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优质课故事教案《爱开玩笑的纳纳》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优质课故事教案《爱开玩笑的纳纳》中班社会优质课故事教案《爱开玩笑的纳纳》精选3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词汇:玩笑、纳纳、开心、悲伤、懂得、珍惜。

2. 能够听懂和理解故事内容。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 能够通过故事理解珍惜亲人、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听懂和理解故事的内容。

2.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故事绘图卡片。

2. 图片:纳纳开玩笑的图片,纳纳悲伤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纳纳开玩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看这张图片,你们觉得
纳纳在干什么?”师生共同探讨。

2. 展示故事绘图卡片
教师出示故事绘图卡片,绘有纳纳开心的图片。

教师介绍:“这个故事是关于纳纳的,她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老人。

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看看纳纳喜欢开什么玩笑。


3. 讲故事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故事,并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granny called Nana. She was a very funny old lady who loved telling jokes and making people laugh. She had a special talent for making people smile and forget their worries. Every day, Nana would think of new jokes to tell her family and friends. Sometimes she even dressed up as a clown to make people laugh.
Nana's jokes made everyone happy. But one day, something sad happened. Nana's best friend, Lily, passed away. Nana was heartbroken and no longer felt like telling jokes.
Nana realized that sometimes, jokes are not always appropriate. She now understood the importance of cherishing the people we love and showing kindness. From then on, Nana still loved making people laugh, but she also showed her love and care for her family and friends more.
4. 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

a) What kind of person was Nana?
b) How did Nana make people laugh?
c) Why did Nana stop telling jokes?
d) What did Nana learn from this experience?
e) How do you think Nana felt after her best friend's death?
f) Do you think it's important to cherish the people we love? Why?
g) How can we show kindness to others?
5. 复述故事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6.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 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并让他们思考:我们如何能够珍惜我们所爱的人,并用友善的态度待人?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纳纳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珍惜亲人和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复述故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词汇的学习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整个教学过程生
动有趣,寓教于乐。

中班社会优质课故事教案《爱开玩笑的纳纳》精选3篇(二)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兔奶奶生病了》
课时时间:30分钟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关心他人;
2.让幼儿了解生病对身体的影响;
3.通过游戏和故事,让幼儿了解病人需要关心和照顾。

教学准备:
1.故事《兔奶奶生病了》;
2.幻灯片或画板;
3.医生玩具和护士玩具;
4.幼儿健康手册。

教学过程:
引入:
1.老师和幼儿欢迎彼此,并进行简单的问候。

2.老师问幼儿是否有过生病的经历,让幼儿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故事讲解:
1.老师向幼儿介绍故事《兔奶奶生病了》,并展示故事图片。

2.老师朗读故事,重点强调兔奶奶因为生病而感到不舒服,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照顾。

讨论与分享:
1.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细节,问幼儿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兔奶奶感到不舒服?”、“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照顾她?”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生病和照顾他人的想法和经历。

角色扮演:
1.老师拿出医生玩具和护士玩具,向幼儿解释医生和护士是照顾生病人的人,并展示医生和护士怎样给病人检查身体和给予照顾。

2.让幼儿分成小组,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医生给病人检查和护士照顾病人的情景。

3.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感受和经验。

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了解生病的影响,培养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2.让幼儿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记录在幼儿健康手册中,以便复习和回顾。

拓展活动:
1.组织幼儿一起制作“祝愿你早日康复”的卡片,送给幼儿园里其他生病的小朋友。

2.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健康习惯和经历,并与家长分享。

评估: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中班社会优质课故事教案《爱开玩笑的纳纳》精选3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和关心,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性;
(2)学习发愁的奶奶的经历和感受;
(3)学习如何关心和照顾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和关心。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奶奶的感受,并学习如何关心和照顾家人。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情境(5分钟)
1.教师展示图片:一位老人孤独地坐在家里。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论老人的表情和状态,引发学生对老人的思考与关注。

3.教师提问:你们家中有没有一个像这位老人一样的人?你们有没有关心过他/她?
步骤二:讲述故事(10分钟)
1.教师讲述电影《发愁的奶奶》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奶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感受。

2.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述,思考:奶奶为什么会发愁?她需要什么帮助?
步骤三:情感体验(15分钟)
1.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中老人的情况,以及他们自己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或者缺乏关心和照顾)。

2.学生提取共性,形成小结,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照顾家人?
3.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如何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家人。

步骤四:课堂展示(10分钟)
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家人的计划。

2.全班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计划,提出建议与改进意见。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你们愿意怎样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家人?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优质课的教学,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关心和照顾家人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讨论和计划制定,培养了学生关心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