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与康复个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与康复个案》
一、疾病概述
烧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或放射线等引起的组织损伤。

重度烧伤通常是指烧伤总面积在 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11%~20%,或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伴有休克、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等情况。

烧伤不仅会对皮肤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热液烫伤:如沸水、热油等。

2. 火焰烧伤:由明火引起。

3. 电烧伤:包括高压电和低压电烧伤。

4. 化学烧伤: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接触皮肤。

(二)发病机制
当热力、化学物质等作用于皮肤时,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组织细胞受损。

烧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等。

严重烧伤还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 疼痛:烧伤后局部疼痛明显,尤其是浅度烧伤。

2. 水疱:浅Ⅱ度烧伤时,局部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较
薄,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

3. 创面:根据烧伤深度不同,创面表现各异。

Ⅰ度烧伤创面红润、干燥,无水疱;浅Ⅱ度烧伤创面潮红、潮湿,疼痛剧烈;深Ⅱ度烧伤创面红白相间,痛觉迟钝;Ⅲ度烧伤创面苍白或焦痂样,痛觉消失。

(二)全身表现
1. 休克: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体液大量渗出,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 感染:烧伤创面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发生感染。

患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创面脓性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3. 吸入性损伤:火焰烧伤时,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吸入性损伤,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四、治疗要点
(一)早期处理
1. 迅速脱离致伤源,如脱去燃烧的衣物、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等。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

3.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二)创面处理
1. 清创:清除创面的异物和坏死组织。

2. 包扎或暴露疗法: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浅度烧伤可采用包扎疗法,深度烧伤多采用暴露疗法。

3. 手术治疗:对于深度烧伤创面,可行切痂、植皮等手术。

(三)抗感染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四)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
(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感染。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因休克而降低。

(二)血生化: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等。

肝肾功能指标可能异常,反映烧伤对肝脏和肾脏的损害。

(三)创面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六、护理诊断
(一)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导致皮肤组织破坏有关。

(二)疼痛:与烧伤创面及神经末梢受损有关。

(三)体液不足:与烧伤后大量体液渗出有关。

(四)有感染的危险:与烧伤创面暴露、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烧伤后高代谢状态、摄入不足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创面护理
1. 观察创面:密切观察创面的颜色、温度、渗出情况等,如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保持创面清洁:采用合适的方法清洁创面,如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等。

3. 包扎或暴露创面: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包扎或暴露疗法,包扎时要注意敷料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暴露创面时要保持创面干燥,避免受压。

4. 促进创面愈合:可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等。

(二)疼痛护理
1. 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 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同时,可采用心理护理、放松疗法等非药物止痛方法。

(三)体液管理
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确保输液通畅。

2. 准确记录出入量:包括尿量、呕吐物量、创面渗液量等,为补液提供依据。

3. 合理补液:根据患者的烧伤面积、体重、尿量等指标,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四)感染预防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创面护理、换药、静脉穿刺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 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3. 监测感染指标: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创面分泌物培养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五)营养支持
1. 评估营养状况:采用营养评估工具,如体重指数、血清蛋白水平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八、案例分析
现病史:患者,男性,45 岁,因工厂火灾被烧伤,烧伤面积约 4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约 20%,伴有吸入性损伤。

患者被救出后立即送往我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表情痛苦,全身多处烧伤创面,部分创面可见水疱,创面基底苍白或焦痂样,痛觉消失。

患者自述口渴、心慌,四肢湿冷。

诊断:重度烧伤(火焰烧伤,45%TBSA,Ⅲ度 20%),吸入性损伤。

治疗及护理:
治疗方面,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抗休克。

同时进行创面清创,采用暴露疗法,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切痂、植皮手术。

护理方面,首先进行创面护理,密切观察创面情况,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和心理护理缓解疼痛。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预防感染。

准确记录出入量,合理补液。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饮食计划,给予营养支持。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创面愈合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