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形势下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甘南州经济发展也明显呈现出自身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换档期、生态文明进入推动发展主导期、第三产业进入提质增效跨越期。
目前,甘南州已被列入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单位、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甘肃国家级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旅游业作为全州第三产业的龙头,已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而迭部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处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延。
近年来,迭部县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旅游整体水平,为迭部县经济较快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当前迭部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融资模式分析迭部县旅游资源可分为3个游览区、7个景、35处景点,其中腊子口战役遗址被列为30条全国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甘肃省重点推介的20个新景区、甘南州的十大王牌景点之一。
扎尕那山更是被评为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还有诸多风光旖旎、璀璨神奇的原生态景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目前,迭部县有4家成规模的旅游开发企业,35家小型旅游点和农家乐。
据统计,2014年迭部县旅游度假接待人数达377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扎尕那旅游人数达25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6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占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792。
随着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迭部县旅游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收入逐渐增加。
从图1可以看出,2005-2006年迭部县旅游综合收入呈上升趋势,2007-2008年出现回落期。
从2009年开始旅游综合收入逐渐恢复正常,呈上升趋势发展。
近年来,迭部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作为强县富县的支撑产业,2009年组织召开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2013年拍摄红色电影《迭部恋歌》,2014年拍摄
微电影《迭部•卓玛的轮回》,使迭部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有效拉动了迭部县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景区、农家乐、文化娱乐、住宿餐饮业、商贸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1旅游景区收入情况。
以前,迭部县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天然的林木,但长期砍伐树木给迭部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1997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以此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天保工程的实施,带来了迭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迭部县利用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两次途径迭部,留下腊子口、俄界、茨日那、翠谷仓等一串串厚重的红色印记和伟大的长征精神,以红带绿发展旅游业。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景区收入快速增长。
2014年全县旅游景区收入312万元,比上年增长2562。
2农家乐收入情况。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以景区为依托的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旅游项目快速发展,丰富了休闲旅游服务项目。
农家乐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主要是融合吃、观、玩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场所。
从图2可以看出,农家乐是仅次于住宿餐饮业、商贸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截至2014年,旅游部门审定的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休闲旅游点达到35个,直接从业人员500多人,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收入达到2986万元,比上年增长4832。
3住宿餐饮业收入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住宿餐饮业是旅游业带动发展最快的行业,游客除了观看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品尝当地的美食同样感兴趣。
迭部县是藏民族聚居区,全县的建筑主要以藏式风格为主,酥油茶、蕨麻猪、青稞酒是迭部县最具特色的食品,全县餐饮、住宿业随着游客的逐年的增加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8年受物价上涨、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出现回落期,但2009年开始逐渐
恢复正常,餐饮、住宿收入从2005年的282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3584万元,实现了快速发展。
4文化娱乐业收入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迭部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逐渐较具规模,2014年全县特色、茶馆等休闲娱乐场所达25家,文化休闲娱乐业收入达1890万元,比上年增长3512。
5商贸业收入情况。
迭部县境内林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药材、山珍野菜等植物资源,盛产山珍、野菜,其中尤以羊肚菌为首的真菌类共40余种为珍贵,对蕨麻猪、山野菜、野珍菌等的深加工及土蜂蜜、青稞酒、藏族特色饰品丰富了旅游商品的种类,加之人们对养生的关注和重视,使其山野珍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带动商贸业快速发展。
2014年全县旅游商贸收入达3253万元,比上年增长3215。
6运输业收入情况。
交通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迭部县交通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但交通不畅仍然是制约迭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问题。
根据《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筑巢引凤,跨二进三发展战略,2010年迭部县对穿越白龙江大峡谷的省道313线进行了三级铺洁改造,穿越天险腊子口的岷代公路、江迭公路已经通车,宕迭公路工程项目基本竣工。
交通的逐渐完善也是迭部县旅游综合收入自2010年以来逐渐升温的重要原因。
加之迭部县旅游景点比较分散,旅游市场的活跃拉动了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出租、旅游专线大巴日益增多,2014年全县交通运输业收入达10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6。
7景区周边农牧民收入情况。
迭部县的诸多景点位于乡间,部分农牧民自发参与旅游服务,为之服务的农
村劳动力达到3000人以上,同时带动了土特产、高山蔬菜、酥油、蕨麻猪肉等销售,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也为返乡民工拓展了创业空间。
2014年全县农牧民接待游客达653万人次,收入达2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2。
二融资模式分析1依托财政资金投入发展模式。
腊子口是迭部县政府最早开发的旅游景点,是全额财政投资兴建完成的。
自投资建设以来,国家财政共拨付资金9000多万元修建腊子口纪念碑广场、腊子口木屋、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腊子口宾馆、腊子口风景管理局办公楼、腊子口景区朱立沟综合服务区排水工程、腊子口旅游接待中心等旅游项目。
财政投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时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但受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涨、景点建设规模投资不断扩大、县财政财力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托财政资金投入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融资需求,且已不适于迭部县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2招商引资融资发展模式。
目前迭部县主推扎尕那旅游景区建设,打造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大县,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计划与省内外客商共同打造扎尕那景区。
项目概算总投资人民币10亿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游客客服中心、景区大门、生态停车场、藏寨文化主题酒店、跑马场、登山游步道、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等,建设期限为5年,要求2-3年内完成总投资60,远期4-5年内完成总投资40。
其中,2015年扎尕那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项目包括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游步道、观景台、旅游厕所等内容。
招商引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迭部县旅游业发展融资不足的困境,但扎尕那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浩大,投资金额巨大,加之景区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等不利因素,外界的投资方对此项目的投资兴建积极性不高,一味依靠外界投资不是迭部县旅游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3银行贷款融资发展模式。
迭部县信用联社累计发放贷款860万元支持公司发展。
银行贷款是目前迭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依靠,但是多数旅游企业规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