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工法
1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冷缩头,安装时无需专用工具,简便快捷,安装时,将线芯抽去,弹性橡胶体便迅速收缩并紧箍于所需安装部位,使内界面结合紧密,绝缘可靠;不用动火,安全可靠;对电缆本体有持久的径向压力,与电缆同“呼吸”,密封防水性能好。
特别适用于高海拔地区、寒冷地区、潮湿地区、盐雾地区及重污染地区。
1.2工艺原理
采用全冷缩技术,安装时将线芯抽去,弹性橡胶体便迅速收缩并紧箍于所需安装部位。
2工艺工法特点
2.1安装后始终保持对电缆本体合适的径向压力,使内界面结合紧密,不会因电缆运行时的呼吸作用而产生电击穿。
2.2专用密封胶粘接各连接部位,实现整体密封,杜绝因大气环境造成的运行事故。
2.3应力锥安装尺寸加长,减少安装失误,制作简便。
2.4抗污秽、耐老化、防水性好,具有优势的耐寒性能,适用于高海拔地区、寒冷地区、潮湿地区、盐雾地区及重污染地区。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
4主要引用标准
4.1《铁路电力施工规范》(TB10207)。
4.2《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
4.3《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0)。
4.4《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
5施工方法
在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采用全冷缩方式进行电缆中间头制作。
6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工艺流程
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施工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全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电缆预处理
1 将电缆校正摆直位置,按不同使用要求确定将电缆开剥尺寸,开剥电缆外护套,长端剥去800mm,短端剥去600mm。
2 分别擦洗两端不少于50mm的电缆护套,把灰尘、油污及其它污垢拭去。
3 从外护套端口往外留取30mm的钢铠,用铜丝捆绑固定,其余剥除。
4 从钢铠断口往外,留取100mm内护套,剥除其余内护套。
切掉填充物,分开芯线。
5 从芯线顶端向下量取铜屏蔽,25~50mm2电缆取205mm;70~1200mm2电缆取215mm;150~240mm2电缆取225mm;300~400mm2电缆取235mm,用PVC胶带标记,剥除量取的铜屏蔽。
6 从铜屏蔽上端,留取50mm外半导层,用PVC缠绕标记。
其余剥除。
在外半导层端口处,用刀削出45度坡口,紧挨端口在绝缘层上缠绕3层PVC胶带,保护绝缘层。
用砂纸把坡口打磨光滑,然后解掉PVC胶带。
7 从各相芯线端下,取中间连接线管的一半长度,去掉绝缘层,露导线,在绝缘层断口处,用界刀分别切出45度坡口。
用砂纸把坡口打磨光滑。
用电缆清洁纸擦净各相绝缘层和铜导线,两端电缆按相同尺寸相同方式同时开剥完成。
6.2.2套入冷缩接头主体
从开剥长度较长的一端电缆各相分别套入冷缩接头主体,较短的一端各相分别套入铜屏蔽网套。
注意:冷缩接头主体套入时,塑料条拉出端方向靠内。
6.2.3压接中间连接管,收缩冷缩接头主体
用压接钳按要求分别接各相中间连接管。
从一端外半导层向内取15mm,用PVC胶带缠绕标记,作为一端收缩定位点。
从标记带起,25~50mm2电缆取340mm;70~120mm2电缆取
360mm;150~240mm2电缆取380mm;300~400mm2电缆取400mm;用PVC胶带缠绕标记,为另一端收缩定位点。
均匀涂抹硅脂膏。
将冷缩接头对准收缩定位点抽出支撑条使接头自然收缩。
6.2.4安装铜屏蔽网套及内地线
拉开屏蔽网套,套在各相接头主体外。
用砂纸打磨铜屏蔽层,在长端将地线末端插入三芯电缆分叉处,将地线绕包三相铜屏蔽层一周后引出,用恒力弹簧将地线和铜屏蔽网套一起与三芯电缆铜屏蔽层扎紧,把地线另一端拉到短端,以同样方式用恒力弹簧扎紧,在恒力弹簧上缠绕两层PVC胶带,保证弹簧不会松脱。
6.2.5内部整形
回填填充物,将凹陷处填平,使整个接头先呈现一个整齐的外观,用PVC胶带缠绕扎紧。
在两个钢铠端口之间半重叠绕包防水胶带。
6.2.6连接外地线
用锯条及砂纸打磨钢铠,去掉防锈漆。
用恒力弹簧把另一根地线固定在钢铠的一端,并绕在防水带上面至另一端钢铠,并用恒力弹簧固定。
在恒力弹簧上缠绕两层PVC胶带。
用透明PVC胶带半搭接缠绕一周,末端打结固定。
然后搭接约80mm外护套半重叠缠绕第二层防水胶带至另一端外护套同样位置。
6.2.7安装装甲带,恢复外护套
带好乳胶手套,打开装甲带外包装口。
注意:包装打开后的装甲带必须在15秒之内开始使用,否则将迅速硬化。
从一端搭接外护套100mm半重叠绕包装甲带至另一端搭接外护套100mm,然后回缠,直至将配套的装甲带全部用完。
完成后必须静置30分钟以上方能移动电缆。
6.2.8绝缘耐压试验
对于已经施工完毕,按照电气试验标准对电力电缆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做好相应记录。
对于未能达到试验标准的中间电缆头,要进行仔细分析处理,对达不到要求的电缆中间头重做。
7劳动力组织
电力电缆附件(电力电缆头)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电缆的绝缘和使用寿命,在制作电力电缆头时,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整个制作过程。
劳动力组织见表1。
表1 劳动力组织
8
设备安装主要施工机具和主要测试仪表见表2。
表2 设备安装主要施工机具和主要测试仪表
9质量控制要点
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耐压试验不合格。
9.2保证措施
9.2.1电缆终端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成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防止受潮。
9.2.2剥切电缆时不伤及线芯绝缘。
防止污秽与潮气侵入绝缘层。
9.2.3同一电缆线芯的两端,相色应一致,且与连接母线的相序相对应。
9.2.4电力电缆头制作好后,应进行耐压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9.2.5全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前必须对电缆作耐压试验,并做好记录,合格后方能进行中间头制作;进耐压试验时,电缆两端要有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9.2.6冬季施工,电缆头制作前,一定要搭设帐篷,一切活动均在帐篷内进行,确保电缆头施工质量;
9.2.7室外施工时尽量避开大风、阴雨天气施工。
10安全控制
10.1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耐压试验时电缆中产生高的静电电压。
10.2保证措施
10.2.1 施工人员穿防护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10.2.2 在对电力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专人进行防护。
在耐压试验过程中,缓慢升压或降压。
试验完成后,先切断电源,再对电缆进行接地放电,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除试验人员外,其他施工人员不得靠近试验仪器或被试验电缆。
11环保措施
11.1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11.2检查完成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清扫现场废弃的线索、铁丝等,确保不污染环境。
12应用实例
12.1工程概况
施工的青藏铁路D2标段电力工程,起始于格尔木车站(含),至不冻泉(含)段,里程为DK814+150—DK1003+365,长度为189.215公里。
高低压电力线路约250 km。
其35kV
-26/35kV-3×120,采用全电力贯通线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YJV
43
冷缩三芯交联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制作。
12.2施工情况
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三电工程D2标段施工采用该方法施工后,在高原缺氧的不利条件下,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组织电力接地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青藏线施工任务。
12.3工程结果评价
至今运行情况良好,制作工艺及质量要求达到了《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青藏线暂行规定》的要求。
该接续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青藏项目部按照上述施工方法“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了整个工程200多公里的35KV电力贯通线路183公里,10KV高压电力线路200公里线路的架设,同时在环保方面也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
经施工检验,上述施工工艺安全、方便、可行。
12.4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2 电缆中间头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