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进行治疗,观察者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8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患者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减少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标签: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福辛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就目前而言,此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为高血压自身所具有的特质,患者应长时间服用药物[1]。

此研究对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8)以及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是由32例男性以及26例女性组成,患者年龄均在52-79岁,平均年龄为(62.7±3.5)岁;观察组患者是由34例男性以及24例女性组成,患者年龄均在51-78岁,平均年龄为(61.4±4.2)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进行治疗,其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0mg;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片。

两组患者均在餐前服用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治疗效果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进行评价,其患者舒张压降低到正常水平或者减少20mmHg以上则为显效;患者舒张压为200mmHg以下则为有效;患者舒张压降低水平在10mmHg以内或者血压上升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所得结果以(n,%)来表示,组间以P<0.05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例数为49例,有效例数为6例,无效例数为3例,总有效率为94.8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例数为41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0例,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患者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状况,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压状况,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进行对比
2.3 對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1例干咳患者,而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头痛患者,3例干咳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

3 讨论
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加大,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

与此同时,临床中并没有关于此病发病机制的正确定论。

多数患者均是因为长时间处在过度紧张的状态中,并受到了精神刺激致使大脑中产生兴奋灶,同时引发皮层对下丘脑以及延髓等产生调节异常现象,从而提升小动脉的紧张程度,引发高血压。

而曾有学者认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此病的发生通常伴随血脂异常等相关疾病,而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是否存在吸烟史、是否为肥胖人群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相关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所以患者经诊断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4]。

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治疗,主要以药物方法、控制饮食以及运动疗法为主。

而常用的临床药物则是福辛普利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主要成分为厄贝沙坦。

大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厄贝沙坦能够消除因利尿剂所产生的代偿机制,从而提升利尿剂所带来的降压效果[5]。

与此同时,厄贝沙坦对AT1亚型受体起到一定的选择性阻断效果,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达到降压
的目的。

不仅如此,厄贝沙坦还可以减轻氢氯噻嗪所产生的血清尿酸升高线性,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氢氯噻嗪可以有效的激活肾素-血管紧张及以及交感神经系统。

一旦单独使用此药进行治疗,能够产生血尿升高以及降低血钾的不良反应,利用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其患者的血压。

此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效果和ACEI、β-阻滞剂存在一致性[6]。

福辛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其药理作用则是利用对ACEI进行抑制,从而实现降压的效果,然而此种药物经口服后具有较低的吸收率,药物发挥时间较长,当患者口服后会变为活性较强的二酸代谢物。

此种代谢物能够和ACEI的活性中的锌离子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对其形成一种抑制效果。

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8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76%,由此能够单用福辛普利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血压水平明显有所缓解,好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血压水平,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小兵.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69-571.
[2] 蔡君.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7):212-213.
[3] 庞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5):9-10.
[4] 王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8):3871-3871.
[5] 杨灵景,杨春景,杨良机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2):384-384.
[6] 付涛,程莉娅,郭晋爱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钠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7(8):575-5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