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等值线。

图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

分析回答
P点正当
A. 6点钟
B. 18点钟
C. 日出时
刻 D. 日落时刻
参考答案:
C
2. 右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

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增加市中心居住人口的密度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参考答案:
B

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如果AB线表示回归线,丁、乙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的名称()
A. 甲为秘鲁寒流
B. 丁为北太平洋暖流
C. 丙为千岛寒流
D. 乙为西风漂流
16. 图中易形成渔场的是:
A. 丁与甲的交汇处
B. 乙处
C. 甲处
D. 丙处
参考答案:
15. D 16. D
15. 如果AB线表示回归线,丁、乙都位于太平洋,此洋流环流应该为中低纬环流,根据近赤道洋流是受低纬信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洋流,因此丁为赤道附近洋流,故该洋流环流位于南半球,为南太平洋环流圈。

则,甲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乙为西风漂流,丙为秘鲁寒流,丁为南赤道暖流。

本题正确答案是D。

16.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处为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因此正确答案是D。

【点睛】
准确判定洋流名称,要熟记全球洋流分布的模式图,了解洋流形成的过程。

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模式图一致,北半球有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顺时针)和以副极低海区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逆时针)两个,南半球有一个逆时针的中低纬环流圈。

南印度洋环流模式同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北印度洋洋流由于季风影响形成夏顺东逆的洋流分布特点。

各洋流命名的原则是该洋流流经地区再加上洋流的性质。

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西岸的洋流流经日本群岛附近,性质为暖流,该洋流名称为日本暖流。

4.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17~19题。

17.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参考答案:
DDB
5.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图回答
人口再生产类型属前工业化过渡型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
A
6. 读图8,回答18-19题。

图8
18、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19、图中信息显示,P地区发展花卉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A.交通便利 B.灌溉水源丰富 C.全年高温多雨 D.劳动力丰富廉价参考答案:
18.D 19.A
7. 下列国际金融中心与其所在国连线正确的是
A.苏黎世—瑞典 B.法兰克福—法国 C.莫斯科—俄罗斯 D.伦敦—英国
参考答案:
D
8. 下图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其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参考答案:
D
9. 2017年9日,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使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

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 前后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
参考答案:
9. B 10. D
9. 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图中②为地幔,故B正确。

10. 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此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球表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垂直,故D正确。

10. 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B.市场 C.地形 D.气候27.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
BA
11.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该气压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29.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0.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
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
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
29-30 ADC
12.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模式中,法国所据位置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12.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高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参考答案:
B C
13. 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根据图片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8. 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多钟
B. 再过25天左右就到冬至日了
C. 李老师说的起飞时间为北京的地方时
D. 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
9. 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A. 11月28日13:45 B. 11月29日13:45
C. 11月28日13:49
D. 11月29日13:49
参考答案:
8. B 9. B
8.冬半年时,日出的时间较晚,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6点钟以后,A错;再过25天左右就到冬至日了,B对;李老师说的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C错;北京寒冷是因为昼短夜长,D错。

9.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

北京时间是120°E,悉尼是151°E,是东十区,由于此时是悉尼的夏季,悉尼的夏季采用的是夏令时,即时间要早1小时。

从北京起飞时,悉尼的区时本应是11月29日1:45,但采用夏令时后,悉尼当地的区时就变成了2:45;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11月29日13:45。

选B。

【点睛】本题看似简单,实则容易选错。

悉尼当地采用的是悉尼时间,也就是没有采用地方时计时;故CD可排除;另外,悉尼此时是夏季,当地采用的是夏令时。

夏令时比当地使用的区时要早1小时。

14. 下列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能的是( )
A.地热能 B水能 C.风能 D.煤和石油
参考答案:
A
15. 下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
A. 共同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16. 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工业结构,按其优点先重点发展的顺序应该是()
A. 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 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
C. 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
D. 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参考答案:
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详解】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优先发展能耗高的有色金属冶炼,其次发展煤化学工业,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7. 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运发达 B.地形平坦 C.安全防
卫 D.气候温和
参考答案:
A
18. 读“图9 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各个环节)”,完成第22~24题。

图922.图中箭头④表示水循环的环节是
A.下渗 B.蒸发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3.“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反映的是图中水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现了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B.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
22.D 23.B 24.B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
A. 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 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C. 太阳活动的影响
D. 外界杂质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太阳活动对电离层产生影响,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

20. 反映某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 地表径流总量
D.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参考答案:
B
21.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
此图中所示可能是()
A. 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B. 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C. 北印度洋冬季大洋环流
D. 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参考答案:
B
图中洋流呈顺时针,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模式和北印度洋夏季的洋流模式,故AC错,B正确;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是逆时针,D可排除。

22. 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是德国库卡公司设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世界上顶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据此完成17~18题。

17.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应布局在
A.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B.原料丰富的地区
C.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D.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18.除上海之外,下列承接工业机器人制造业转移条件最好的地区是
A.湖南湘江新区
B.云南瑞丽试验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新疆喀什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
17.D 18.C
23. 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旗杆)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

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
A. 北京市
B. 汕头市
C. 南宁市
D. 昆明市
2. 教学楼位于旗杆的( )
A. 正东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西方向
D. 东北方向
3. 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 11:20
B. 11:46
C. 12:00
D. 12:14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1. 根据6月22日日影缩短为零,说明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再结合经度位置116°30′E,可知为汕头市。

2. 北回归线上大部分时间正午影子位于正北方,所以OP代表北方,又OM垂直于OP,所以教学楼位于旗杆的西侧。

3. 根据该地的经度计算时间。

该地经度为116°30′E,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14。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4.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三种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6-18。

16.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7.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18.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参考答案:
16.D 17.C 18.A
25. 读某地一年中不同日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5. 该地可能位于
A. 20°N
B. 20°S
C. 30°N
D. 30°S 36. 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A.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昼夜平分
C. 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D. 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37. 当该地昼长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齐齐哈尔昼长夜短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去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 该日过后南半球昼长渐长
参考答案:
35. B 36. D 37. C
35.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据图可知,该地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向正南,少部分时间朝向正北。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故选B,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

ACD排除。

36.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纬20°,当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直射南纬20°,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短夜长,为冬季,正值寒冷干燥季节,故选D。

郑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在夏至;郑州昼夜平分是在春秋二分;郑州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是在夏季,故ABC可排除。

37.当该地昼长最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是当地的夏季也是北半球的冬季,齐齐哈尔昼短夜长,故A错;北极圈出现极夜,故B错;此时是南极的暖季,同时南极是极昼,故去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C正确;冬至日是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该日过后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故D错。

26.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①的经度为30°E,则图中②位于③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2)如果②的经度为90°E,则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如果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的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B、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
C、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
参考答案:
(1)A (2)D (3)B
(1)如果①的经度为30°E,根据东经数值向东增大分析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③距离南极点更近,而且②到③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说明向东走,则②位于③的西北方。

故选A。

(2)如果②的经度为90°E,则根据东经数值向东增大分析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低纬度数值在0°-30°,④的经度为30°E,满足条件。

故选D。

(3)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极点俯视图,从①地飞往②地走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一定向东,均在北半球,没有在已知的大圆上,则最短距离是靠近北极点再远离北极点。

所以先东北,再东南。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0分)
27. (双选题)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
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城市规模扩大
C. 城镇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参考答案:
BC
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长等,所以B、C正确。

点评:逆城市化现象是与城市化相反的过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市化无必然联系。

28. 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线路图”。

读图完成关于图中营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A.四个营地中前进营地所在处的大气含氧量最高
B.北坳营地处一定有瀑布
C.C4营地光照条件可能最好
D.突击营地与C4营地的相对高度在400米到800米之间
参考答案:
AD
29. (双选题)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已故科学家吴斌培育的“吴氏早稻”,能在缺水的低产田上获高产,起主要作用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
B.山区向阳坡水热条件好
C.科技育种研究的成果
D.农业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
参考答案:
CD
30.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湖南省的行政中心
B.古代驿道交汇处发展起来的城市
C.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是随交通发展变化而变化
D.河流是是株洲早期形成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CD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1)A表示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国家。

(2分)(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 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 __。

(4分)(3)从平均年龄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____,B国较__________。

(2分)(4)分析两国各自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及相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4分)
A图人口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B图人口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参考答案:
32. 根据表1数据和图“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__________ 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__________ 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人口迁入(2)低;人口迁出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农村迁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33.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地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______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___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______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___________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________,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

参考答案:
(1)背斜向斜(2)褶皱隆起侵蚀作用下沉堆积作用(3)A (4)平坦高低不平
(1)据图可知, A处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B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部位。

(2)据图可知,该地先是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褶皱隆起,后侵蚀作用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地壳下沉,堆积作用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背斜部位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适合修建隧道,即A处。

(4)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平坦,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34.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对比A、B两地聚落的差异。

(2)据图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水能最丰富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