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第一节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目标
1 设计实验探究 pH 和温度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 2 归纳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曲线 。
问题探讨
人消化食物依靠的是消化酶。 你能说出哪些消化酶? 我们感冒发烧时会食欲不振,这 与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有一定关系。 消化酶活性降低与体温升高有什 么联系呢?酶的活性还与其他因 素有关吗?
2.下列环境因素的改变会使人体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增大 的是( A ) A.温度由0 ℃上升到37 ℃ B.温度由100 ℃降低到37 ℃ C.pH由2上升到7 D.pH由l2降低到7
随堂练习
3.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 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 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和酶的浓度
谢 谢 观 赏
2.2酶的浓度
曲线解读 反 应
当底物充足,其它条件适宜时, 速 率
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O
酶的浓度
(当底物充足,其它条件适宜)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接触过氧化 氢溶液液面后会下沉,直至烧杯底部。
在滤纸片上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 H2O2分解为H2O和O2,氧气泡会附着在 滤纸片上。
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分 解,会干扰
促
课堂小结
反
温度
应
酶的浓度
速
率
的
因
底物浓度
素
随堂练习
1.如图是温度影响某种酶活性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 是( B ) A.A点时酶的结构被破坏 B.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 C.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 D.C点时酶对生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随堂练习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2.1 底物浓度 2.2 酶浓度 2.3 PH 2.4 温度
2.1底物浓度
曲线解读
反
①O~P之间: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
应 速
P
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几乎成正比。 率
②P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 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数量。
O
底物浓度
(当酶的量一定,其它条件适宜)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注意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 否水解。
②不能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做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②不能用淀粉酶来做PH对酶活性 影响的实验。
因为这个实验要严格控制温度, 而斐林试剂的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因为H2O2本身在不同温度下就 存在分解速率的差异,会干扰 实验结果。
04 曲线图 。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酶活性最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②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近中性。 ③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导致酶的 空间结构破坏,使酶永久变性失活。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反 应 速 率
O
5 7 9 11 PH
ABC D 最适pH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资料
提供环境温度 保温
注入2%新鲜淀粉酶溶液 继续保温 滴入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 60℃的水 5min 1mL 5min
1滴 无明显变化
2 2mL
沸水 5min 1mL 5min 1滴 蓝色
3 2mL 冰块 5min
1mL 5min 1滴
蓝色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曲线解读 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为4.5~6.5。 特例: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0。
不同的酶最适pH可能不同 。
pH 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 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工业淀粉酶(适宜温度60℃)催化作用的影响
试管编号 加入3%可溶性淀粉溶液
随堂练习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 到浮出液面的时间(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 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 需放多个滤纸片
随堂练习
5.如图表示某酶促反应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 ℃左右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
01
在 4 只烧杯(编号A、B、C、D)中盛入体积分数为 2% ,
02 pH 分别为 5、7、9、11 的过氧化氢溶液 ( 温度相同 ),再
一片片地放入相同数量的滤纸片。
滤纸片接触液面后会下沉,直至烧杯底部,然后由烧杯底部上
浮,直至浮出液面,及时记录每组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 t ) 。 03
以 1/ t 为纵坐标 ( 酶促反应速率 ) , pH 为横坐标,绘制
随着氧气泡的增多,烧杯底部的滤纸片 会上浮,直至浮出液面 。
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 t ),可以表 示反应快慢。
滤纸片进入 液面之时
不同PH的 过氧化氢溶液
滤纸片浮出 液面之时
氧气泡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过程
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1cm2)浸入酵母菌溶液,取出后晾
干,滤纸片上附着有过氧化氢酶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
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反 应
②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 速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率
③高温会导致酶变性,使其永久失活。
④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 定,温度升高后,酶仍能恢复活性。酶适宜 O 低温下保存。
最适温度 t / ℃
第一节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目标
1 设计实验探究 pH 和温度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 2 归纳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曲线 。
问题探讨
人消化食物依靠的是消化酶。 你能说出哪些消化酶? 我们感冒发烧时会食欲不振,这 与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有一定关系。 消化酶活性降低与体温升高有什 么联系呢?酶的活性还与其他因 素有关吗?
2.下列环境因素的改变会使人体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增大 的是( A ) A.温度由0 ℃上升到37 ℃ B.温度由100 ℃降低到37 ℃ C.pH由2上升到7 D.pH由l2降低到7
随堂练习
3.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 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 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和酶的浓度
谢 谢 观 赏
2.2酶的浓度
曲线解读 反 应
当底物充足,其它条件适宜时, 速 率
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O
酶的浓度
(当底物充足,其它条件适宜)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接触过氧化 氢溶液液面后会下沉,直至烧杯底部。
在滤纸片上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 H2O2分解为H2O和O2,氧气泡会附着在 滤纸片上。
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分 解,会干扰
促
课堂小结
反
温度
应
酶的浓度
速
率
的
因
底物浓度
素
随堂练习
1.如图是温度影响某种酶活性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 是( B ) A.A点时酶的结构被破坏 B.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 C.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 D.C点时酶对生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随堂练习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2.1 底物浓度 2.2 酶浓度 2.3 PH 2.4 温度
2.1底物浓度
曲线解读
反
①O~P之间: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
应 速
P
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几乎成正比。 率
②P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 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数量。
O
底物浓度
(当酶的量一定,其它条件适宜)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注意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 否水解。
②不能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做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②不能用淀粉酶来做PH对酶活性 影响的实验。
因为这个实验要严格控制温度, 而斐林试剂的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因为H2O2本身在不同温度下就 存在分解速率的差异,会干扰 实验结果。
04 曲线图 。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酶活性最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②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近中性。 ③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导致酶的 空间结构破坏,使酶永久变性失活。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反 应 速 率
O
5 7 9 11 PH
ABC D 最适pH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资料
提供环境温度 保温
注入2%新鲜淀粉酶溶液 继续保温 滴入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 60℃的水 5min 1mL 5min
1滴 无明显变化
2 2mL
沸水 5min 1mL 5min 1滴 蓝色
3 2mL 冰块 5min
1mL 5min 1滴
蓝色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曲线解读 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为4.5~6.5。 特例: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0。
不同的酶最适pH可能不同 。
pH 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 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2.3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工业淀粉酶(适宜温度60℃)催化作用的影响
试管编号 加入3%可溶性淀粉溶液
随堂练习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 到浮出液面的时间(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 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 需放多个滤纸片
随堂练习
5.如图表示某酶促反应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 ℃左右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
01
在 4 只烧杯(编号A、B、C、D)中盛入体积分数为 2% ,
02 pH 分别为 5、7、9、11 的过氧化氢溶液 ( 温度相同 ),再
一片片地放入相同数量的滤纸片。
滤纸片接触液面后会下沉,直至烧杯底部,然后由烧杯底部上
浮,直至浮出液面,及时记录每组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 t ) 。 03
以 1/ t 为纵坐标 ( 酶促反应速率 ) , pH 为横坐标,绘制
随着氧气泡的增多,烧杯底部的滤纸片 会上浮,直至浮出液面 。
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 t ),可以表 示反应快慢。
滤纸片进入 液面之时
不同PH的 过氧化氢溶液
滤纸片浮出 液面之时
氧气泡
2.3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过程
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1cm2)浸入酵母菌溶液,取出后晾
干,滤纸片上附着有过氧化氢酶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
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反 应
②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 速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率
③高温会导致酶变性,使其永久失活。
④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 定,温度升高后,酶仍能恢复活性。酶适宜 O 低温下保存。
最适温度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