
金丝皇菊食用方法很多,可鲜食花朵也可食干花,花瓣晾至半干可腌制成菊花酱,或煮菊花粥、蒸制菊花糕,拌入糯米加酒曲,可发酵酿成具有“长寿酒''美称的菊花酒。
据药典记载,金丝皇菊性凉,味甘,有生津润喉、清热散风、明目解毒、减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辐射、解酒等功效;对火旺、眼睛干痒,湿寒引起的肢体疼痛有疗效,进而对现代人普遍出现的“手机病”“电脑病”也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农业和农村的向往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的落地,要求园艺植物具备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因此,观赏性强
且经济价值高的金丝皇菊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多地乡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金丝皇菊在湖南地区适应性强,适合大规模培育,形成了多个金丝皇菊种植和加工产业项目,不但能满足湖南茶用菊的市场需求,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但是,在金丝皇菊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金丝皇菊病虫害一直阻碍着产业的发展,危害较大。
其次,金丝皇菊在生产上通常采用营养繁殖,如托插、分株、嫁接等方式,但是大量的营养繁殖会为菊花病毒及类病毒的传播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
常年的连作耕种和无性繁殖,使得金丝皇菊感染病毒现象十分严重,花朵品质下降,产量逐年降低,种质退化、变异等症状,对金丝皇菊产业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同时,在金丝皇菊抗性育种、花期调控、活性物质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难题。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提升湖南地区金丝皇菊精品化栽培水平,能节省种植成本,扩大种植范围,提升经济收益,为湖南地区规模化、无害化、效益化、景观化种植金丝皇菊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将促进湖南基于农旅融合发展的集景观、药用、食用于一体的功能花卉的推广与应用。
三、编制原则
(一)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严格遵循《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编写要求和格式进行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各条款内容与国家及行业现行政策、法规、规划、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相一致和相协调;能参考国家政策要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尽量等同引用;需要综合统筹权衡的,尽量体现科学性、规范性。
(一)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编制组经过充分调研,征求省内相关行业专家,以及各县、市、区参与菊花种植、研究的单位、企业、个人的意见,听取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此保障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通用性原则
编制组通过资料分析、调研咨询、会议讨论和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了解我省金丝皇菊生产栽培发展现状,在标准制订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使标准满足通用性要求。
四、项目参加单位和人员分工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是该项目的承担单位。
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从事菊花科研的工作经验,熟悉菊花繁殖、栽培管理等关键技术和管理环节。
主要成员见表Io
五、编制过程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元月立项,具体编制工作如下。
(一)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立项文件,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于2022年2月份在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召开了第一
次会议,成立了标准编制起草小组,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工作分工。
会议的主要情况如下:
(1)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经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花卉研究团队专家教授组成的起草小组,负责完成标准的起草工作。
(2)确定标准框架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我省金丝皇菊产业发展情况,标准初步确定为11个章节,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繁殖技术、园地要求、盆栽技术、大田栽培、大田高产栽培、采收、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管理,并明确了起草的总体要求。
(3)确定起草工作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确定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唐桂梅总负责,与其余专家一道负责起草过程中各类文件、材料汇总及标准的整合,并负责制定标准编制推进方案以及所有指标提炼及解释的起草工作。
明确了起草的整体时间进度安排。
(二)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根据第一次会议提出的编制起草总体要求及总体框架,编制起草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及时沟通,收集了国家、行业部门及各个省有关菊花、金丝皇菊的相关标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汇总我省各地实地调研的结果,结合全省各地差异,通过综合优化,于2023年2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三)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根据编制起草时间进度安排,2023年4月,起草小组在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对征求意见稿第一稿进行了逐条逐句的讨论,并对部分框架进行了调整。
会后,起草小组对标准第一稿作了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四)实地调研验证,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为确保标准的实用性,2023年5月,起草小组赴全省各地开展实地调研验证,并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及各方反馈意见,起草小组进一步研究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五)广泛征求意见
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普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项目组计划2023年6月将该征求意见稿提交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30天,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同时将该征求意见稿发送给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
(六)编制标准送审稿
征求意见结束后,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形成《征求意见汇总表》。
同时,对标准文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送审稿,将材料提交给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待会议实审。
(七)召开审查会议
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湖南省林业局组织,召开会议对标准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
(八)提交审查
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向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验收申请。
六、主要参考依据及技术内容
(一)主要参考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7774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3/T2272杭白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一)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1、繁殖技术
(1)打插繁殖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繁殖技术,主要注意母株的选择,穴盘(苗床)、基质的消毒。
a)母株的选择。
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植株作为繁殖母株。
b)穴盘消毒。
用0.1%高镒酸钾溶液处理20min0
c)基质消毒。
每立方米基质施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g~25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2(X)g,晾ld~2d后使用;也可采用蒸汽消毒,将100C~120C蒸汽通入基质,消毒40min~
60min o
(2)组培繁殖
主要用于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
主要注意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的消毒以及炼苗移栽。
a)枝条消毒。
将采集的菊花枝条剪成2cm~3cm的茎段,先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用70%酒精消毒30s,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IOmin,无菌水冲洗2~3次。
b)炼苗移栽。
当组培苗的叶片达到3片~5片、根数达到3条〜5条且发育良好时,连同培养器瓶一起转移到炼苗棚,放置7d左右,然后打开瓶盖
放置2d~3d;温度控制20°C~25°C,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
(3)脱毒繁殖
脱毒繁殖可以减少大田生产病害,建议推广使用脱毒苗;具体繁殖方法可参照DB33/T2272进行脱毒生产用苗的繁殖。
2、园地要求
大田栽培园地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宜,酸碱度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忌连作,宜轮作,水旱轮作更好;连作地种植前土壤应消毒。
3、栽培与管理
金丝皇菊既可以作为观赏菊花,也可以作为茶饮菊花,因此,标准规范了盆栽和大田栽培的技术与管理,另外,考虑到生产成本、投入产出等因素,本标准增加了大田高产栽培,高产栽培相对成本较高、栽培管理等更精细,要求更高。
(1)盆栽
着重基质配比、消毒,株型调控。
株型调控包括:摘心、定头、疏蕾、整枝等技术。
(2)大田栽培
大田栽培与管理包括: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摘心、
搭架等技术。
(3)大田高产栽培
包括了普通大田栽培的所有管理措施和技术,但要求更高,并且增加了覆膜栽培(成本增加)。
a)种植地选择。
种植地块宜选择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肥沃、透气、排水良好、PH值为6.2~6.7的砂质壤土。
忌渍水、忌连作,低洼地和黏土地不宜栽培。
b)覆膜。
整地作畦完毕后,在畦面上覆盖黑色地膜,用畦沟细土盖严黑色地膜四周,防止风吹;畦沟裸露。
C)移栽Q栽植密度比普通大田栽培要大。
采用双行种植,行株距
45cm×45cm左右,每穴1株;每667m2移栽2000株~2400株。
d)田间管理。
比普通大田栽培要求更高、更精细。
4、采收
采收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当花朵开放程度达到75%~80%时,选晴天早上露水干后进行,按照“采展开的、留未展开的、采大留小”的原则采收;边采边分级,同时剔除病花、虫花和花中杂物。
采收后要及时加工,防止花朵腐烂、变色。
5、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见下表)。
目前,在我省现有标准体系中,尚未发现有《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定义与相关标准体系。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尽量直接引用或修改引用其主要技术参数的方式,与相关标准和文件相协调、相衔接。
八、规范实施的意义及建议
本标准的制定是我省金丝皇菊生产栽培的一个可操作性指南,标准的实施对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农村新业态,推动消费需求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审美消费需求。
通过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提升湖南地区金丝皇菊精品化栽培水平,能节省种植成本,扩大种植范围,提升经济收益,为湖南地区规模化、无害化、效益化、景观化种植金丝皇菊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将促进湖南基于农旅融合发展的集景观、药用、食用于一体的功能花卉的推广与应用。
对实现金丝皇菊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准实施过程中应做好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并组织开展好跟踪评价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为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