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调查问卷-销售业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度销售计划在下达执行前,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是否定期对各产品(商品)的区域销售额、进销差价、销售计划和实际销售情况等进行定期分析
是否结合生产现状,及时调整销售计划?
调整后的销售计划,是否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
是否进行了市场调查、合理细分市场和确定目标市场等相关工作?
是否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具体需求,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营销方式(如: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信用销售、代销和广告宣传等)?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被调查人职位:
被调查人姓名:
调查部门
主要业务活动
调查事项
答复
相关政策、程序及控制活动
制度或文档名称
备注
是
否
销售计划管理
是否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销售计划?
年度销售计划计划在下达执行前,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是否在年度销售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客户订单情况,制定月度销售计划?
重要的销售合同,是否征询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
销售合同草案经审批同意后,正式销售合同是否由相应权限人员与客户签订?
发货
销售部门是否按照经审核后的销售合同开具相关的销售通知交仓储部门和财会部门?
仓储部门是否制定了出库、计量、运输等环节的岗位责任?
仓储部门组织发货时是否对销售通知进行审核?
仓储部门组织发货时是否严格按照销售通知所列的发货品种和规格、发货数量、发货时间、发货方式、接货地点等,按规定时间组织发货,并形成相应的发货单据?
是否根据有关价格政策、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企业财务目标、营销目标、产品成本、市场状况及竞争对手情况等),确定产品基准定价?
定价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批准?
是否定期评价产品基准价格的合理性?
调价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批准?
价格浮动权限执行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内严格遵守规定的价格浮动范围,未擅自突破?
是否有规定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销售现款?
客户服务
是否建立和完善客户服务制度,包括客户服务内容、标准、方式等?
是否设专人或部门进行客户服务和跟踪?
是否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销售、生产、研发、质量检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
是否建立客户投诉制度,记录所有的客户投诉,并分析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销售台账是否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相关购货单据?
收款
赊销商品是否由信用管理部门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审核,并经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批?
赊销商品是否取得客户的书面确认?
特殊情况下,赊销商品是否要求客户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等收款保证手续?
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是否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是否区分并明确收款责任,建立合理的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
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等政策的制定是否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核批准?
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授予的实际金额、数量、原因及对象是否已记录,并归档备查?
订立销售合同
订立销售合同前,企业是否指定专门人员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磋商或谈判?
订立销售合同前,是否关注客户信用状况,明确销售定价、结算方式、权利与义务条款等相关内容?
发货单据是否连续编号?
是否以运输合同或条款等形式明确运输方式、商品短缺、毁损或变质的责任、到货验收方式、运输费用承担、保险等内容?
货物交接环节是否做好装卸和检验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发运?
货物交接是否由客户验收确认?
销售部门是否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劳务等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并由相关人员对销售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审阅?
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是否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明确必须签订合同的范围、规范合同订立程序,确定具体的审核、审批程序和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及相应权责)
审核、审批是否重点关注销售合同草案中提出的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
是否建立和不断更新维护客户信用动态档案
是否由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部门相对独立)对客户付款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提出划分、调整客户信用等级的方案?
是否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企业信用政策,拟订客户赊销限额和时限(在集团内考虑统一授信),并经适当审批?
对于境外客户和新开发客户,是否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销售定价
销售退回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方可执行?
销售退回的商品是否由质检部门检验并出具检验证明?
仓储部门是否清点货物、注明退回货物的品种和数量后填制退货接收报告?
是否对退货原因进行分析并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是否定期对各产品(商品)的区域销售额、进销差价、销售计划和实际销售情况等进行定期分析
是否结合生产现状,及时调整销售计划?
调整后的销售计划,是否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
是否进行了市场调查、合理细分市场和确定目标市场等相关工作?
是否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具体需求,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营销方式(如: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信用销售、代销和广告宣传等)?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被调查人职位:
被调查人姓名:
调查部门
主要业务活动
调查事项
答复
相关政策、程序及控制活动
制度或文档名称
备注
是
否
销售计划管理
是否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销售计划?
年度销售计划计划在下达执行前,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是否在年度销售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客户订单情况,制定月度销售计划?
重要的销售合同,是否征询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
销售合同草案经审批同意后,正式销售合同是否由相应权限人员与客户签订?
发货
销售部门是否按照经审核后的销售合同开具相关的销售通知交仓储部门和财会部门?
仓储部门是否制定了出库、计量、运输等环节的岗位责任?
仓储部门组织发货时是否对销售通知进行审核?
仓储部门组织发货时是否严格按照销售通知所列的发货品种和规格、发货数量、发货时间、发货方式、接货地点等,按规定时间组织发货,并形成相应的发货单据?
是否根据有关价格政策、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企业财务目标、营销目标、产品成本、市场状况及竞争对手情况等),确定产品基准定价?
定价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批准?
是否定期评价产品基准价格的合理性?
调价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批准?
价格浮动权限执行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内严格遵守规定的价格浮动范围,未擅自突破?
是否有规定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销售现款?
客户服务
是否建立和完善客户服务制度,包括客户服务内容、标准、方式等?
是否设专人或部门进行客户服务和跟踪?
是否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销售、生产、研发、质量检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
是否建立客户投诉制度,记录所有的客户投诉,并分析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销售台账是否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相关购货单据?
收款
赊销商品是否由信用管理部门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审核,并经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批?
赊销商品是否取得客户的书面确认?
特殊情况下,赊销商品是否要求客户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等收款保证手续?
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是否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是否区分并明确收款责任,建立合理的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
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等政策的制定是否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核批准?
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授予的实际金额、数量、原因及对象是否已记录,并归档备查?
订立销售合同
订立销售合同前,企业是否指定专门人员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磋商或谈判?
订立销售合同前,是否关注客户信用状况,明确销售定价、结算方式、权利与义务条款等相关内容?
发货单据是否连续编号?
是否以运输合同或条款等形式明确运输方式、商品短缺、毁损或变质的责任、到货验收方式、运输费用承担、保险等内容?
货物交接环节是否做好装卸和检验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发运?
货物交接是否由客户验收确认?
销售部门是否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劳务等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并由相关人员对销售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审阅?
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是否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明确必须签订合同的范围、规范合同订立程序,确定具体的审核、审批程序和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及相应权责)
审核、审批是否重点关注销售合同草案中提出的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
是否建立和不断更新维护客户信用动态档案
是否由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部门相对独立)对客户付款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提出划分、调整客户信用等级的方案?
是否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企业信用政策,拟订客户赊销限额和时限(在集团内考虑统一授信),并经适当审批?
对于境外客户和新开发客户,是否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销售定价
销售退回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方可执行?
销售退回的商品是否由质检部门检验并出具检验证明?
仓储部门是否清点货物、注明退回货物的品种和数量后填制退货接收报告?
是否对退货原因进行分析并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