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变形记》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
课文语段
① “啊!”的一声惊呼——那声音听起来就 像大风呼啸似的;他耸着肩,嘴巴张得大 大的,扭过头来,将两眼朝向格里高尔。
协 理 ② 在格里高尔讲话时,他片刻也没停留……
③ 一个大步跨了好几个梯级,指听得“呼” 的一声便消失不见了,可他那声惊呼还在 整个楼梯间回响。
态度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协理发现格里高尔化虫并 逃跑的过程,表现了以协 理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对 丧失了劳动能力、毫无利 用价值的格里高尔的遗弃, 体现了社会的冷漠。
2.家人如何对待变形前的格里高尔?
家人爱格里高尔,感激他,依赖他,但也对他的辛苦 赚钱养家的举动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应当。他的父亲 在享受安逸的五年里发胖了,行动迟钝了。妹妹十分 亲近哥哥,和他讲些关于理想的知心话。
3.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周围的人们反应如何?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变形 后的他持怎样的态度?
活动二:品味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探究)
1.变形前的格里高尔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旅行推销员,有一份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早上 很早就要起床赶火车,并且不断倒换班车,吃得差,活得累,还缺少 朋友。为了还清父母欠的债而克制自己的生活,谨小慎微,害怕被解 雇。工作勤奋,有责任感。 他内心有着一些愿望:尽早还清债务;时 来运转,炒老板的鱿鱼;筹款让深爱着的妹妹进音乐学院深造。从他 房间里挂着的那幅贵妇人的肖像上,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出他对物质生 活的某种设想。
卡夫卡的创作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 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 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 的象征意义很强。 卡夫卡笔下的都是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 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 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 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导入新课
“《变形记》是20世纪最为异类的经典 作品之一,给整个世界文学带来的启示和变 化,无异于一粒种子和数年后满布各国的一 片粮禾,一粒星火与几乎燎原了整个世界的 一片红光。”
——作家阎连科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 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 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 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 法达到父亲对他的期望。迫于父命攻 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 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 1924年逝世,终生未婚。
第二部分
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 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 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 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 种琐事。
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 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从以往的态 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三部分
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 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 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 哥哥赶出家门。
相关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 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 绝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 荒诞的,便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 会制度。 卡夫卡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 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 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 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于1915年发表。
醒来身变甲虫 父母敲门提醒、历尽艰难起床、公司协理来家 请求协理理解、浑身解数开门
吓坏父母双亲、吓跑公司协理 父母驱赶回房
活动二:品味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探究)
1.变形前的格里高尔是怎样一个人? 2.家人如何对待变形前的格里高尔? 3.格里高尔变形后众人的心理和态度及家里 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格里高尔的家人对他为何会出现前后如此截 然不同的反应?
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 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他仍心系家人, 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 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 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 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 无声无息中死去。
整体感知
活动一 梳理故事情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作品简介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12年, 首次发表于1915年。
小说分三部分,课本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
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 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变 形 记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领会寓真实于荒诞 的隐喻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理解 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
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欣赏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艺术美的能力,认识小说 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格里高尔虽然成了甲虫,但作为人的思想感情还在。
他为不能按时上班而着急,他为老板要炒他的“鱿鱼”而焦虑,他为 父亲暗暗地存了一笔钱而欣慰,他为妹妹明年上音乐学院的事而筹划,他 为今后一家人的生计而忧心……
他工作认真、努力;他对家庭负责、担当;他对亲情渴望、忍耐;他 对自己却麻木、压抑。
他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同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是一 个善良、勤劳、正直、有责任心的小人物。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
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现 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
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 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