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失眠多数为多原因共同作用形成,其中50%由焦
虑、抑郁引发,25%由躯体疾病引发。。。
(1)环境:新环境,转换工作或班次、住院等
(2)生理:饥饿、过饱、倒时差、遗传与性别
(3)心理:焦虑、担心、激动、过分担心、丧偶、
感情创伤。。。
(4)药品、食物:茶、咖啡、酒、一些药品等
(5)疾病:器质性,精神性
2)快波睡眠/快速动眼睡眠( fast wave sleep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 )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2/47
睡眠规律
• 3、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按一定次序、连续一定 时间不停地重复出现形成睡眠周期(60~120分 钟,成人平均90分钟/周期,4~6周期/晚)
休息与睡眠(rest and sleep)
• 学习内容 1、休息与有效休息 2、睡眠生理及需要 3、促进睡眠办法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47
第一节休息
一、休息 • 改变当前活动方式或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地降低
活动,以到达恢复体力和精力过程。 二、休息意义 1、生存基本需要 2、维持健康必备条件 1)健康:体力和精力复原→维持和促进健康 2)患病:治疗办法之一(体力/精力消耗↓)→ 患病器官功效恢复↑
• 充满色彩和稀奇古怪梦境→精神、情绪平衡→ 缓解精神压力→精力恢复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0/47
睡眠生理
(三)睡眠需要 1、发生时段:与昼夜性节律(生物钟)同时 2、连续时间
• 满足个体最低程度睡眠时数(存在个体差异) • 1岁以下14-20h;2-5岁:11-13h;6-13岁:
9-10h;14-18岁:≥8h; • 成人:7-8小时,次日感觉良好
23/47
睡眠障碍
(四)失眠(primary insomnia)---最常见睡眠障碍 1、定义: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
天社会功效一个主观体验 2、临床分期 • 急性:<4周 • 亚急性:4周~6个月 • 慢性:>6个月;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4/47
睡眠障碍
3、失眠主要表现形式
• 难入睡(入睡时间>30分钟);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47
休息
三、休息特点 1、人对休息了解和体验存在个体差异 • 生理、精神、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经历等 2、休息与舒适相互联络与并存 • 休息意味着身心感到平静、宽慰和放松,包含 着舒适成份;而感到舒适同时往往是机体处于 一个“自我休息” 状态。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对做梦正确认知
(1)梦感是醒后对梦中一些情节回想,或只留 有曾做过梦印象,却记不清楚梦内容
(2)不一样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一样时期其功
效状态不一样,梦感内容和程度能够不一样(
如在REM或之后即醒,能部分回想梦境);
“梦多”往往是能回想内容较多,而不是做梦
量多 →提醒:梦感不能准确反应客观事实;梦
与梦感没有副作用。
• 易醒(夜间觉醒次数≥3次);
• 零晨早醒;通宵不眠;多梦;
• 对睡眠不足感觉比实际失眠显著;
• 总睡眠时数降低(普通少于6~6.5小时);
• 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晕、乏力、精神不振、
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急躁易怒等警觉性
降低、认知功效及行为情绪等功效异常)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5/47
• 睡眠周期中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连续时间随昼夜 时段、年纪而改变
• 4、各睡眠时相含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3/47
睡眠规律
• 睡眠周期中各时相出现次序:乱了→睡眠病
• 清醒闭眼 ←清醒睁眼
•↓
• NREM-Ⅰ→ NREM-Ⅱ → NREM- Ⅲ → NREM -Ⅳ
浅睡
中睡 熟睡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6/47
第二节睡眠
一、睡眠定义 • 周期发生、对周围环境相对不作出反应 知觉
特殊状态。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7/47
第二节睡眠
二、睡眠生理
(一)睡眠机理
↙大脑皮层(抑制)→拮抗← 脑干网状结构(激动)↘
睡眠

觉醒
↑ 加速 脑干尾核(睡眠中枢)
(褪黑素/血清素等)

神经介质↑ ← 环境光线、温度等改变
• 生物只有生理上、行为上适应环境周期改变才 能适应环境而生存-舒适-维持健康。不然。。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0/47
睡眠发生与昼夜性节律同时
• 睡眠、醒觉发生与昼夜性节律同时:正常 睡眠时间发生在昼夜节律最低潮(生理活 动最低水平时期),且随昼夜节律逐步加 紧而趋向醒觉。
• 睡眠与昼夜性节律不一样时→睡眠障碍、 时差反应恢复→同时需要3天
• 大量饮酒→抑制REM、睡眠时相失去正常次序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0/47
疾病或症状对睡眠影响
(1)任何疼痛/不适---难睡眠 (2)甲亢---入睡难、易醒;甲低---过分睡眠 (3)肺气肿/哮喘发作(端坐/半坐)---睡眠质量

(4)高血压---早醒、醒后疲乏 (5)冠心病---不敢睡(担心发作,发作或卒死常 发生在夜间睡眠REM期) (6)胃十二指肠溃疡---常夜间疼痛
Ⅱ 浅睡期,仍易惊醒;……深入↓
Ⅲ 中度睡眠,巨响才唤醒;眼球慢速运动; 肌肉完全松弛、少动;生命体征↓但规则;
Ⅳ 熟睡,难唤醒;眼球慢速运动;肌肉松驰 不动;生命体征于低水平;梦游/遗尿出现 时段。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6/47
NREM-Ⅳ生理意义
•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2/47
6、长久、慢性失眠对机体影响
(1)加重或诱发疾病 • 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胃病 • 癌症等↑(睡眠不足、规律紊乱→神经、内分泌
失调、正常细胞分裂发生突变→免疫力和康复能 力↓→癌细胞↑,疾病↑ ) (2)伤口愈合、儿童生长发育减慢 • 睡眠不足、规律紊乱→生长激素分泌↓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47
休息
四、休息方式 研究认为
1、通宵看电视、玩扑克、电脑游戏、跳舞等
→体力、精力消耗↑ →过分娱乐,失去休息意 义
2、身体静止,但大脑不停在思索
→ 精神、心理得不到休息→不等于休息
3、主动休息(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还没有 感到疲劳时即转换为其它活动)
→预防过分疲劳、保持精力旺盛诀窍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早晨:为后午夜睡眠延续,快波睡眠长
3)下午:慢波睡眠长;睡眠时间长则影响夜间慢 波睡眠时间(如入睡时间延长、夜醒增多)
4)年纪增加:总睡眠时间降低 (醒↑→ NREMⅠ、Ⅱ↑→ NREM-Ⅳ↓)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5/47
睡眠规律
时相 各睡眠时相特征性表现 NRE 入睡期、易惊醒;肌肉开始松弛,生命体 M-Ⅰ 征、代谢、生理活动↓
3、连续进行:中间不觉醒或短暂觉醒 • 长久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可影响健康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1/47
睡眠
三、睡眠质量好判断标准 • 30分钟内入睡; • 睡眠沉,呼吸深长不打鼾,夜间不易惊醒; • 睡眠起夜少,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 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楚,工作效率高,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1/47
脑电波与睡眠时相
• 脑电波改变特点:

眼、计算/大脑兴奋:β波
清醒、平
静、闭眼:a波
困倦:θ波;睡眠:
δ波
• 睡眠时相分类:
1)慢波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slow wave sleepnor
rapid eye movement , NREMS,分Ⅰ、Ⅱ、 Ⅲ、Ⅳ四个时相)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6/47
对做梦正确认知
(3)“失眠伴整夜做梦或多梦”往往是慢性 失眠者自我感觉(错觉),与其情绪原因( 如,情绪障碍)、性格特点相关(过分关注 健康、梦感)→梦感增强(无意中夸大了体 验)、加重对失眠恐惧
(4)“整夜做梦或多梦”不是判断失眠和失 眠程度客观标志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4/47
休息
五、有效休息 (1)生理上舒适 1)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饮食、排泄、身体
清洁等 2)减轻或消除不适与疼痛 3)舒适环境:平静、光线、温湿度、颜色等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5/47
有效休息
(2)心理上放松 • 心理问题↓→担心和焦虑↓→心理趋于安稳→神
经系统轻易进入睡前抑制状态或其它形式休息 (3)充分睡眠 • 睡眠是最主要、最主要、最自然休息形式; • 一定时数睡眠→真正心身休息
• 熟睡1小时到达高峰,每晚11-12Pm和 5Am为高峰(白天3倍)
• 合成代谢↑→儿童生长发育,组织损伤愈合 ;积蓄能量,使肌肉和身体各系统解除疲劳 ---体力恢复
• 梦游/遗尿出现时段,为不正常现象。因大 脑处于最低程度活动状态,此时醒来,需要 较长时间才清醒,对梦游行为没有记忆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8/47
睡眠生理
(二)睡眠规律
1、24小时内,发生1次正常睡眠(与昼夜性节
律同时),1-2次小睡
2、睡眠由两种不一样睡眠时相组成并相互转化
(多导睡眠仪依据睡眠中脑电波、生命体征、
肌电波、眼球活动等改变特点而确定)
• 脑电波: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连续、节律、自发
电位改变;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睡眠
四、睡眠障碍 (一)定义:睡眠量及质异常 (二)分类:WHO,ICD-10
1、器质性:与某实质器官患病相关或引发 2 、非器质性:没有实质器官患病证据 • 睡眠失调(失眠、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 睡眠失常(睡行症、睡惊、梦魇等)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7/47
失眠
4、非器质性失眠诊疗标准 ( ICD-10) • 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 每七天最少发生3次并连续1个月以上 • 或昼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后果 • 或睡眠量和(或)质不满意引发显著
苦恼或影响社会及职业功效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8/47
5、失眠常见原因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1/47
疾病或症状对睡眠影响
(7)荨麻疹、瘙痒等---奇痒难以入睡 (8)心脏病、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炎症---起夜多
(夜尿次数增多)致深睡眠降低 (9)肝性脑病---入睡困难(高血氨) (10)精神分裂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
-常处于醒觉状态 (11)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症---对健康过分关注;
9/47
睡眠发生与昼夜性节律同时
• 昼夜性节律(生物钟circadian rhythm):生物在进 化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和其它内脏器官为 适应环境周期性改变(光线、气温等)而在24 小时内规律地协调和控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睡眠醒觉周期、体温波动、心输出量、血压 高低、耗氧量等),且一日复一日地循环进行。
17/47
睡眠规律
时相 各睡眠时相特征性表现
REM
深睡,极难唤醒;眼球快速运动; 肌肉松弛不动(可出现流口水等); 睡眠行为障碍:磨牙、拳打脚踢等 交感神经兴奋→生命体征大幅度波动 脑蛋白合成加紧 出现充满色彩和稀奇古怪梦境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8/47
REM生理意义
• 生命体征大幅度波动: • 轻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哮喘、溃疡病、
中风等病发作或病情加重 • 脑蛋白合成加紧: •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 建立新突触联络→学
习记忆↑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9/47
REM生理意义
• 出现梦境:
• 做梦是快波睡眠必定现象,是健康睡眠标志; 没有梦:可能不记得/右脑出问题 (负责情感思 维---植物人、痴呆症? )
• 大脑处于高度活动状态,此期醒来,会较快清 醒,可回想梦境部分内容;
(6)症状:疼痛、瘙痒、咳嗽、腹胀、多尿、哮
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9/47
饮食、药品对睡眠影响
1)促进睡眠物质
• 肉类、乳制品、豆类含L-色氨酸→缩短入睡时间 →促进睡眠;少许酒→大脑抑制和放松↑
2)干扰睡眠物质
• 咖啡、浓茶→ 大脑兴奋过程↑
• 长久滥用安眠药→ 药品依赖性失眠(drug dependent insomnia,Ⅲ、Ⅳ、 REM降低);同服几个药,药品间 相互作用→影响睡眠
深睡
• 几 分钟 10-20分钟 15-30分钟 15-30分钟
•↑ ↑

• 继续睡眠 REM ← NREM-Ⅱ ← NREM- Ⅲ
• ↑ 20-30分钟
• 任何时相被唤醒/转醒
休息和睡眠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4/47
睡眠规律
• 快波与慢波睡眠连续时间:
1)夜间:上午夜,慢波深睡眠长 ,快波睡眠短 →下午夜,反之。其中全夜REM 占2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