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滑稽侯列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滑稽侯列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
,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
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旘,楩、枫、豫章为题凑..
,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韂其后,庙食太牢..
,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
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B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C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
/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D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最初的尺指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原文中的含义与之相同。

B .题凑:古代天子的椁制,也赐用于大臣,椁室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称题凑。

C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中国祭祀等级中,诸侯用少牢,上大夫用特牲,下大夫、士用特豚,皆有脯醢醴酒。

D .封,本义是种树,古代诸侯受命建国后,即在所封疆土的边界上培土种树,文中是指楚庄王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赐给孙叔敖的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孟,是楚国的乐工。

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用委婉幽默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讽谏效果颇佳。

B .优孟用“欲擒故纵”的方式,顺着楚王的意思,要求厚葬死马,接着顺势推出荒诞结果,使楚王恍然醒悟。

C .楚庄王认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让他做楚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天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对自己的后代不闻不问。

D .优孟由孙叔敖一事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
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
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
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
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教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二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是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教,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滑稽侯列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B.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C.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D.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露床,不设蚊帐的床。

这里突出了马获得了人的待遇。

B.棺椁,古代椁是指装殓尸体的器具,棺指套在椁外的外棺。

C.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是最高的礼仪。

D.太官,这里是指掌管君王膳食的官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用成语“衣冠优孟”是指假扮古人、模仿他人,或登场演戏;也比喻某人虽衣冠楚楚,气派十足,其实只是装模作样而已,带有贬义。

文中的优孟并非后者。

B.本文只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谏阻楚庄王不要“贱人贵马”,第二件事是为楚庄王的故相孙叔敖之子请封地。

优孟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庄王。

C.司马迁的《史记》不仅记帝王将相的历史,也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小人物,如本文中的优孟,他们心灵美好而且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

这自有史家的深意。

D .本文极富喜剧情调。

作者通过对优孟讽谏的记述和细节描写,把楚庄王丑陋的面放大给人看,不做正面的批判,而出以诙谐幽默,把真理寄寓在笑闹之中。

8.把文中画横线的有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

(2)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更安可为也!
9.古代臣子对君王的不当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方法主要是“讽谏”,即用委婉的语言劝说,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采用了类比说理的艺术。

本文的两件事中,优孟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说话技巧来规劝楚庄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
,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

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
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王八年....
,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注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
在也。

太史公...
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

岂不亦伟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侯列传》,有删改)
注:禳田:耕种时设祭,祈求丰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B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C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D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
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即对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国国君的统称,后多用来比喻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地方官。

B.威王八年,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驷,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四匹马拉的车,在古代也叫做“乘”。

D.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史官官职名称,也是在《史记》中对司马迁的敬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于髡出身低下,但能力不凡。

他是入赘齐国的女婿,但却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

B.淳于髡有勇有谋,敢于进谏。

齐威王不理国政,国家内忧外患却无人敢进言劝谏。

淳于髡挺身而出,进谏威王,成功劝说齐威王,一鸣惊人。

C.淳于髡风趣幽默,善用隐语。

楚国加兵于齐,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求救。

淳于髡通过故事,让齐威王增加了礼物,成功借兵,打败楚国。

D.淳于髡机敏善辩,不辱使命。

他曾奉命向楚国献鹄,途中鸿鹄飞走,淳于髡编造一套说辞,楚王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给了他更多的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

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左右莫敢谏。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1、A 句意:于是他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孙叔敖的行止举动、音容笑貌。

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

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按照上下文意思推导,“衣冠”为名词,指衣服帽子,作为“为”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D。

“岁余”是强调模仿言行的时间,是时间状语,独立成句,排除B。

是优孟为楚庄王敬酒,不是楚庄王给优孟敬酒,所以“前为寿”的主语是“优孟”,排除C。

2.A “最初的尺指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原文中的含义与之相同”错误。

“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咫稍短于尺。

原文中是长度单位。

3.C “楚庄王庄王认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又责怪庄王对自己的后代不闻不问”错误。

结合“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分析,“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干,楚国的相国不值得做。

像孙叔敖那样做楚国的相国,忠正廉洁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

如今死了,他的儿子连插下锥子的土地也没有,穷困到靠背柴出卖来维持生活。

一定要像孙叔敖那样,倒不如自杀”,优孟借妻子之口责怪庄王对孙叔敖的后代不闻不问。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庄王误认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

4.(1)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

(2)楚国相国孙叔敖坚持廉洁的操守到死,现在妻子儿子穷困到靠背柴卖糊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
参考译文:
优孟原先是楚国的歌舞艺人。

身高八尺,富有辩才,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进行规劝。

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被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

马因得了肥胖病死
了,要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

周围近臣劝止他,以为不能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


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

仰天放声大哭。

庄王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

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

”庄王说:“为什么?”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

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

”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

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

”当时庄王就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别让天下人长久传布这件事。

楚国相国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人,待他很好。

孙叔敖病危将死,嘱咐他的儿子道:“我死后,你一定会穷困。

到那时,你去拜见优孟,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

”过了几年,他的儿子穷困到背柴出卖,路上遇到优孟,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弥留之际,嘱咐我贫困了就去找优孟。

”优孟说;“你不要远往他处。


优孟把孙叔敖的衣服和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行止举动、音容笑貌。

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和亲近大臣都分别不出来。

楚庄王举行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楚庄王大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想请他做相国。

优孟说:“请让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天以后再来就任相国。

”楚庄王允许了。

三天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说:“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干,楚国的相国不值得做。

像孙叔敖那样做楚国的相国,忠正廉洁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

如今死了,他的儿子连插下锥子的土地也没有,穷困到靠背柴出卖来维持生活。

一定要像孙叔敖那样,倒不如自杀。

”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受苦,难以得到温饱。

出外做官,本身贪赃卑鄙的,不顾耻辱,积了钱财。

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怕受贿枉法,为非作歹,犯下大罪,自己被处死,家室也遭诛灭。

贪官哪能做呢!想做个清官,奉公守法,尽忠职守,到死不敢做坏事。

清官又哪能做呢!楚国相国孙叔敖坚持廉洁的操守到死,现在妻子儿子穷困到靠背柴卖糊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于是庄王在优孟面前表示了歉意,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

后来传到十代没有断绝。

优孟的这种智慧,可以说是能够抓住时机了。

5、D 句意: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

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

贪官哪能做
呢?
前句说的是“山居”者的情况,从本句起是说“起而为吏”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本句讲的是第一种情形,其结论是“贪吏安可为也”,由此可知本句的陈述对象是“身贪鄙者”,故“身贪鄙者”是主语,其行径和结局是“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余财”“不顾耻辱”都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排除ABC;
6.B “古代椁是指装殓尸体的器具,棺指套在椁外的外棺”错误,这里把棺、椁的意思理解反了,应是“古代棺是指装殓尸体的器具,椁指套在椁外的外棺”。

7.B “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错。

应该是讽谏的方法。

8.(1)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如羽翼般护卫。

(2)想要做清官,敬奉法令,恪尽职守,到死也不敢做坏事。

清官又怎么能做呢?9.第一件事采用正话反说(或欲擒故纵)的方法。

第二件事采用了假扮前人(或托他人之言、托妻子之言)和前后对比的方法。

参考译文: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

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拿华美的绣花衣服给它穿,把它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拿没有帐幔的床给它睡,用枣干做成的蜜饯来喂它。

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想要依照安葬大夫那样的礼仪来埋葬死马。

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敢拿葬马的事来进谏的,就判他死罪。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大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庄王问:“那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棺材,用细致的梓木做套材,用楩、枫、豫樟等名贵木材做护棺的木块,派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老人儿童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臣在后面护卫,建立祠庙,用牛羊猪祭祀,封给万户大邑来供奉。

诸侯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了。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请大王准许按埋葬畜牲的办法来葬埋它:在地上堆个土灶当做套材,用大铜锅当做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香料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作衣服,把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中。

”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

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

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

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

”优孟说:“你不要到
远处去。

”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

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

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

”庄王答应了他。

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

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

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靠打柴谋生。

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

”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

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

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

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

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

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

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优孟的这种聪明才智,可以说是正得其宜,抓住了发挥的时机。

10、C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于是齐威王就把礼品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双,驷马车百辆。

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

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而去”。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益赍”是增加资用,之间不断开,排除AB;
“髡辞而行”,“而”不做句首词语,在句子中顺承关系连词,之间不断开,排除D。

11.D “太史公……也是在《史记》中对司马迁的敬称”错误,“太史公”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自称。

12.C “淳于髡通过故事,让齐威王增加了礼物,成功借兵,打败楚国”错误,没有打败
楚国,是楚国自己退兵。

13.(1)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将要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

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参考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招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

”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