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标准修订讨论会会议纪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标准修订讨论会会议纪要
2007年1月11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小麦标准修订研讨会。
安徽粮食局、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河南粮油质检站、河北粮油质检站、山东粮油质检站、中储粮总公司、郑州交易所、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和古船面粉集团等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标准起草组根据武汉、郑州两次小麦标准修订会议精神及2005年、2006年全国小麦品质测报数据和农业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提出了优质小麦标准讨论稿。
会议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了逐条逐款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优质小麦标准修改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种植的商品小麦的情况:
1.同意将优质小麦分为强筋小麦,强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三类。
强
中筋小麦品质特性指标要适当提高,以示和普通小麦的区别。
2.强筋小麦指标调整情况
(1)强筋小麦容重仍保留原标准指标770g/L
(2)稳定时间:随着小麦品质的提高,根据粮食系统近两年小麦品质测报中优质小麦稳定时间统计值、农业部门近几年优质小麦统计值和郑州交易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对强筋小麦的需求,与会代表认为强筋小麦品质特性一定要明显优于其它小麦,同意将强筋小麦稳定时间调整为:一等≥12min、二等≥10min。
(3)子粒蛋白质含量:原标准中对一级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定为15%,相当数量的小麦粉生产企业认为国产强筋小麦难以达到。
会议同意对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分级并采用原标准中二级强筋小麦14%指标。
应进一步对粮食系统近年测报的优质小麦蛋白质含量统计值,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强筋,强中筋和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平均值。
如统计值与14%指标有较大差异,再提交讨论。
(4)根据粮食系统近年测报的优质小麦面筋含量统计值,农业部近几年优质小麦统计值和郑州交易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对小麦面筋含量的需求情况。
与会代表同意对强筋小麦面筋含量不分等级并采用原标准二等32%指标。
(5)考虑降落数值指标是反映小麦发芽状况的指标,且研究表明降落数值≥200s 已能确定小麦不发芽,同时考虑到试验误差,建议对降落指数修订为≥220s 。
(6)根据小麦加工企业对原料小麦的要求,应增加拉伸指标,但只作为引导性指标,暂不作为限定性指标。
拉伸指标可使用延伸性和面积两项。
设定的指标数值需根据已有的农业部门,粮食部门检测的结果和郑州交易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由郑州交易所向小麦标准修订工作组提交相应数据资料后在确定其指标数值。
(7)强筋小麦食品评分采用原标准GB/16411面包制作和评分方法。
(8)根据郑州交易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建议强筋小麦增加吸水率项目且指标定为≥60%,。
郑州交易所需进一步提
供资料后决定。
3.强中筋小麦指标调整情况:
(1) 根据粮食系统近年小麦测报和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 强中筋小麦容重指标定为≥770g/L
(2) 稳定时间:为了区分强中筋小麦与普通小麦品质特性差异, 强中筋小麦质量要求应适当加严。
根据粮食系统近年小麦品质测报中优质小麦稳定时间分布统计值和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 与会代表认为强中筋小麦稳定时间定为≥5min且不再分设等级。
(3) 根据粮食系统近年小麦品质测报中优质小麦子粒蛋白质、面筋含量统计值和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与会代表认为强中筋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定为≥12%,面筋含量定为≥30%。
(4) 根据小麦加工企业对原料小麦的要求,应增加拉伸指标,但只作为引导性指标,暂不作为限定性指标。
拉伸指标可使用延伸性和面积两项。
设定的指标数值需根据已有的农业部门,粮食部门检测的结果和郑州交贸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最后确定提交讨论。
(5) 强中筋小麦食品评分:采用原标准LS/T3202中面条的制作和评分方法。
同时由粮科院进一步完善面条制作评价方法,根据已有数据统计后提供面条评分值。
4弱筋小麦
⑴根据粮食系统、农业部门近年小麦品质测报中弱筋小麦统计值,与会代表同意沿用原标准中容重指标定≥750g/L, 稳定时间≤,子粒
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22%
(2) 根据小麦加工企业对原料小麦的要求,应增加拉伸指标,但只作为引导性指标,暂不作为限定性指标。
拉伸指标可使用延伸性和面积两项。
设定的指标数值需根据已有的农业部门,粮食部门检测的结果和郑州交易所调查国内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最后确定提交讨论。
小麦标准修订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