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八中学2025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八中学2025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
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题号一




总分
得分
A 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买一张彩票中奖”发生的概率是0
B .“软木塞沉入水底”发生的概率是0
C .“太阳东升西落”发生的概率是1
D .“投掷一枚骰子点数为8”是确定事件
2、(4分)如图,在▱ABCD 中,AD =8,点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EF 等于(

A .2
B .3
C .4
D .5
3、(4分)龙华区某校改造过程中,需要整修校门口一段全长2400m 的道路,为了保证开学前师生进出不受影响,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 %,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整个道路x 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 .24002400
8(120%)
x x -=+B .
24002400
8
(120%)x x -=+C .
24002400
8(120%)
x x -=-D .
24002400
8
(120%)x x
-=-
4、(4分)()
A .
B C D .5、(4分)若关于x 的方程()2
230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
m ≠B .2m =C .2m >D .0
m ≠6、(4分)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某校8名同学参加了滑雪选修课,他们被分成甲、乙两组进行训练,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
队员1
队员2队员3队员4
甲组176177175176乙组
178
175
177
174
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x 甲,x 乙,方差依次为2
S 甲,2S 乙,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
是().
A .22
x x S S 甲乙甲乙>,>B .22
=
x x S S 甲乙甲乙,>C .22x x S S 甲乙甲乙
<,<D
.22=x x S S 甲乙甲乙
,<7、(4分)现有一块长方形绿地,它的短边长为20m ,若将短边增大到与长边相等(长边不变),使扩大后的绿地的形状是正方形,则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增加300m 2,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 ,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x(x-20)=300
B .x(x+20)=300
C .60(x+20)=300
D .60(x-20)=3008、(4分)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中,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3
B .,3
C .5,6,7
D .5,12,1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090,2,5A ABC AD BC ∠=∠===,E 是边CD 的中点,连接BE 并延长与AD 的延长线相较于点F.若△BCD 是等腰三角形,则四边形BDF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0、(4分)如图,将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平移得到DEF ∆,如果7AB =,2GC =,
5DF =,那么GE =______.
11、(4分)写一个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得两根分别是﹣2和1._____.12、(4分)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0x =时,对应的函数值3y =,你认为符合要求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13、(4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则菱形的面积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 、B 两城同时匀速驶出,甲车开往B 城,乙车开往A 城.由于墨迹遮盖,图中提供的是两车距B 城的路程S 甲(千米)、S 乙(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1)分别求出S 甲、S 乙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2)求A 、B 两城之间的距离,及t 为何值时两车相遇;
(3)当两车相距300千米时,求t 的值.
15、(8分)先化简,再求值()22219
1691
a a a a a a --÷+⨯
++-,其中a=-216、(8分)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D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E=DF .
17、(10分)如图1,直线y =kx ﹣2k (k <0),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AB =2.
(1)直接写出点A ,点B 的坐标;
(2)如图2,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画出正方形ABCD ,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如图3,(2)中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即交于点G ,函数y =mx 和y =n x
(x ≠0)的图象均经过点G ,请利用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当mx >
n
x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18、(10分)如图①,矩形ABCD 中,AB a =,6BC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是否存在a 的值使得四边形AECF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②,点P 是线段AF 上一动点且90
APB ∠=①求证:PC BC =;
②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
B 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
若α是锐角且sinα=2,则α的度数是

20、(4分)若分式
22
2
x x -+的值为0,则x =__.21、(4分)如图,量角器的直径与直角三角板ABC 的斜边AB 重合,其中量角器0刻度线的端点N 与点A 重合,射线CP 从CA 处出发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3度的速度旋转,CP 与量角器的半圆弧交于点E ,第24秒时,点E 在量角器上对应的读数是
度.
22、(4分)某班同学要测量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高度,在同一时刻,量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5米,影长是1米,且旗杆的影长为8米,则旗杆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米.23、(4分)直线y=3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像与一次函数1
4y x =的图像交于点A B 、,点B 的
横坐标是4,点P 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B 的上方.(1)若点P 的坐标是()1,4,则k =
,PAB S ∆=

(2)设直线PA PB 、与x 轴分别交于M N 、点,求证:PMN ∆是等腰三角形;
(3)设点Q 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P B 、之间的动点(与点P B 、不重合),连接AQ BQ 、,
比较PAQ ∠与PBQ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已知E 、F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AD 上的点,
且BE D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6、(12分)某服装制造厂要在开学前赶制3000套服装,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厂领导合理调配,加强第一线人力,使每天完成的校服比原计划多了2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能完成多少套校服?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直接利用概率的意义以及事件的确定方法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A、“买一张彩票中奖”发生的概率是0,错误,符合题意;
B、“软木塞沉入水底”发生的概率是0,正确,不合题意;
C、“太阳东升西落”发生的概率是1,正确,不合题意;
D、“投掷一枚骰子点数为8”是确定事件,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以及事件的确定方法,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
2、C
【解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到BC长度,然后再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EF
【详解】
在▱ABCD中,AD=8,得到BC=8,因为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所以EF为△ABC
的中位线,EF=14
2
BC=,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属于简单题
3、A
【解析】
直接利用施工时间提前8天完成任务进而得出等式求出答案.
【详解】
解:设原计划每天整修道路x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40024008
(120%)
x x-=
+

故选:A.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化简即可.【详解】A 10
=
B 、10
=
C 、
D =故选择:A.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A 【解析】
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1.由这两个条件得到相应的关系式,再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2≠1,m≠2,故选A .
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 2+bx+c=1(且a≠1).特别要注意a≠1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6、D 【解析】
首先求出平均数再进行吧比较,然后再根据法方差的公式计算.=
177176175176
1764
+++=,
=178175177174
1764
+++=,
=2222
1[(177176)(176176)(175176)(176176)]0.54-+-+-+-=,=2222
1[(178176)(175176)(177176)(174176)] 2.54
-+-+-+-=所以=


.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求法,正确记忆方差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A 【解析】
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 ,根据“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增加300m 2”建立方程即可.【详解】
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 ,根据题意得x (x-20)=300,故选A .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并找到等量关系.8、D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三角形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详解】
A 、12+22≠3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B 、12+
)2≠3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 、52+62≠7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52+122=13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在于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
而作出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或1.【解析】
先证明四边形BDFC 是平行四边形;当△BCD 是等腰三角形求面积时,需分①BC=BD 时,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BC=CD 时,过点C 作CG ⊥AF 于G ,判断出四边形AGCB 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G=BC=5,然后求出DG=3,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G ,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③BD=CD 时,BC 边上的中线应该与BC 垂直,从而得到BC=2AD=4,矛盾.【详解】
证明:∵∠A=∠ABC=90°
,∴BC ∥AD ,∴∠CBE=∠DFE ,
在△BEC 与△FED 中,
CBE DFE BEC FED CE
DE ===∠∠⎧⎪
∠∠⎨
⎪⎩
∴△BEC ≌△FED
,∴BE=FE ,
又∵E 是边CD 的中点,∴CE=DE ,
∴四边形BDFC 是平行四边形;
(1)BC=BD=5时,由勾股定理得,AB=
,所以,四边形BDFC 的面积;
(2)BC=CD=5时,过点C 作CG ⊥AF 于G ,则四边形AGCB 是矩形,所以,AG=BC=5,
所以,DG=AG-AD=5-2=3,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四边形BDFC 的面积=4×5=1;(3)BD=CD 时,BC 边上的中线应该与BC 垂直,从而得到BC=2AD=4,矛盾,此时不成立;综上所述,四边形BDFC 的面积是或1.故答案为:或1.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确定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10、145【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和平移的性质推出AB =DE =7,△ABC ∽△GEC ,即可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计算GE 的长度.【详解】解:∵△ABC 沿着射线BC 的方向平移得到△DEF ,AB =7,∴DE =7,∠A =∠CGE ,∠B =∠DEC ,∴△DEF ∽△GEC ,∴EG GC ED DF =,∵2GC =,5DF =,∴2
75EG =,
∴EG =145,
故填:145.
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求证三角形相似,找到对应边.
11、(x+2)(x-1)=0
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得方程为(x+2)(x-1)=0.12、23y x =-+(答案不唯一)【解析】先设一次函数y kx b =+,由①一次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 0k <,由②当0x =时,对应的函数值3y =可得: 3b =,故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y kx b =+中0k <, 3b =即可.【详解】设一次函数y kx b =+,因为一次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 0k <,因为当0x =时,对应的函数值3y =所以 3b =,所以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y kx b =+中0k <, 3b =即可.故答案为: 23y x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13、1【解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菱形的面积=12×3×4=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通常有两种求法,可以用底乘以高,也可以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解,计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S 甲=-180t +600,S 乙=120t ;(2)A 、B 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00千米,t 为2时两车相
遇;(1)当两车相距100千米时,t 的值是1或1.
(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分别求得S 甲、S 乙与t 的函数关系式;(2)将t =0代入S 甲=-180t +600,即可求得A 、B 两城之间的距离,然后将(1)中的两个函数相等,即可求得t 为何值时两车相遇;(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t 的值.【详解】(1)设S 甲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 甲=kt +b ,420360k t k t +⎧⎨+⎩==,得180600k t -⎧⎨⎩==,即S 甲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 甲=-180t +600,设S 乙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 乙=at ,则120=a ×1,得a =120,即S 乙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 乙=120t ;(2)将t =0代入S 甲=-180t +600,得S 甲=-180×0+600,得S 甲=600,令-180t +600=120t ,解得,t =2,即A 、B 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00千米,t 为2时两车相遇;(1)由题意可得,|-180t +600-120t |=100,解得,t 1=1,t 1=1,即当两车相距100千米时,t 的值是1或1.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15、3
3a a -+,原式=-5;
【解析】
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约去公因式,化成最简形式,再把a 的值代入求值.
【详解】
原式()()()()()211331113a a a a a a a +-+-=⋅⋅+-+33a a -=+,当2a =-时,原式5=-.这道求代数式值的题目,不应考虑把a 的值直接代入,通常做法是先把代数式化简,把除法转换为乘法,约去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然后再代入求值.16、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DC ,∠A=∠DCF=90°,再根据DE ⊥DF 得出∠1=∠2,从而说明三角形ADE 和△CDF 全等.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D ,∠A=∠DCF=90°又∵DF ⊥DE ,∴∠1+∠3=∠2+∠3∴∠1=∠2∴△DAE ≌△DCE ∴DE=DF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三角形全等判定17、(1)A (0,4),B (2,0);(2)y =﹣2x +2;(1)﹣1<x <0或x >1.【解析】(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分别把点A 和点B 用含有k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根据求出k 即可得A 、B 的坐标;(2)作CH ⊥x 轴于H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先求证△AOB ≌△BHC ,从而得到CH =2,BH =4,进而得到点C 的坐标,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即可;(1)先求出在第一象限内交点的坐标,根据函数的性质和图象观察即可得.【详解】
解:(1)∵直线y =kx ﹣2k (k <0),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
∴A (0,﹣2k ),B (2,0),
∵AB =2,
∴4+4k 2=20,
∴k 2=4,
∵k <0,∴k =﹣2,∴A (0,4),B (2,0).(2)如图2中,作CH ⊥x 轴于H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AOB =∠ABC =∠BHC =90°,∴∠ABO+∠CBH =90°,∠CBH+∠BCH =90°,∴∠ABO =∠BCH ,∴△AOB ≌△BHC ,∴CH =OB =2,BH =OA =4,∴C (6,2),∵CD ∥AB ,∴可以假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2x +b ,把C (6,2)代入得到b =2,∴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2x +2.(1)
由A、C 坐标,可知在第一象限内交点错标为(1,1)观察图象可知直线y =mx 与y =n x 的交点坐标为(1,1)或(﹣1,﹣1),
∴mx >n x 时,x 的取值范围为﹣1<x <0或x >1.
函数解析式的综合运用是本题的考点,熟练掌握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8、(1)证明见解析;(2)不存在;(3)①证明见解析;②012a <≤.【解析】(1)由矩形性质得AB CD =,//AD BC ,再证AE CF =且AE CF 即可;(2)不存在,由()1知:当AE AF =时,四边形AECF 为菱形,可得12a =,此方程无解;(3)由平行线性质得//AF CE ,证得90BOE APB ∠=∠=,CE PB ⊥即:,由AE BE =,//OE AP ,得OE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BO OP =,根据中垂线性质得PC CB =;如图③当P 与F 重合时,12a =,a 的取值范围是012a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D BC ,又E 、F 分别是边AB 、CD 的中点,AE CF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2解:不存在,由()1知: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当AE AF =时,四边形AECF 为菱形,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D ∴∠=,
6AD BC ==,11
22DF CD a
==
12a ∴=方程无解,故不存在这样的a ;
()3解:①如图②,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AF CE ∴,90APB ∠=,90BOE APB ∴∠=∠=,CE PB ∴⊥,AE BE =,//OE AP ,1BO BE OP AE ∴==,BO OP ∴=,PC CB ∴=;②如图③,当P 与F 重合时,12a =,a ∴的取值范围是012a <≤.
本题考核知识点:矩形性质,菱形判定,三角形中位线.解题关键点:综合运用矩形性质和菱形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60°
【解析】
试题分析:由α是锐角且sinα=32,可得∠α=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0、2【解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2020x x -=⎧⎨+≠⎩,解得:2x =,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分式的值为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1、144【解析】连接OE ,∵∠ACB=90°,∴A ,B ,C 在以点O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圆上,∴点E ,A ,B ,C 共圆,∵∠ACE=3°×24=72°,∴∠AOE=2∠ACE=144°,∴点E 在量角器上对应的读数是:144°,
故答案为144.
22、1.
【解析】
在同一时刻,物体的实际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据此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旗杆高度为x ,则
1.581x =,解得x=1.故答案为:1.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是解题关键.23、(23,0)【解析】交点既在x 轴上,又在直线直线y=3x-2上,而在x 轴上的点其纵坐标为0,因此令y=0,代入关系式求出x 即可.【详解】当y=0时,即3x-2=0,解得:x=23,∴直线y=3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3,0),故答案为:(23,0).本题考查直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实际上就是令y=0,求x 即可,数形结合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1)4k =,15PAB S ∆=.(2)详见解析;(3)PAQ PBQ ∠=∠,理由详见解析.【解析】(1)由P 点坐标可直接求得k 的值,过P 、B 两点,构造矩形,利用面积的和差可求得△PBO 的面积,利用对称,则可求得△PAB 的面积;(2)可设出P 点坐标,表示出直线PA 、PB 的解析式,则可表示出M 、N 的坐标,作PG ⊥x 轴于点G ,可求得MG=NG ,即G 为MN 的中点,则可证得结论;(3)连接QA 交x 轴于点M′,连接QB 并延长交x 轴于点N′,利用(2)的结论可求得
∠MM′A=∠QN′O ,结合(2)可得到∠PMN=∠PNM ,利用外角的性质及对顶角进一步可求得∠PAQ=∠PBQ .
【详解】
(1)∵点P (1,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4×1=4,
∵B 点横坐标为4,∴B (4,1),连接OP ,过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P′,过B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B′,两线交于点D ,如图1,则D (4,4),∴PP′=1,P′O=4,OB′=4,BB′=1,∴BD=4-1=3,PD=4-1=3,∴S △POB =S 矩形OB′DP′-S △PP′O -S △BB′O -S △BDP =16-2-2-4.5=7.5,∵A 、B 关于原点对称,∴OA=OB ,∴S △PAO =S △PBO ,∴S △PAB =2S △PBO =15;(2)∵点P 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B 的上方,∴可设点P 坐标为(m ,4x ),且可知A (-4,-1),设直线PA 解析式为y=k′x+b ,
把A 、P 坐标代入可得414m k b mk b -'+-'⎪+⎧⎪⎨⎩==,解得1
41
k m
b m '-⎧⎪⎪⎨
⎪⎪⎩==,
∴直线PA 解析式为1
4
1y x m m =+-,令y=0可求得x=m-4,
∴M (m-4,0),
同理可求得直线PB 解析式为141y x m m =-++,令y=0可求得x=m+4,∴N (m+4,0),作PG ⊥x 轴于点G ,如图2,则G (m ,0),∴MG=m-(m-4)=4,NG=m+4-m=4,∴MG=NG ,即G 为MN 中点,∴PG 垂直平分MN ,∴PM=PN ,即△PMN 是等腰三角形;(3)∠PAQ=∠PBQ ,理由如下:连接QA 交x 轴于M′,连接QB 并延长交x 轴于点N′,如图3,
由(2)可得PM′=PN′,即∠QM′O=∠QN′O ,∴∠MM′A=∠QN′O ,
由(2)知∠PMN=∠PNM ,
∴∠PMN-∠MM′A=∠PNM-∠QN′O ,
∴∠PAQ=∠NBN′,又∠NBN′=∠PBQ ,∴∠PAQ=∠PBQ .本题为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的交点、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于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在(1)中求三角形面积时注意矩形的构造,在(2)中设出P 点坐标求得MG=NG 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注意(2)中结论的应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25、见解析.【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AD ∥BC ,且AD=BC ,推出AF ∥EC ,AF=EC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且AD BC =,∴AF EC ∕∕,∵BE DF =,∴AF EC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法则26、原计划每天能完成125套.【解析】试题解析:设原计划每天能完成x 套衣服,由题意得
()3000
3000
4,
120%x x -=+解得:125.
x =经检验,125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天能完成125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