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的辩证关系及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共产主义做物质准备。马克思晚年曾设想俄国能 以公社为起点 跨 越 “卡 夫 丁 峡 谷 ”,资 本 主 义 对 于 扩 张 生产力已经达 到 一 定 限 度,而 社 会 主 义 能 够 以 此 为 基 础更大限度地 促 进 生 产 力 的 发 展,社 会 历 史 发 展 是 特 殊性和规律性 的 统 一,俄 国 和 中 国 正 是 抓 住 特 殊 的 历 史机遇,结合本国的国情,使 国 家 迈 进 了 社 会 主 义 社 会。马克思、恩 格 斯 观 察 总 结 和 归 纳 研 究 工 人 阶 级 革 命发生的条件,发 现 了 生 产 方 式 对 政 治 社 会 和 精 神 生 活的决定性影响。“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辩证统 一于人类社会发展中,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2.2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
“两个必然”和 “两 个 绝 不 会 ”,是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关 于资本主义发 展 趋 势 的 重 要 研 究 结 论,两 者 不 是 孤 立 存在的,而 是 辩 证 统 一 的,是 一 个 严 密 的 逻 辑 体 系。 “两个必然”解 释 了 人 类 社 会 历 史 形 态 更 替 的 必 然 规 律,指明了人类 从 剥 削 与 被 剥 削 走 向 全 人 类 解 放 的 实 现路径,描述了 从 社 会 主 义 走 向 资 本 主 义 的 社 会 发 展 趋势。“两个绝 不 会 ”马 克 思、恩 格 斯 在 观 察 和 总 结 了 工人运动 经 验 和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对 于 “两个必然”实现条件的阐明论述。 2.1 “两个必然”是必然结果,“两个绝不会”是内在条 件,是质量互变关系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 艰巨性,这是因 为 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内 部 不 断 对 社 会 制 度进行变革和 调 整,生 产 力 和 生 产 关 系 的 矛 盾 得 到 缓 解,资本主义可以继续发展其生产力,从而达到另一个 繁荣阶段。这种暂时的稳定和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制 度赖以存在的 经 济 基 础 依 然 十 分 牢 固,无 产 阶 级 进 行 革命所需要的物质准备还没有完全充分。在没有充分 的物质基础时,无 产 阶 级 取 代 资 产 阶 级 的 革 命 运 动 是 没有实现条件的。我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它所能容 纳的全部生产 力 发 挥 出 来 之 前 决 不 会 灭 亡;社 会 主 义 在它存在所需 的 条 件 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中 完 全 形 成,进 而使资本主义 生 产 关 系 分 崩 离 析 以 前,是 决 不 会 实 现 的。资本主义 为 缓 解 矛 盾,在 自 身 内 部 实 施 着 具 有 社 会主义特征的 制 度 变 革,可 见 社 会 主 义 实 现 所 需 的 条 件在资本主义 的 发 展 中 逐 渐 成 熟,社 会 主 义 的 实 现 来 日可期。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产生“两个必然”的根源。随 着社会生产力 的 不 断 提 升,生 产 中 的 社 会 分 工 也 更 加 具体,因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扩大,但生产资料仍然在 少部分人手中,这 不 仅 造 成 了 资 产 阶 级 与 无 产 阶 级 的 对立。资本的逐利性造成了社会市场无序竞争以及整 个社会生 产 无 组 织 无 计 划。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生产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占比提升,流动资本 减少,越来越多的工人面临着失业,因此社会购买力降 低,出现生 产 过 剩 的 危 机。 同 时 资 本 越 来 越 集 中 到 越 来越少的人手中,越来越多的工人的失业,使社会的贫 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资 本主义基本矛 盾 就 越 突 出,以 至 于 频 繁 发 生 周 期 性 经 济危机。然而即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政策方面做了 部分调整以缓 解 危 机,但 资 产 阶 级 不 可 能 放 弃 对 生 产
“两个必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总体趋势作 出的科学论断,主要阐述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两个 绝不会”是对 内 在 要 求 和 前 提 条 件 的 详 细 展 开。 或 者 说两者是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两个必然”是“两个绝不 会”中生产力极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绝不会”意在 阐释为“两个必然”发生提供的物质准备。“两个必然” 和“两个绝不会”之间也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例如,社 会主义中国和苏联,从政治制度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但仍然需要追 赶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先 进 生 产 力,为
“两个必然 ”是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在 1848 年 问 世 的 《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固 有的矛盾以及 资 产 阶 级 和 无 产 阶 级 斗 争 的 产 生、发 展 分析之后得 出 的 结 论,是 无 产 阶 级 的 历 史 使 命。 唯 物 史观认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力不断 发展,在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必定 要发展出新的 社 会 生 产 关 系,人 类 社 会 注 定 要 走 向 更 高级的社会形 态。 资 本 主 义 使 “整 个 社 会 日 益 分 裂 为 两大敌对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就是说 在 资 本 主 义 的 生 产 关 系 中,还产生了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也 作为资本主义 的 掘 墓 人 登 上 了 历 史 舞 台。 “至 今 一 切 社会的历史都 是 阶 级 斗 争 的 历 史 ”两 大 阶 级 之 间 的 斗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的 辩证关系及当代价值
杨睿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摘 要:“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的思想理论。它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现状的理论依据,它既是
我们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思想指引,同时又是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这一过程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是马克思科学社 会主义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是 不 以 任 何 人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客观历史规 律,是 被 历 史 和 现 实 反 复 证 明 了 的 客 观 真理。当今社会 主 义 的 优 越 性 日 益 彰 显,“两 个 必 然 ” 所阐述的社会发展趋势逐渐显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更要明确“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科学内涵和辩 证关系,为应对 社 会 主 义 取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长 期 性 和 艰 巨性做好充分 的 准 备,不 断 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向 新 高潮。
作者简介:杨睿(1996-),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 22期 115
政策与商法研究
资料的占有,因此资本主义 基 本 矛 盾 根 源 仍 未 改 变。 资本主义制度 只 是 人 类 历 史 中 的 一 个 阶 段,随 着 生 产 力的发展,它一定不会永恒 存 在,时 间 是 最 好 的 试 金 石,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高级到低级的,资本主义制度 必然会被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种趋 势的不可改 变 的、也 不 能 否 认 的。 社 会 主 义 作 为 一 种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制度,它 必然会在未来完全取代资本主义。 1.3 “两个绝不会”的内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形态 更替提出 了 必 要 的 历 史 因 素 和 前 提 条 件———“两 个 绝 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 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 产关系,在它的 物 质 存 在 条 件 在 旧 社 会 的 胎 胞 里 成 熟 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在《共产党宣 言 》中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首 次 阐 明 了 “两 个必然”思想:“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 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他 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 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 “两个不可 避免”也就是我 们 平 时 说 的 “两 个 必 然 ”即 资 本 主 义 的 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思想标尺。只有深刻理解两者的科学内涵和其间蕴含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更加坚定
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22.053
“两个必然”指出,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相 较于资本主义 来 说 具 有 显 著 的 优 越 性,是 人 类 历 史 的 前进方向,是必 将 取 代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形 态 的 更 高 级 的 社会形态;“两 个 绝 不 会 ”阐 明 了 新 的 社 会 形 态 想 要 代 替旧的社会形 态 需 要 做 足 充 分 的 准 备,这 一 过 程 具 有 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需 要 面 对 种 种 困 难 和 挑 战。 社会主义不能简单理解为一蹴而就实现的社会形态, 而是要把它理 解 为 交 织 着 高 潮 与 低 潮,顺 利 与 挫 折 的 革命运动。“两个必 然 ”的 实 现 过 程,并 非 简 单 的 新 旧 社会形态间的 取 代 关 系,而 是 表 现 为 社 会 主 义 与 资 本 主义长期互相较量、彼此吸收优秀成果、不断改革自身 弊端的过程,如 今 世 界 上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与 社 会 主 义 制 度并存,历史上也曾有过两种意识形态相对立的状态。 社会主义自出 现 以 来,就 表 现 出 集 中 力 量 办 大 事 的 特 点,就代表 了 先 进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方 向。 中 国 开 辟 了 一 条社会主义的新路,优越性日益显现,世界上越来越多 的国家和人民追求和向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难 免遇到挫折,例 如 苏 东 剧 变 就 是 历 史 前 进 中 的 暂 时 挫 折,社会历史发 展 过 程 中 的 规 律 性 和 特 殊 性 都 是 客 观 存在的,这种特殊性与“两个必然”的结论并不矛盾,恰 恰证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充满荆棘曲折。 2.3 “两个绝不会”是“两个必然”的深化补充,是“两 个必然”和无产阶级的胜 利,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848年欧洲革 命 失 败 后,资 本 主 义 依 旧 呈 迅 猛 之 势发展,这种社 会 状 况 让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不 得 不 重 新 思考“两 个 必 然 ”结 论 的 现 实 性。 马 克 思 在 1859 年 1 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提出“两个绝不 会”的科学论断,这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完善 与发展过程中的 重 要 理 论 成 果。 “两 个 绝 不 会 ”思 想, 不是对先前“两 个 必 然 ”的 否 定,而 是 进 一 步 的 深 化 和 补充。“两个绝不会 ”意 在 强 调,社 会 主 义 代 替 资 本 主 义的必然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极高的 社会生产力之时,才可以实现。 1.2 “两个必然”的内涵
1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提出及内涵
马克思关于 社 会 形 态 的 一 系 列 论 述,都 是 在 特 定 的时代环境下 提 出 的。 因 此 要 明 确 “两 个 必 然 ”和 “两 个绝不会”提出的背景,才能进一步了解其内涵外延及 辩证关系。从“两 个 必 然 ”到 “两 个 绝 不 会 ”的 认 识,反 映了马克思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条件下对于社会形 态更替演进思想认识的深化和具体。站在历史的新起 点上结合世界 发 展 的 实 际,重 温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典 著 作 中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相关论述,对于赋予 “两 个 必 然”和“两个绝 不 会 ”新 的 时 代 意 义 以 及 探 索 其 理 论 蕴 含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1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