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种植地域分布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稻种植地域分布特点
我国的水稻品种非常复杂,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分布.
水稻品种的变化和年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在计算水稻的种植面积和进行估产时必须把品种因素考虑在内.在我国,水稻的品种随着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反生长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水稻的品种多种多样,其中主要以釉稻和粳稻为主.
根据生长季节和生长周期来分,水稻也可以分为早稻春季稻、中稻一年一次、晚稻秋季稻、两季稻春季和秋季、三季稻一年三次.每种类型的水稻其生长季节和物候特性各不相同.在广东肇庆试验区,据当地农科站资料,仅按水稻的生长周期来分,可以分为早熟稻、中熟稻、中—晚熟稻和晚熟稻四种.一般来说,早稻的生长期是80一100天,产量为600一700斤“;中熟稻的生长期为110—l15天,产量800一900斤;个晚熟稻的生长期为l15—120大,产量9Do一1000斤i 晚熟稻生长期约在120天以Ll产量looo斤以上.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周期越长,水稻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收集与水稻品种、生长周期和生长季节相一致的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的统计数据对农作物估产很重要.
此外,地理位置、供水量、温度、肥料、耕作情况也将影响作物的产量.尽管水稻估产能给出大概产量值,确切的产量数据通常随田地不向而不同.因此,冉必要指出,水稻估产模型一般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地区,应用区域不同,模型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我国的水稻种植几乎遍及全国,分布很广,但具有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的特点.
我国现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tb全国的65.7%,北方稻面积约占全国的6%.以2005年为例,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打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福建、云南等12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分品种来看,P—稻生产共有13个省份,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中稻及一季稻生产分布在除广东、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四川、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湖南、重庆8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晚稻生产分布在南方15个省区、市,与早稻分布相近.
我国的稻谷在生产上大体可划分为南北两大稻区:按秦岭一淮河一线分界,长江流域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及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市,以及陕西和河南南部为中国南方稻区,以种植釉稻为主,釉粳并存;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中部和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扩肃、新疆等省区、市为中国北方稻区,基本上种植粳稻.南方稻K是小国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区,2000一2005年播种面积在全国前8位的湖南、江西、广西、/.东、四川、安微、江苏、湖北均为南方稻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92%,产量占全国的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