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检测
(1)天下归仁——
赞许 (7)尧舜其犹病诸——
担忧
(2)为仁由己——
靠 (8)能近取譬——
比方
(3)请问其目——
详情 (9)士不可以不弘毅—
广大,坚强
(4)回虽不敏——
资质愚钝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贫困
(5)请事斯语矣——
实行 (11)克己复礼为仁——
实现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字
02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 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 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 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 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 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 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 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 此办理。”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 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 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 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读第四章节“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 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 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 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一、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符,即便有独
到的艺术,奏出的音乐总是乏味单调的。 ———题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千万种步伐,有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事,有不同的物。
一个人做的事好与坏,需要别人评价;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平淡,需要 别人点缀;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需要自己先付出努力。
01
樊迟
02
皋陶
03
弘毅
04
05
06
枉
大声诵读课文,
Fán
感知文章内容。
07
Gāo yáo
08
hóng
09
wǎng
10
感悟经典
11
品味人生
12
请说出下列字 的读音。
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0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 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 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 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富人并不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与信赖,他不能融入大 众的爱。
穷人 的爱。
要想得到别人的一点爱,就必须先去爱别人一点;要想得到别人的一丝 情,就必须先给别人一丝情。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平等地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没有纯洁与狡诈 之分。是因为人的心灵的改变,有了善良与邪恶,有了富人与穷人。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
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有人说,“仁”是很高尚的道德, 但施仁的社会已远离我们而去了;有人却认 为,“仁”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生活中, 仍需要“仁”,存在“仁”,你怎么看这个 问题?请结合文本试析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 么做才是“仁”呢?
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 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 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 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还有一句赠人玫 瑰手有余香。
文中的句子: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 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 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 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 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 吗?”
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人说,“仁”是很高尚的道德,但施仁的社会已远离我们而去了;有人 却认为,“仁”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生活中,仍需要“仁”,存在 “仁”,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 “仁”之后会怎么样?先从文中找出有关 的论述,然后概括说明。
杨善洲——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
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 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 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 漪。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 不要做。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者,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 就要使别人通达。
第 二 课 时
阅读课文,探讨如下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 之后会怎么样?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论述,然后概括说明。
人生就是这样,不然怎么有坎坷与曲折的道路,有拼搏与奋斗的意志; 有悲伤与激情的感触。
想得到别人的喜欢,何不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一些;想得到别人 的笑语,何不把属于自己的和别人分享一些;想得到别人的信赖, 何不把自己的真心坦露出来。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 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 洁。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 对他们的拥有。 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 你的喜欢。 不是幸福之神不肯光顾于你,而是幸福在你身边徘徊时,你没 有很好呵护他们。 不是别人对你不理睬不喜欢,而是你用金钱的面具将自己罩住, 使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善良之心。 当你改变了生活状况时,不要试着改变别人的心态,要试着把 自己改变,要使自己和别人心心相印。 人生的内涵,与时俱进,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去善待别人,别 人就不再会觉得有什么隔膜,你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 一 课 时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 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 “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他堪称“万世师表”。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 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月季 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 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 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朋友多关注我们一点, 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朋友, 理解朋友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 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 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 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为我们默默奉献的父母,为我们 苦口婆心的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 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 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 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 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 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看看我们身边的“仁”。
课外延伸
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
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 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 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 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 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 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 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 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1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 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 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 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 虽不才,愿照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