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这是利用氨气
A. 易液化
B. 比空气
轻
C. 能与水反应
D. 极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
D
2.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Cl2HCl
B、NaCl Cl2
C、Fe2+Fe3+
D、NaHCO3CO2
参考答案:
C
略
3. 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B 4.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2Z(g) Δ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错误的是()。
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A 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小
B 增大压强X的浓度变小
C 充入一定量Y Y的转化率变小
D 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不变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丙烯与溴化氢加成
B. CH3CH2CH2Br与NaOH水溶液共热
C.异戊二烯(CH2=C-CH=CH2)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单质反应
CH3
D.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熔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CHCl3>H2O>苯
C.含氢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参考答案:
B
略
7. 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新
能源的是
①煤②石油③太阳能④生物质
能⑤氢能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8.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2—丙醇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通常在FeSO4溶液中放入少许铁粉,防止其被氧化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
BC
略
11. 下列生活习惯比较健康和科学的是()
A.喜欢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 B.多饮纯净水,少饮矿泉水
C.大量食用含亚硝酸钠的肉制品 D.多吃水果和蔬菜
参考答案:
D
略
12.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小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 (CuSO4) B.NaOH (NaOH)
C.NaCl (HCl气体)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C.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参考答案:
B
略
14.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当该原电池工作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逐渐变蓝B.锌片逐渐溶解
C.铜片上有气泡产生D.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参考答案:A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铜锌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锌片逐渐溶解;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没有铜离子生成,不会变蓝,故A错误;
B.Zn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锌片逐渐溶解,故B正确;
C.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故C正确;
D.铜锌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原电池概念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5.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 L X 气体和2 L Y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3Y(g)2Q(g)+n R(g)。
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A.3 B.5 C.6 D.7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
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试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3)试猜测实验9反应前溶液的温度约为______℃。
推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金属表面积、硫酸溶液浓度、反应温度
(2)
(3)30 等量的金属和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基本相同,使等量的溶液温度升高约15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
反应①常被应用于野外焊接钢轨,A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 G为黄绿色气体,F是海水中含有盐的主要成分,J为D、G反应产物形成的水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在工业上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工业。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6分)(1)NaOH
(2)氯碱工业
(3)Al2O3+2OH- =2AlO2-+H2O
(4)2NaCl+2H2O=2NaOH+H2+Cl2
略
18.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请填写下面空白。
(1)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如果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则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若开始时只加C和D各4/3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则还应加入____________ mol B物质。
(4)若向原平衡体系再投入1 mol A和1 mol B,平衡_____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移”)。
参考答案:
(2)0.2 mol·L-1·min-160%
(2)增大(3)4/3(4)右移
19. (6分)(1)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种;分子(CN)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1个分子中含有
▲个键;
(2)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均为▲;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H2发生加成反
应,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等,其中碳原子不是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填物质编号),HCH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参考答案:
(1)4 N≡C—C≡N 4 (2)6 ②平面三角形
试题分析:(1)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HF分子之间的氢键;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水分子的H 原子与HF分子的F原子之间的氢键和HF分子的H原子与水分子的O原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因此共有4种氢键;分子(CN)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其结构式为N≡C—C≡N,三键含有2个键,因此1个分子中含有4个键;(2)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因此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均为6。
①CH2=CH2中
碳原子是sp2杂化;②HC≡CH是sp杂化;③中是碳原子是sp2杂化;④HCHO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其中碳原子没有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②,HCH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