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地铁4号线某标段区间隧道重叠段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轨道交通4号线xx标xx小区站~xx站区间隧道
上下叠置区段地基加固
施
工
方
案
***公司
xx
xx市轨道交通4号线1标xx小区站~xx站
区间隧道上下叠置区段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1标xx小区站~xx站区间隧道工程概况
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xx站,终点为xx站。
线路贯穿xx市江南地区中南~东北城区,经由xx火车站→紫阳东路→傅家坡一路→xx→洪山广场→中北路→岳家嘴→中北路延长线→二环路→武青四干道至终点xx火车站,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6.488km,均为地下线,设站15座。
第一标段:包括首武区间~xx站A区~武梅区间~xx小区站~梅中区间。
xx小区站~xx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左CK15+360.546~左CK16+248.797,右线里程和左线相同,区间线路总长889.500m(长链:1.249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二)、上下叠置区段情况
xx小区站~xx站区间隧道中部右、左线隧道不能按常规在平面上进行平行设计,改为上、下近距离叠置设计;CK15+670~CK16+850范围右线在上,左线在下,该范围重叠段隧道净距均小于5米。
(三)、重叠段区域工程地质状况(略)
二、加固方案
xx市轨道交通4号线1标xx小区站~xx站区间隧道重叠段右、左线影响区域主要位于7-2层粉质粘土中,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流变,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呈流塑-软塑状态;强度低,压缩性高且稳定时间长。
且两隧道间的土体未作任何加固,易扰动。
重叠段两条
隧道的间距小,右、左线隧道净距均小于5米。
因此,为确保右、左线近距离叠置区间隧道的安全。
除采取①先施工下部(左线)隧道,待隧道地表沉陷稳定后,方可进行上部(右线)隧道的施工,并在上部隧道施工时,对下部隧道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控制隧道变形。
②盾构与衬砌间环形空隙实施同步压注浆液(其1天的强度≥周围加固土体的强度)。
③对隧道上下叠置区段内的衬砌环进行临时隧道钢支撑等有关施工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对两近距离叠置区间隧道区段采取双液注浆加固,注浆分三步进行:①在下部隧道施工后,上部隧道施工前,对下部隧道进行置换注浆加固(置换注浆加固为双液注浆),注浆加固范围为管片外0.5米。
②在上部隧道施工结束后,对上部隧道进行置换注浆加固(置换注浆加固为双液注浆),注浆加固范围为管片外0.5米。
③在上部隧道置换注浆施工结束后,对上下隧道叠置区段土体进行双液注浆加固。
重叠加固区域为左线隧道上部120º和右线隧道下部120º,加固区段CK15+670~CK16+850为180米,加固壳厚度为3.0米。
加固后的土体应有良好的均匀性,注浆加固后土体强度要求qu=0.15~0.2Mpa,两条隧道推进结束后,根据实测资料,可对变形较大的部分,打开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再注浆,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本方案将根据设计和专家有关意见,进行详细的修改和进一步的完善。
三、工程量
(一)、置换注浆:
1、左线:270米,180环;注浆采取每环施工,注浆施工180环,每个注浆环施工5孔,每孔注浆量200L,注浆孔深度为管壁外0.5米。
合计注浆孔数900只,注入浆量180m3。
2、右线:270米,180环;注浆采取每环施工,注浆施工180环,每个注浆环施工5孔,每孔注浆量200L,注浆孔深度为管壁外0.5米。
合计注浆孔数900只,注入浆量180m3。
置换注浆总计施工1800只孔,总计注入浆量360m3。
(二)、分层注浆加固:
1、左线:180米,120环。
注浆部位为隧道上部120º范围,每只孔注浆段长度3.0米,分层注浆加固土方量约5000m3。
2、右线:180米,120环。
注浆部位为隧道下部120º范围,每只孔注浆段长度3.0米,分层注浆加固土方量约5000m3。
分层注浆总计加固土体方量约10000m3。
四、施工技术要点:
1.注浆孔布置
本次双液注浆孔布置在上下叠置隧道加固段范围内的标准块、邻接块和封顶块中压浆预留孔内,xx小区站~xx站区间隧道每环间距1.5米。
先用冲击钻将预留孔疏通,置换注浆将1.0米的注浆管振动插入孔内至隧道管壁外侧0.5米处;双液分层注浆将3.5米的注浆管振动插入孔内至隧道管壁外侧3.0米处。
随即将特制的防喷装置安装好,并将单向球阀接在注浆管上,以便注浆。
2.施工流程
甲液乙液
水:水泥(P.O.42.5级):粉煤灰:膨润土(Kg)水玻璃(Kg)100: 100: 66: 5 30~50 另外再加入适量的促进剂,甲、乙两液配比由现场试验初凝时间为10-20分钟确定。
4.浆液形成、运输与注浆过程
左线置换注浆紧跟盾构台车,及时穿插进行加固,以便右线盾构正常推进,不影响总工期。
本次施工对象为隧道中部,施工时选择需
注浆加固段中部设置控制后台,材料、设备用电瓶车运入隧道,在隧道内进行拌浆、注浆作业。
针对具体情况,我单位将作如下措施:(1)、隧道内拌浆
依据浆液具体配比分别配成甲液、乙液,储于隧道中储浆桶内。
(2)、隧道内混合
将制作好的甲、乙两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立即用注浆泵注入孔内。
(3)、注浆顺序
为减少浆液渗漏,降低注浆压力,防止变化过大(≤3mm/次),按少量多次为原则:采取隔环跳孔施工形式,每环一次施工1~2只孔,每两个连续施工环间隔三~四环。
加固注浆采用分层注浆,先外层后内层,注浆管每次施工60~150cm,每层回拔15CM;同时,根据实时监测情况调整注浆量和压力,每孔分层注浆可达1~3次,注浆全部结束后,拔除注浆管,封闭孔口。
5、注浆压力及流量控制:控制在0.3Mpa以下,注浆流量控制在10~15L/min。
6、注浆量控制:
置换注浆注浆量为200L/孔,1000L/环;同时结合注浆压力进行控制。
双液注浆注浆量根据每段加固土体方量以及所要加固的土体进行调整,要求加固体的ps值增加一倍,根据施工经验,注入浆量为加固土体方量的20%(即水泥掺入量约5.5%),同时结合注浆压力进行控制。
五、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人员组织:成立加固工程项目组,设立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现场值班,职责清楚,分工明确。
(2)材料设备准备:施工前准备好注浆材料,并复试合格,检查搅拌机,注浆泵是否正常,保证其能正常工作,检查注浆管路,确保管路畅通,检查压力显示系统,确保准确无误。
(3)技术准备:根据设计、专家及有关方面提出的优化方案,认真做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对每个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做好施工计划安排。
(4)建立联络系统:本工程是在隧道中进行,值班和指挥部门与施工现场建立有线电话进行及时联络。
2、浆液拌制
(1)水泥、粉煤灰,膨润土不可有结块现象,不可有大粒径的异物(一般要求不大于5mm)
(2)原材料计量误差要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3)各成分材料合理顺序投放(水、水泥、粉煤灰依次进行)
(4)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要保证,杜绝拌好的浆液中有结块现象发生。
(5)膨润土以溶液的形式加入,溶液中的水从浆液配比中扣除。
3、注浆时浆液的要求
在注浆时,浆液直接通过注浆泵从拌桶中抽出,再通过注浆管从管片的注浆孔注入隧道外;由于注浆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注浆的同时,拌浆桶不停地对桶内剩余的浆液进行搅拌,以防止拌好的浆液发生沉淀、离
析的现象。
4、注浆施工步骤
(1)在管片的注浆孔上安装防喷装置,通过防喷装置打穿注浆孔,将注浆管打入设计位置,并安装球阀。
(2)接好注浆管路,压力传感器。
(3)启动拌浆机,进行拌浆。
(4)在注浆的同时压入水玻璃。
(5)根据理论浆量,每次注2~5分钟左右,加固土体15cm范围,启拔注浆管一次,实施分层注浆。
(6)注浆结束先关闭管片注浆孔上的球阀,再拆除管路。
5、信息化施工
施工中对隧道左、右线及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以尽量减小注浆对隧道上部地下管线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测量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施工顺序,做到信息化施工。
监测报警值设定为:单次变形±2.5mm;施工过程中累计变形±5mm;最终变形:注浆结束后6个月累计变形控制在±5mm。
具体内容详见监测方案。
六、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本工程是在隧道中进行,质量、工期、安全、文明要求高,因此,我公司将组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管理网络如下:
七、工期:
整个注浆工程量大,时间紧,我公司将组织五套注浆设备进场(其中一套备用),保证四套注浆设备正常施工,同时配足有关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隧道总体施工进度要求和施工安全。
八、施工设备:
主要设备一览表
九、质量监控
1、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注浆的规范进行施工。
2、严把注浆材料的质量关,对所用水泥必须具有出厂质保单和水泥复检合格证。
3、注浆前必须时进行试注浆,通过注浆获取既保证质量又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数据。
4、注浆施工必须如实填写班报表,准确记录压力、流量、注浆时间等。
5、注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注浆准备,注浆一经开始即应连续进行,力求避免中断。
6、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浆管,避免管内水泥浆液沉淀、凝固,对于沉积凝固严重的输浆管要及时更换。
7、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质量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
对隧道的任意点的附加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十、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漏浆
具体施工中可能由于注浆管插入预留注浆孔后,在注浆的同时可能会造成沿注浆管外侧返浆、冒浆及临近孔冒浆现象,现采用我公司特制的防喷装置,进行防喷的堵漏,施工结束时,待双液浆初凝后将注浆管拔出,清洗孔口,用专用盖封闭,并将现场清洗干净。
2、顶壁邻接板预留孔距地面较高不利于施工的解决办法
针对离开隧道地部有一定距离的标准块、邻接块高空斜向成孔和注浆,采用现场搭建可移动工作平台解决施工困难。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1、为了本工程能安全文明施工,设专职安全员,常驻现场,对现场安全施工进行直接监督和管理,教育职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遵守建设方、总包方、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用电,统一使用标准安全电箱,教育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用电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
3、本工程在隧道中施工必须注意坑道上下安全,在起吊设备和材料时,严格遵守“十不吊”制度,现场并有专人负责。
4、施工隧道上半部时,所搭施工平台,必须安全、可靠、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带,作业时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工作鞋。
5、及时消除杂物路障,保障隧道底部通畅、整洁。
6、加强消防管理,按规定布置消防器材,使用阻燃材料搭建临房,杜绝火灾事故。
7、供电线、水管、注浆管线路合理布置。
8、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保证生产期间均有安全员在施工现场安全值班。
9、加强工地生活设施管理,搞好宿舍和食堂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10、施工中严格遵守政府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争创文明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