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宽带技术维护手册-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电宽带技术维护手册
2014年11月编制
目录
第一部分互联网出口基础知识
一、互联网出口的基本知识 (6)
1.1 国际互联网 (6)
1.2 国际互联网出口 (6)
1.3 拥有国际互联网出口的主干网络 (7)
二、IDC的基本概念 (7)
三、互联网出口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8)
3.1出口带宽容量的影响 (8)
3.2传输链路的影响 (9)
3.3出口优劣资源占比和优化策略的影响 (10)
3.4各种不同应用受技术环境的影响 (11)
3.5内容 /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容量和性能的影响。
(17)
3.6各种在线资源或应用对带宽的需求 (18)
四、互联网出口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广电运营商的短板 (20)
4.1电信部门对IDC和互联网出口的垄断地位没有改变 (20)
4.2广电互联网出口特点 (23)
4.2.1受制与人 (23)
4.2.2成本高企 (23)
4.2.3不易管控 (23)
4.2.4不如广播 (24)
五、内网(缓存、镜像)与外网的差别 (25)
5.1内、外网资源的概念 (25)
5.2缓存与镜像的概念 (25)
5.3镜像、缓存的作用和意义 (26)
第二部分关于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
一、常用的命令行工具 (28)
1.1 Ping命令 (28)
1.2 Tracter命令 (34)
1.3 nslookup命令 (36)
二、三合一自带的链路指标检测软件 (37)
三、数字场强仪 (40)
3.1 逐段排查法: (40)
3.2类比法 (41)
3.3 推测法 (42)
四、EOC测试仪 (43)
五、综合网管 (43)
六、FTP下载验证法 (44)
七、借助互联网的不同应用 (45)
八.抓包工具的的应用 (45)
8.1“捕获”的应用 (46)
8.2“查看”的应用 (47)
第三部分故障的划分与故障范围的判定
一、故障的划分 (49)
二、故障范围的判定 (50)
2. 1接入网故障 (50)
2.2城域网故障 (51)
2.3宽带平台故障 (52)
2.4.出口链路故障 (53)
第四部分接入网常见故障现象及具体处理方法
4.1OLT单板故障 (58)
4.2EPON系统遭受ARP攻击、存在环路或广播风暴 (58)
4.3三合一“死机” (59)
4.3.2解决办法 (59)
4.4分配网线路故障 (59)
4.4.2解决办法 (60)
4.5.用户的家用路由器故障 (60)
4.5.1 故障现象 (60)
4.6用户电脑故障 (61)
4.7用户端网线故障 (63)
4.8用户接头工程故障 (63)
附:
我国国际互联网出口状况
PPOE拨号错误代码的解释及原因
EOC工作频段、链路衰耗及计算方法
BOSS系统开户常见问题处理流程
第一部分互联网出口基础知识
一、互联网出口的基本知识
1.1 国际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即我们常说的英特网(Internetwork),是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1.2 国际互联网出口
互联网由许许多多网络构成,以国家为层面,许许多多的公司网、城域网就形成了一个大型综合网络。
当这些网络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网络互联时,就有了国际互联网出口。
常说的出口是相对内网而言,当自己建设的内网需要访问外网资源、与外网相连时就有了出口及出口带宽的说法。
对于企业或政府单位而言,当与其他国家的企业、政府单位产生联系时,则会更多的用到国际互联网出口资源。
以新浪为例,需要在主页上报道某个国家的实时新闻时,就需要通过国际互联网出口将新闻数据传输到放在国内电信、联通机房的存储服务器,供用户浏览。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浏览网页、搜索视频、QQ聊天、在线游戏体验等绝大多数网络行为其实都是通过互联网出口访问放在电信、联通IDC机房的存储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很少会用到国际互联网出口。
因此广电运营商购买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实质是购买通向电信、联通IDC机房的带宽,是为了向网络用户提供访问IDC机房服务器的网络通道。
1.3 拥有国际互联网出口的主干网络
我国与Internet(因特网,与Internetwork同义)发生联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加入Internet是1994年,由中国国家计算机和网络设施NCFC,代表中国正式向InterNIC的注册服务中心注册。
注册标志着中国从此在Internet建立了代表中国的域名CN,有了自己正式的行政代表与技术代表,意味着中国用户从此能全功能地访问Internet资源,并且能直接使用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
在NCFC的基础上,我国很快建成了国家承认的对内具有互连网络服务功能、对外具有独立国际信息出口(连接国际Internet信息线路)的中国四大主干网: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与科研网、金桥网与中国公众互联网(中国公众互联网由当年邮电部设立的数据通信局负责规划建立起来的,因此有的资料又称中国邮电公众网)。
二、IDC的基本概念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
是基于Internet 网络,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基地并提供相关的服务。
IDC提供的主要业务包括域名注册查询、主机托管(机位、机架、
机房出租)、资源出租(如虚拟主机业务、数据存储服务)、系统维护(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故障排除服务)、管理服务(如带宽管理、流量分析、负载均衡、入侵检测、系统漏洞诊断),以及其他支撑、运行服务等。
以电信部门为例,通俗的讲,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通过使用IDC服务器托管业务,企业或政府单位无需再建立自己的专门机房、铺设昂贵的通信线路,也无需高薪聘请网络工程师,即可解决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许多专业需求。
三、互联网出口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3.1出口带宽容量的影响
出口带宽是有限的,当带宽容量不足时,出口就会形成瓶颈。
传输数据会在出口处形成拥塞。
用户上网会出现网页打开慢、游戏和视频卡顿、在线下载速率下降等等现象,严重时,用户的各种在线应用都无法使用,使用户对网络无法接受和容忍。
出口带宽容量对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各个互联网接入商考虑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3.2传输链路的影响
这里的传输链路是指广电宽带用户通过出口访问目地服务器的数据通道。
由于用户访问的网络资源绝大多数存储在电信、联通等的IDC机房。
广电运营商要想保证用户能够顺利获取这些资源就必然要租用出口运营商或代理商的传输链路。
但这些出口链路的具体路由、链路质量都是广电运营商无法掌握和管控的。
如果,从出口到目的服务器这段传输距离短,传输设备性能优良,传输时延和抖动小,网速稳定,用户体验则好,反之,用户体验较差。
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电信、联通等电信级运营商,实力雄厚,拥有可靠的传输系统(如OTN)和完善的骨干网络,多采用一条或多条环行链路分担保护的组网技术,维护队伍技术过硬,传输链路有保障。
代理商则实力普遍较弱,一般没有自己的骨干网络,在提供跨区服务的出口带宽时,往往需要租赁广电、电信、联通等运营商的传输网络,没有完整的链路保护策略,出于成本考虑,也会尽可能的用交换机组网。
出现问题时,一般需要网络出租方配合或代维,处理故障的流程复杂、时间较长。
其次使用交换机组网,处理能力和稳定性都不如电信级运营商的传输网。
链路质量很难保障。
尽管电信级运营商的传输链路优于代理商,但对广电运营商而言,租赁电信级运营商的传输链路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以及被封杀的风
险。
显然直接租赁电信级运营商的传输链路是不切实际的,只能靠租赁代理商的传输链路谋求发展。
因此,代理商提供的传输链路质量的好坏也成为制约广电宽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3出口优劣资源占比和优化策略的影响
出口资源优劣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具体应用而言。
如果对于某种应用,访问用户与目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链路稳定,时延及抖动较小,用户能够正确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资源,那么这类出口资源称为优质资源,反之则称为劣质资源。
对于中国南方城市的网民而言,多使用电信宽带,因此在南方城市电信的IDC资源更为丰富,电信的骨干网建设的也更加完善。
大型游戏、应用软件使用电信宽带资源的体验会更好。
联通也拥有独立出口和IDC机房,拥有自己的骨干传输网络。
只是相对电信,稍加逊色。
代理商租用的电信、联通出口来源较多,既有本地或邻近区域的出口资源,也有跨区、跨省的出口资源。
跨区、跨省的出口,其时延、时延抖动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
广电运营商选择出口出于成本、安全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会选择本地电信、联通和代理商及内网缓存组合作为自己的出口资源。
因此优劣资源的占比和优化策略对用户体验也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一般来说,本地电信、联通的出口虽然稳定,但成本较高且易被
封杀和限制。
所以在出口的占比不会太大,基本作为大型游戏等特殊应用的使用。
个人宽带用户多使用代理商提供的出口资源。
若代理商租赁的出口是本地或邻近区域的出口资源,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各方关系,则出口稳定,用户体验较好。
如果代理商租赁的出口是跨区域、跨省(市)的出口资源,则时延、时延抖动都较大,出口质量相对较差。
用户体验不好。
3.4各种不同应用受技术环境的影响
目前,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多种多样,分析网民的上网习惯,使用迅雷等软件下载,访问网站,利用QQ工具聊天,企业、政府单位利用VPN技术跨地域组建办公网,使用游戏代理加速是比较普遍的网络行为。
这些应用在互联网中遵照的传输协议、实现的技术原理并不一样。
在互联网中,TCP/UDP是广泛使用的两种协议。
TCP协议,又称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
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UDP协议,即用户数据包协议,是一个简单的无连接、面向数据包的传输层协议。
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包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
由于UDP在
传输数据包之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TCP与UDP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面向连接。
由于两者在传输控制上存在差异,也导致在互联网中,不同的应用受技术环境的影响不一:
QQ的通信原理:①QQ登陆:QQ登陆采用上述两种传输协议,不管UDP还是TCP,最终登陆成功之后,QQ都会有一个TCP连接来保持在线状态。
这个TCP连接的远程端口一般是80,采用UDP方式登陆的时候,端口是8000。
因此,假如你所在的网络关闭了80端口(80端口是最常用端口。
就是通常访问Web的端口,禁掉它的话,你的网络对你来说价值已经不大了)但没有屏蔽腾讯的服务器IP,因此还是可以成功登陆QQ的。
②聊天信息通信:采用UDP协议,通过服务器中转方式传送聊天信息。
如果客户端使用UDP协议发出消息后,服务器收到该包,需要使用UDP协议发回一个应答包。
如果客户端没收到服务器的应答包,则在客户端上看到消息发送失败的字样,如此来保证消息可以无遗漏传输。
③文件、自定义表情:腾讯的官方表情实际发送的是命令字,对端收到命令字后,会自动解释成对应的表情,自定义表情是以文件的方式传送的。
利用QQ传输文件时,发送方会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送请求,服务器收到后会将请求发给接收方,服务器接收到接收方的应答后,会将发送方的IP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和发送方建立连接后才能发送文件,如果网络开放了443端口,则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和服务器建立连接,通过服务器中转来传送文件。
迅雷下载工作原理:迅雷下载采用P2P机制,首先用户向迅雷服务器发出下载请求;迅雷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检索资源,当发现可用资源以后,记录此信息到数据库(资源包括服务器资源和用户机资源);然后迅雷服务器优化整合所有资源,返回资源信息给有下载请求的用户;所有资源同时向下载用户传送下载内容,包括本地服务器、镜像服务器以及互联网上的用户。
也就是说迅雷会收集互联网上的所有下载地址和安装了迅雷的电脑资源,因此在同等的网络环境下,资源越丰富,下载速度越快。
P2P技术应用相当广泛,大多数视频客户端,如迅雷看看、PPlive、暴风影音等都采用了P2P技术。
各类主流下载软件如BT、电驴下载也采用了P2P机制。
网站访问原理:用户访问某网站时,会发送带有域名的请求包,DNS服务器收到后会通过域名解析返回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用户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后,服务器会将动态页解析成HTML网页或者直接将HTML网页呈现在用户的IE浏览器上。
具体流程图如下:
.
VPN技术的应用: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一门网络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
我们知道一个网络连接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客户机、传输介质和服务器。
VPN同样也由这三部分组成,不同的是VPN 连接使用隧道作为传输通道,这个隧道是建立在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基础之上的,如:Internet或Intranet。
利用Internet或其它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建隧道,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
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
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或负载)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
隧道协议将这些其它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重新封装在新的包头中发送。
新的包头提供了路由信息,从而使封装的负载数据能够通过互联网络传递。
被封装的数据包在隧道的两个端点之间通过公共互联网络进行路由。
被封装的数据包在公共互联网络上传递时所经过的逻辑路径称为隧道。
一旦到达网络终点,数据将被解包并转发到最终目
的地。
通俗的讲,VPN是一种中转服务,如图所示:
当我们的电脑接入VPN后,我们对外公网IP就会发生改变,就会变成VPN服务器的公网IP。
使用VPN服务器的好处如下:
【游戏加速】
通过电信VPN服务器,可以把本地的网络中转成电信网络,从而减小本机到游戏服务器的延迟以达到游戏加速的目的。
【企业办公】
VPN提供256位加密技术,可以保证企业办公安全。
通过企业内部VPN,外地员工可以安全连接到公司的内部网络,及时的获取公司的最新信息,读取一些共享资料,就跟本地局域网一样。
【访问国外网站】
3.5内容/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容量和性能的影响。
用户打开网站、收看网络视频、QQ聊天、体验网络游戏等网络
行为都是访问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的。
因此,内容/服务提供商服务器质量、性能的优劣对用户体验有一定
程度的影响。
具体影响如下:
①服务器的部署
目前,多数内容/服务提供商将服务器交予电信、联通托管。
如
果服务器部署在电信机房,则联通宽带用户访问该服务器时,需要经过更长的数据链路,因此时延会比本地电信宽带用户高,在网络情况不佳的情况下,这种时延更加明显。
时延对网络用户,特别是对大型游戏用户的体验影响更为显著。
在网络时延较大时,玩家往往作出操作动作后,会在1s甚至几s后
才会得到响应,直接影响游戏的成败。
②服务器自身性能
服务器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吞吐量和会话数,CPU的处理能力也千差万别。
服务器本身处理性能较强,能支持更多的会话数和吞吐量,则允许更多的用户接入,并且用户有较好的体验。
反之,服务器会超负荷运行,、处理能力下降,出现假死等现象。
3.6各种在线资源或应用对带宽的需求
MP3音乐
目前,如百度MP3等在线音乐,歌曲大多采用MP3、WMA格式。
低品质歌曲的容量大小一般在1-2MB左右,普通品质歌曲的容量大小在3-4MB左右,高品质歌曲的容量在15MB左右。
歌曲的播放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
如果用户在线听音乐,一般只需要0.6Mb/s(下行下载速度:73KBps)左右的带宽即可。
网页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得到响应后,服务器会首先将HTML页面推送至浏览器呈现给用户,如大容量的图片、flash则在后台加载。
一般只要能成功加载HTML页面,用户也就可以浏览该网页的基本内容。
网页的打开时间在8S以内是用户比较容易接受的。
以搜狐首页为例,搜狐首页的HTML大小为400KB,整个网页的大小为2.15MB。
如果要在8s内呈现整个网站的内容,带宽在2Mb/s(下行下载速度:244KBps)左右时,用户的体验比较好。
手机视频、网络视频
在线观看手机视频还是网络视频,首先都必须提前缓存一部分内容在本地,视频才会流畅。
手机视频和网络视频的区别体现在视频格式和分辨率上。
一部手机版高清电视剧大小200MB左右。
播放时间为45分钟。
手机版高清电影大小在600MB左右,播放时间为2小时30分钟。
如果想流畅的观看、拖拽手机视频,带宽在1Mb/s(下行下载速度:122KBps)左右。
网络视频,以电影为例,一部标清节目容量大小在600MB左右,普通高清(即清晰度高于标清,但达不到高清标准)节目的容量大小在1G-3G左右。
一般4Mb/s(下行下载速度:488KBps)的带宽都可以流畅的观看标清视频,甚至是一部分普通高清节目。
但要流畅的高清视频,其带宽一般在8Mb/s(下行下载速度:976kBps)左右甚至更高。
QQ聊天
QQ聊天中,最常用的是文本格式的文字和PNG压缩的QQ表情图片。
这些内容容量不大,一条QQ消息,一般也在几KB至几十KB左右。
但是QQ消息的传递对网络延时要求较高。
如果只是用QQ基本的聊天,带宽一般在0.6Mb/s至1Mb/s左右足已。
如果用QQ传递图片或者进行视频聊天,则带宽要求会更高。
下载
下载受受源和P2P机制影响。
但一般只要带宽的下行速度达到150KBps左右,用户也能接受。
因此如果只是满足基本的下载要求,带宽在1M左右也就足够。
四、互联网出口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广电运营商的短板
4.1电信部门对IDC和互联网出口的垄断地位没有改变
4.1.1丰富的内容优势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综合网络,任何遵照TCP/IP协议簇的电脑都可以接入到互联网。
电脑普及与便捷也使得人们愿意在互联网上交互邮件、交流工作、共同娱乐。
这一商机也使得更多的内容运营商、制作商、信息服务商等纷纷加入到互联网中,使得互联网资源越加丰富。
在当下,人们基本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任何自己想要关注的东西。
资源的丰富,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天下大事,语音、视频、数据信息应有尽有,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广电运营商的传统视频业务受政策和内容的制约,用户选择单一。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相对落后,温饱问题被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电视节目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渴望也逐渐提高。
传统的视频电视业务也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
4.1.2先天的资源优势
中国电信的前身即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在我国正式加入Internet 以后,很快就建成了自己的主干网络--中国公众互联网,并且国家承认和准许其能直接与Internet网直连,拥有独立的国际信息出口。
虽然后来电信部门经历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和重组,但始终牢牢把持着骨干网和国际互联网出口。
广电运营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主
干网,即使发展到现在,广电运营商仍没有国际互联网出口。
4.1.3市场的主导地位
1998年-1999年,当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数增长,上网转为一种需求时,广电运营商和其他网络运营商都还处在观望状态,运营商的单一,网民的需求促使电信宽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而在随后的十年里,广电运营商的骨干网络还长期沿用单向的同轴电缆广播网,没有进行双向化改造,因此不能承载互联网业务与之竞争。
其他运营商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经济支撑,没有形成自己的骨干网络,没有独立的宽带出口,大多采用租赁电信、移动、联通的网络和资源,因此也无力与之竞争。
这使得电信部门在宽带领域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4.1.4托管、租赁业务的推动
虽然在当下,三网融合允许如广电等更多的网络运营商加入到互联网行业中。
但是电信部门对互联网出口的把持,使得其他运营商的IDC机房很难有效运作。
其他运营商需要向电信、联通支付高出带宽成本许多的资金成本来购买带宽,或者选择向代理商购买低价却相对劣质的出口资源来维持网络运作。
出口质量和带宽限制使得广电或其他运营商很难向设备托管方提供低价、优质的托管服务,很难与电信的IDC形成竞争。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愿意选择将设备托管给电信部门,租赁电信的网络资源。
4.1.5三网融合开放程度和不平衡的限制
虽然,目前国家提倡三网融合,允许广电、电信部门跨行业发展数据、语音、视频业务。
但是广电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出口和营运牌照, IT技术人才缺乏,网络双向化改造又没有完成,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来改造原有网络,在互联网发展的难度和局限性可想而知。
电信部门发展视频业务的阻力相对较小,IPTV技术已相当成熟,通过H.264转码技术可以有效的压缩视频码流,减小对带宽的依赖。
小米、乐视、优酷等视频运营商拥有相当丰富的视频资源,加之电信部门本身早已建成并逐渐完善的骨干网络和对出口资源的把持,使得电信部门在视频业务的投入成本相对较少,可以很快推出自己的IPTV 机顶盒,用户通过IPTV能够进行互动点播、时移回看,选择性较为丰富,很容易抢占广电市场。
4.1.6互联网发展政策的导向
电信部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总结,在互联网发展和IDC建设有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制度,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
广电行业在互联网领域则显得人丁单薄,技术经验欠缺,这也使得国家在制定宽带中国、提倡三网融合的政策初期,更多的参考由电信部门提出和制定的技术行规和标准。
因此也使得广电运营商和其他运营商需要投入多出电信部门许多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来应对电信部门提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