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总体汇报2009-5-2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麟德殿遗址区
麟德殿遗址区:麟 德殿遗址已经完成 保护展示工作,依 据以色列的详规进 行景观环境的整理
5 麟德殿遗址区 环绕麟德殿为: 南:右银台门广场 东:丹陛望月 北:桃花园 东南:樱花园
桃花园 麟德殿 丹陛望月
樱花园
右银台门 右银台门广场
右银台门广场
右银台门
右银台门广场
右银台门广场
融合考古主题符号和苍翠古木的历史感,两侧 浓密的树荫下寻找唐代脚步匆匆的日常进宫路
博物馆 馆
6、无名岛水榭建筑遗址博物
博物馆
6、无名岛水榭建筑遗址博物馆
6.2、横轴 太液池东西走向,以麟德殿为最高 点的后宫区空间架构,该轴线自东 向西有三大功能区:
3 太液池遗址区
5 麟德殿遗址区
8 清思殿遗址区
3
5
8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横轴
花境寻幽 浅溪花径
桃花园
5 丹陛望月
4.1遗址系统
重要遗址都集中在中轴和太液池周边, 2010年开园的重点遗址为: 1 丹凤门 2 含元殿 3 太液池 4 玄武门 5 麟德殿 6 三清殿 7 清思殿
其他建议重点展示的遗址有:
8)望仙台
9)延英殿
10)九仙门
11)青宵门
12)银汉门
13台门
17)崇明门
1 御道广场金水河北岸
在现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加以整理
含元殿
1
御道广场金水河北岸鸟瞰效果
1
局部透视透视效果1
从西侧看含元殿
1
局部透视透视效果2
从右侧木栈道眺望含元殿
2 宣政殿中轴广场
由于考古依据不 明,设计以以色 列乔拉索拉的详 规为依据,将中 轴升起为木栈道, 脱开遗址,在栈 道上展示中轴恢 宏的气势。
18)光顺门
19)延英门
20)昭庆门
21)含耀门
22)东朝堂遗址
23)西朝堂遗址
24)兴安门
25)建福门
26)望仙门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未探明遗址 已探明遗址 重要遗址
4.2道路交通系统
在总规一二级院路的基础上,结合 景观设计了三、四级园路和广场, 形成完整的园路系统及空间节点体 系。
花境寻幽
春华秋实
6 三清殿
花境寻幽
花境寻幽
樱桃花树影,春色逐波流。 原生态的种植群落打造幽静的野溪景观,春华秋实 间溪畔小憩,体味隐于盛世的独特境界。
浅溪花径
浅溪花径
花萼映芳丛,参差间早红。 因风时落砌,杂雨乍浮空。 沿溪流观赏盛唐栽植花卉,灌木与小乔木组成的花境美景,玉树 垂柳,依依顾盼。精致的水潭石岸边,幽香与繁锦交相变换。
空间视廊 强化重要建筑遗址(含元殿、麟德殿、 紫宸殿、蓬莱岛、三清殿、玄武门、骆 驼岭等)的空间视廊。 视线通廊外侧为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密林 区域。
环状绿带 唐大明宫遗址保中护轴展通示视示范区 大明宫
密林由高大的乔木种植构成,其中镶嵌 重点建筑遗址保护与展示区、各种特色 景园及满足特定场地活动的林中空地。
(依据:以色列的详规)
2 宣政殿中轴广场 平面图
意向:恢宏大气 质朴沧桑
中轴广场竖向图
木栈道下平面图
2 宣政殿中轴广场 鸟瞰图
意向:恢宏大气 质朴沧桑
依据现场情况和考古需求,本轮方案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种植大面积生 态草坪,体现“大景观”的艺术特点,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宣政殿展示
总体设计——文化广场 3、中轴广场透视图
以地面散落的铜镜符号引 出史载清思殿装饰数千铜 镜的曾经辉煌亮丽场景。
柿事如意
借当年大明宫水岸边柿树落叶沿水飘出宫外 以成就佳缘的记载,水岸边点植柿树,并取 如意之说,设休憩空间。
梅林暗香
湖畔新晴, 梅林晓露。 娇态依然, 清香如故。 借梅妃曾居于南岸的记载, 于东池南岸太和殿遗址北侧 种植梅林,以常绿树种称底, 其间点缀梅亭。亭中小憩, 在阵阵梅花香气中体味隐于 盛世的独特境界。
方案深化设计及阶段性总结2009-5-21
BIAD设计范围:
御道广场及殿前缓冲区 省院及中轴广场区 宫苑区 太液池及其周边景观 宫墙外缓冲区等 设计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一、总体定位:
世界文化遗产 前所未有的遗址、考古、保护、展示实验工程 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市民文化休闲公园
可移动的“城市家具”,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公众多
样性的需求。
1
娱乐界面:在广场中央开敞部分渐变设置一些公众能踩亮的LED地
灯,使广场活动娱乐化。
文化界面:
1
以高清晰LED将含元殿以倒影的方式利用电脑虚拟三维映像反转,与
现状遗址重叠,展示含元殿恢宏的建筑形象。
1 御道广场金水河北岸
意向:恢宏大气 质朴沧桑 自然生态
5
园中园
文化广场
7 8
6 三清殿—玄武门遗址区
春华秋实 6
花境寻幽
三清殿
牡丹园
4 玄武门
郁香园
浅溪花径
春华秋实
根据唐代果木品种研究 成果打造大明宫品牌果 品产出,使游人体味采 摘乐趣。
主要的树种有: 枣(玉门枣、赤新枣、 昆仑山西王母枣等) 梨(紫梨、青梨、芳梨 、大谷梨、金叶梨、瀚 海梨、东王梨) 桃 李 杏 石榴 樱桃 柿树 葡萄 柑橘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二、总体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 文化遗产,城市绿荫”
二、总体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 文化遗产,城市绿荫”
三、建设目标
2010年开园时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 由遗址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宫门宫 墙系统,植被系统,水系统,照明系 统,建筑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等 组成的遗址公园。
5 麟德殿遗址区
桃花园
麟德殿 樱花园
桃花园 樱花园
桃花园 保留麟德殿北的现状桃林,形成北瞰 玄武门和三清殿的视线通廊的夹景。
樱花园 种植各种品种形成繁花似锦的浓郁景 观效果。
5 清思殿遗址区
湿地浅滩 `
柿事如意`
5
清思菊园
梅林暗香 左银台门
仿古建筑
淸思菊园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依托清思殿之乱的故事背景,在遗址土台上 大片菊花三季似锦,周围以常绿树种为主穿 插乔木,营造上层空间的浓绿质感,强化遗 址场地的开朗尺度。
2
1
大明宫中轴总体剖面 (为直观体现地貌,高度统一增高了5倍)
1 御道广场
1 御道广场:
设计理念:
界面 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千年
灿烂文明之光折射到未来,成为 推动时间轴发展的源泉。
以纯粹的空间形态,提供多种 可能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展示现 代社会生活和城市魅力。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牡丹园
为充分显示三清殿高耸的夯土座基,其东侧依托遗址展示和 周边地块作为牡丹种植区,以少量乔木栽植满足植物生长和 游人休憩需要。
三清殿
玄武门 牡丹园
郁香园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结合遗址展示,林下按
乔木分布
视廊联通
总体设计 —植被系统
四季分析
春花烂漫, 夏荫浓密, 秋色撩人, 冬木苍翠。
三季花开, 四季透绿, 千变万化, 魅力无穷。
春夏 秋冬
4.5水系统 总体形成太液 池和金水河两 个各自独立的 水系统。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4.6照明系统
大明宫月色-夜景专项设计
夜景照度规划
设计的核心工作: 完成中轴线,展现“三区”历史格局 框架,明确遗址公园范围,奠定持续 发展基础。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四、系统构成 1、遗址系统 2、道路交通系统 3、宫门宫墙系统 4、植被系统
5、水系统 6、照明系统 7、建筑服务设施系统 8、标识系统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五、分区 按历史格局分为“三区”:
殿前区 宫殿区 宫苑区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五、分区 按重点遗址区分为“八区”: 1殿前御道广场区 2宣政殿遗址区 3太液池遗址区 4玄武门遗址区 5麟德殿遗址区 6三清殿大福殿遗址区 7骆驼岭遗址区 8清思殿遗址区
“两环”
宫苑区绿化外环和太液池绿化内环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6.3、宫苑区绿化外环: 串联麟德殿、三清殿、玄武门、 骆驼岭、清思殿。 营造大绿化、大乔木下的大宫苑 绿化景观。
4 7
6
5
8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其间散落着12个 园中园,5个广 场。
4 6
6 三清殿遗址区
7 骆驼岭遗址区
1 御道广场:
透水混凝土效果
1 御道广场:
砾石铺地效果
1 御道广场:
银杏树下透视
1 御道广场:
上朝路透视
1
御道广场:
树阵下休息座
1 御道广场:
广场人视
1 御道广场: LED平面布置图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1 御道广场:
LED人视效果图
1 御道广场:
夜景人视效果图
1
御道广场:
下面按此架构展开介绍
4 7
6
3
5
8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2
1
6.1、大明宫中轴 唐大明宫历史格局中最重要的中轴 线,是遗址公园的重点展示区域 自南向北分布着重要节点:
1 御道广场;
2 宣政殿中轴广场;
3
太液池;
4
玄武门广场
关联节点:
左右金吾丈广场;
太液池水岸遗址博物馆群
4
3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上朝路夜景效果
1
御道广场:
树下夜景效果
1
御道范围目前的 考古发现仅有探方及 唐代路土,保留现状 树下就近安排考古探 坑看到唐代路土,丰 富广场功能。
1 御道广场:
现状树下:林荫、休憩、看遗址
1
保护界面 悬浮在唐代地 面之上,有效 地保护大明宫 御道广场的唐 地面,体现
“文化的叠加”
1
生活界面:
4 7
6
3
5
8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2
1
六、总体空间架构:
依托于一轴三区的历史格局,总体空 间架构细化为:
“两轴两环八区”
包括约30个文化广场,7个博物馆, 20个园中园,约65个遗址点,使之成 为一个富有文化基因的遗址公园。
两轴指: 大明宫中轴和横轴。 两环指: 宫苑区绿化外环和太液池绿化内环。
1
2
3
4
建筑亮度规划
1
2
3
4
4.6建筑服务设施系统 7个博物馆: 1、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2、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3、含元殿博物馆(现状) 4、含元殿窑址博物馆(现状) 5、太液池东南岸遗址博物馆 6、蓬莱岛水岸遗址博物馆 7、无名岛水榭建筑遗址博物馆
搏物馆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4.7标识系统
太液池水岸建筑及工程遗存有很高的考古及展示价值
蓬莱岛南岸建筑遗址 北岸建筑遗址
东南岸遗址
东南岸景石遗址
太液池周边设置博物馆建筑,展示丰富的水岸遗址。
无名岛水榭建 筑遗址博物馆
蓬莱岛水岸 遗址博物馆
太液池东南岸 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以含蓄的处理手法融入景观之中, 同时因为“消隐”展现其建筑性格和文化内涵。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4.3宫门宫墙系统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4.4植被系统
中轴通视 绿带环抱 收放皆宜 视廊联通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植被系统空间控制图
总体格局 以植被系统营造空间格局
轴线空间的虚实关系对比 从丹凤门、御道广场、含元殿、宣政殿、 紫宸殿至蓬莱岛为南北空间通廊。
右银台门广场
砾石地面铺陈出历史的沧桑,供人驻足、怀古
丹陛望月
取自杨贵妃临西岸赏月之典故, 又和麟德殿国宴盛大场面为背景 向东铺设丹陛。广场赏月,秋月 春风,致美无限。
丹陛望月 以簇锦缠枝牡丹为底的丹陛沿坡地伸向 水面,强化麟德殿东西轴线,形成壮美气势
丹陛望月
绝美的赏月广场,梦幻般的饕餮之宴。
2 宣政殿展示
太液池南广场
4 玄武门广场 发掘历史四次玄武门之变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加以艺术化景观处理。
4 玄武门广场
场地强化中轴神道路面铺装,周边采用碎铺砂石打造历史感。 雕塑主题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带领部队冲向玄武门的场景片段。
3 太液池
中轴线的“折”点和两轴交点,大明宫“宫墙环碧,中轴 对称”大格局中最大的自由水面。“两池三岛、两轴交汇、 两环同心”,成为整个后宫区的核心.
太液池东南岸遗址博物馆 水下通廊
太液池东南岸遗址博物馆
总平面图
太液池东南岸遗址博物馆
总体鸟瞰
因为“消隐”展现其建筑性格和文化内 涵,展现其一贯的面对文化遗产的态度。
博物馆
7、蓬莱岛水岸遗址博物馆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 大明宫
博物馆
7、蓬莱岛水岸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
7、蓬莱岛水岸遗址博物馆
樱花园 右银台门 右银台门广场
太液浮翠3
湿地浅滩 柿事如意 梅林暗香
清思菊园 8左银台门
仿古建筑
6.3、太液池横轴
麟德殿遗址区
太液池遗址区
清思殿 遗址区
3 太液池遗址区
太液浮翠 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 桥转彩虹当绮殿,舰浮花鹢近蓬莱。
3 太液池遗址区
蓬莱仙岛为中心,成为映水疑分翠,含烟欲占春的 池中珍珠。瀛洲水杉林以浓绿纯美形成去翡凝翠的 绝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