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优化案例:SSB1+X立体覆盖,构建5G极简覆盖新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B 1+X 立体覆盖,构建 5G 极简覆盖新范式
XX
目录
一、问题描述 (3)
二、分析过程 (3)
2.1天线与波束演进 (3)
2.2NR 波束管理 (4)
2.3覆盖难点思考 (6)
2.4SSB 1+X 极简覆盖新范式 (7)
2.5SSB 1+X 最佳波束组网VS 水平7 波束 (9)
三、解决措施 (9)
3.1XX 1+X 应用场景 (9)
3.2XX 1+X 应用方案 (10)
3.3单小区1+X 覆盖不同波束方案对比 (15)
3.4双小区1+X 环绕覆盖不同波束方案对比 (24)
3.51+X 小规模组网不同波束方案对比分析 (33)
3.61+X 方案实施总结 (35)
四、经验总结 (39)
SSB 1+X 立体覆盖,构建 5G 极简覆盖新范式
XX
【摘要】从4G LTE 到5G NR,传统的单个广播宽波束,也逐步演进到5G NR 的多个可灵活定
义宽窄的广播波束。
电联使用2.5ms 双周期,最多有7 个SSB 波束。
目前现网使用水平7 波
束进行覆盖。
在7 波束比宽波束带来增益的同时,应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同样存在水平- 垂
直联动复杂度高,资源开销大,精细优化难度大等问题存在我们思考。
SSB 1+X 组网解决方案,有效简化波束结构,水平与垂直设计解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最佳统一。
SSB 1+X 中的“1”
波束提供优质水平覆盖的基础上,“X”波束将垂直覆盖率提升30%+。
与7 波束相比,SSB
1+X 更少的时隙资源占用,低负载下设备功耗降低5~10%,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字】SSB 1+X Massive MIMO 5G 节能
【业务类别】优化方法
一、问题描述
从4G LTE 到5G NR,传统的单个广播宽波束,也逐步演进到5G NR 的多个可灵活定义
宽窄的广播波束。
电联使用2.5ms 双周期,最多有7 个SSB 波束。
目前现网使用水平7 波束
进行覆盖。
在7 波束比宽波束带来增益的同时,应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同样存在水平-垂直
联动复杂度高,资源开销大,精细优化难度大等问题存在我们思考。
中兴通讯创新提出SSB 1+X 组网解决方案,并在XX华邑酒店落地研究,通过不同多波
束方案的对比分析,以总结相关经验,对5G 网络的规划、优化工作有指导借鉴意义。
二、分析过程
2.1天线与波束演进
传统LTE 采用双极化天线,由极化彼此正交的两根天线封装在同一天线罩中组成。
随
着天线技术的发展,5G NR 理论上最多用使用256 根天线,通过天线阵子的二维排布,可
以实现3D 波束成型,从而提高信道容量和覆盖。
图(1)4/5G 天线演进
传统LTE 使用单个广播宽波束,而5G NR 则使用多个可灵活定义宽窄的广播波束,电联使用2.5ms 双周期,最多有7 个SSB 波束:
图(2)4/5G 波束演进
4/5G 波束对比:
❖从单播束到多波束:窄波束赋形,能量聚焦,覆盖效果更优
❖从平面到立体:多个波束可在水平、垂直维度灵活组合,满足不同场景的覆盖需求
2.2NR 波束管理
波束扫描波束管理是一种基于天线权值的技术,通过调整天线权值可以控制波束的宽度、方位角、倾角。
基站采取SSB 或者CSI-RS 多波束扫描,可以实现不同场景的覆盖,解决了不同场景下小区覆盖受限以及邻区干扰问题。
天线权值的改变会影响波束的方位角、倾角,从而改变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形状。
从水平覆盖角度体现固定波束扫描与普通宽波束覆盖差异,因为波束窄,能量相对集中,能够提高小区整体覆盖。
图(3)波束示意图
在多天线技术中,天线信号合并的过程中,可以给不同的天线赋予不同的权值,就可以合并出不同的波束,这个权值就是天线权值。
波束管理包括两个过程:波束扫描、波束选择。
波束扫描是指基站同时发送多个SSB 或CSI-RS 波束,由UE 来测量哪个波束信号最强。
波束选择是指UE 把测量的最强波束通知基站,基站在发送UE 数据时,就使用该最强波束的天线权值,从而提高信号的强度。
当终端在两个相邻基站进行切换时,终端测量目的基站哪个波束的信号最强,并把波束的信息上报给源基站,源基站通知目的基站,在目的基站使用源站通知的波束来发送切换终端的数据,从而使终端切换到目的基站后能接收最好的信号。
这个过程就是波束协调。
基站通过波束管理,针对终端的不同位置,从不同方位倾角的多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发射,来达到增强下行覆盖,减少干扰的效果。
基站同时进行SSB 和CSI-RS 的发送,在UE 接入过程中基站采用SSB 波束轮发方式探测UE 的最优波束;在UE 接入小区,获取CSI- RS 的配置信息后,如果能够进行CSI 的正常反馈,基站采用CSI-RS 反馈的最优波束向UE 发送数据。
基站在每个SSB 周期的第一个2ms 完成SSB 的波束轮发,SSB 的波束轮发周期默认为20ms,可配。
图(4)SSB 轮发资源配置
电信2.5ms 双周期帧结构下,根据协议规定在2ms 内发送完广播波束,即最多可有7
个SSB 发送位置组合扫描目标空间,按照时分水平、垂直或立体组网结构进行扫描。
多波
束较普通宽波束,波束能量更聚焦,有益于提升UE 覆盖强度与质量,例如水平7 波束较普通宽波束RSRP 约有5~7dB 增益。
图(5)电联 2.5ms 双周期7 波束扫描
2.3覆盖难点思考
2.3.15G 室内覆盖
5G 建网初期,室内分布主要集中在交通枢纽、商圈热点、部分政企行业等高流量区域,大部分室内场景还要靠室外穿透辐射完成室内覆盖。
❖高楼场景室分覆盖价格昂贵、物业进驻困难,尤其针对高端居民住宅高楼,缺少有效解决手段
❖据Small cell forum 预测,2020~2021,5G 微站占所有微站的比例不到25%,微站的发展难以满足室内(尤其是中高层楼宇)的覆盖要求
2.3.2水平多波束垂直覆盖能力
5G SSB 从单波束走向多波束,水平覆盖优先得到提升,垂直覆盖极度不足:
❖网络规模建设期一般采用水平7 波束快速实现良好的室外路面覆盖
❖外场实测数据表明,水平多波束相对单波束平均路测RSRP 提升5-6dB ;但水平多波束垂直覆盖能力有限,难以兼顾中高层楼宇覆盖
2.3.3垂直多波束优化复杂度
由于水平多波束配置优先保障了水平面的覆盖,难以兼顾垂直方向上的高楼覆盖,因此水平多波束可以通过波束配置形成M+N 的多波束覆盖:
图(6)水平多波束与M+N 多波束
M+N 多波束配置拓展了高楼垂直覆盖,但水平基础覆盖缩水,网络复杂度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需重新联合设计和优化水平及垂直覆盖,根据不同的场景制定不同的M+N 方案(如6+1,4+3,2+2+2+1 等)
❖由水平多波束到M+N 多波束,水平波束个数减少,覆盖能力收缩
❖随着网络的建设,优化过程中,当M+N 方案发生变化时,水平方向上的波束基本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基础覆盖需重新优化
❖网络整体覆盖结构复杂,可控性低,优化难度大
2.4SSB 1+X 极简覆盖新范式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中兴通讯提出SSB 1+X 极简波束设计,水平覆盖稳定性与垂直覆盖灵活性的最佳统一。
图(7)SSB 1+X 波束示意图
2.3.1“1”:1 个水平增强宽波束
覆盖增强:水平方向通过1 个宽波束覆盖,同时借用<0.5%的业务功率实现SSB 的6dB 功率增强(powerboosting),达到与水平多波束基本相当的覆盖;
图(8)1+X 与水平多波束,水平覆盖相当
干扰协同-1:相邻小区间的“1”波束通过SSB 时域错开发送,降低邻区间SSB 的相互干扰;依托智能网规工具自动实现不同小区“1”的发送时刻规划与配置。
图(9)“1”波束与“X”波束发送时域
干扰协同-2:通过业务信道自动打孔,降低相邻小区SSB 与业务信道之间的干扰。
2.3.2“X”:X 个垂直可变波束
依托智能网规工具及高精电子地图按场景/楼宇特征自动规划配置X 波束的个数、宽度、倾角、方向角等参数。
建筑物楼层<8 F 8-16F 16-24F 24-32F,>32F
垂直波束个数X=0 X=1 X=2 X=3
表(1)X 波束个数与楼层数对应参考表
我们可根据场景需求,灵活添加“X”波束,X={0,1,2,3}。
图(10)不同X 波束个数配置下垂直方向覆盖对比
2.5SSB 1+X 最佳波束组网VS 水平7 波束
➢波束结构
水平7 波束:无预留波束,空间可拓展性差;垂直覆盖拓展需要缩减水平波束个数,
并且需要水平-垂直联动的重新设计和优化。
1+X 波束:水平波束“1”保障基础覆盖,延续网络优化成果,垂直波束“X”按需配置。
➢覆盖与性能
水平7 波束:7 波束切换决策需要权衡多个波束的测量结果,精细化优化难度大。
1+X 波束:极简波束结构,水平与垂直设计解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最佳统一。
➢资源与节能
水平7 波束:7 波束及配套的SIB/Paging 消息带来较大的时隙占空比与资源开销,影响低负载条件下的时隙关断和节能,以及极限体验和网络容量。
1+X 波束:与多波束相比,单播束配置下发送更少的SSB/SIB1/Paging,占用更少的时隙/符号,在低负载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多的亚帧关断。
三、解决措施
3.1XX 1+X 应用场景
XX华邑酒店是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全球首个为华人宾客打造的国际豪华酒店。
酒店总建筑面积86750 平方米,拥有247 间豪华客房及套房,地下1 层,地上37 层,裙楼7 层,
主体高度168.5 米。
位于XX市滨江大道,临江而建,紧邻XX市核心商业圈,距中ft路步行
街约一桥之隔。
【站点1】国贸天琴湾,单管塔,高24 米,距离酒店100 米。
【站点2】中ft南路与利民路,单管塔,高27 米,距离酒店230 米
【设备】宏站9631A
图(11)XX SSB 1+X 应用场景
3.2XX 1+X 应用方案
3.2.1天线权值配置方案
◈水平7 波束方案
SSB 波束权值配置:
表(2)水平7 波束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
CSI 波束权值配置:
表(3)水平7 波束方案CSI 波束权值配置
水平7 波束方案权值配置说明:
❖SSB 水平7 波束权值配置:电下倾9,机械下倾0,对比基准;
❖CSI 波束权值采用版本默认配置,垂直4 波束,电下倾0/5/10/15。
◈单/双站1+X 方案
SSB 波束权值配置:
国贸天琴湾:
表(4)1+X 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1
中ft南路与利民路:
表(5)1+X 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2
CSI 波束权值配置:
表(6)1+X 方案CSI 波束权值配置
1+X 方案权值配置说明:
❖SSB 1+X 方案权值配置:1“宽”+3“窄”,且电下倾9/3/-3/-9,机械下倾0,Power boosting 6dB;
❖开通双小区(国贸天琴湾二小区,中ft南路与利民路三小区)部署1+X 方案时,两个小区1+X 方案中的SSB 水平波束“1”通过0/1 时域错开避免干扰;
❖CSI 波束权值配置:垂直4 波束,电下倾与SSB 波束保持一致9/3/-3/-9。
◈1+X 小规模组网方案
SSB 波束权值配置:
PCI mod3=0:
表(7)1+X 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1 PCI mod3=1:
表(8)1+X 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2 PCI mod3=2:
表(9)1+X 方案SSB 波束权值配置3 CSI 波束权值配置:
表(10)1+X 方案CSI 波束权值配置
1+X 方案权值配置说明:
❖SSB 1+X 方案权值配置:1“宽”+0“窄”,且电下倾9/3/-3/-9,机械下倾0,Power boosting 6dB;
❖ 4 个站点12 个小区的1+X 方案中,水平波束“1”的SSB 时域位置通过模3 错开减少邻区间的干扰;
❖CSI 波束权值配置:垂直4 波束,电下倾与SSB 波束保持一致9/3/-3/-9。
3.2.21+X 实施方案
➢整体实施方案:
XX 1+X 试点整体分三阶段实施:
一阶段:仅开通国贸天琴湾一个站点覆盖华邑酒店,测试内容包括酒店室内定点CQT 测试、走廊步测、酒店周边一圈室外步测;
二阶段:同时开通国贸天琴湾、中ft南路与利民路两个站点,对华邑酒店形成双站立体环绕覆盖,测试内容包括酒店室内定点CQT 测试、走廊步测、酒店周边一圈室外步测;
三阶段:同时开通国贸天琴湾、中ft南路与利民路、利民小学西南角、马仁ft西路与长江南路交口四个站点,进行1+X 小规模组网路测,测试内容包括道路DT。
表(11)不同实施阶段方案
➢室内测试要求:
测试楼层重点选择:1 楼大堂,2 楼餐厅,7 楼会议室,12 楼办公区,17 楼办公区,22 楼办公区,27 楼酒店,32 楼酒店,37 楼酒店。
测试方式:定点CQT 测试+走廊步测。
CQT:选择基站覆盖方向房间靠窗侧、房间中间
与门口三个点。
走廊步测:沿V 形走廊步测一遍,步测注意控制速度。
测试条目:FTP 上传下载同传。
➢室外测试要求:
测试路线:沿长江南路、利民路、中ft南路、马仁ft西路进行DT
测试条目:FTP 上传下载同传。
3.3单小区1+X 覆盖不同波束方案对比
3.3.1分楼层定点分析
✓ 1 楼酒店大堂: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 2 楼餐厅:
包厢和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7 楼会议室:
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2 楼商务办公区:
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7 楼商务办公区:
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2 楼商务办公区:
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5 楼商务办公区:
走廊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7 楼酒店房间: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2 楼酒店房间: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5 楼酒店房间: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7 楼酒店行政套房: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3.2分楼层步测分析
✓ 1 楼酒店大堂: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 2 楼餐厅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7 楼会议室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方案基本能够覆盖7 楼全部走廊,但水平7 波束只能覆盖大概一半的走廊。
1+X 的5G 驻留比为100%,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68%。
✓12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的5G 驻留比为100%,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86%。
✓17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的5G 驻留比为77%,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66%。
✓22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的5G 驻留比为75%,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66%。
✓25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的5G 驻留比为76%,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64%。
由于楼层较高,且穿损太大,25 楼以上酒店楼层走廊覆盖差,无法进行步测。
✓各楼层步测指标汇总分析:
❖在道路和低楼层,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持平。
❖在中高楼层,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3.3酒店室外步测分析
酒店周围道路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3.4双小区1+X 环绕覆盖不同波束方案对比
3.4.1分楼层定点分析
✓ 1 楼酒店大堂: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 2 楼餐厅包厢和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7 楼会议室的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2 楼商务办公区的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7 楼商务办公区的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2 楼商务办公区的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5 楼商务办公区的走廊:
定点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27 楼酒店房间里的定点:
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2 楼酒店房间里的定点:
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5 楼酒店房间里的定点:
测试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4.2分楼层步测分析
✓ 1 楼酒店大堂: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 2 楼餐厅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7 楼会议室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方案基本能够覆盖7 楼全部走廊,但水平7 波束有少部分走廊覆盖不到。
1+X 的5G 驻留比为100%,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97%。
✓12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与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均为100%。
✓17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与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均为100%。
✓22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与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均为100%。
✓25 楼商务办公区走廊:
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1+X 的5G 驻留比为100%,水平7 波束的5G 驻留比为70%。
由于楼层较高,且穿损太大,25 楼以上酒店楼层走廊覆盖差,无法进行步测。
✓各楼层步测指标汇总分析:
❖在道路和低楼层,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持平。
❖在中高楼层,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4.3酒店室外步测分析
酒店周围道路步测结果分析,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RSRP、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保持一致。
1+X 与水平7 波束5G 驻留比均为100%。
3.51+X 小规模组网不同波束方案对比分析
❖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SS-RSRP 基本持平,水平7 波束略好3dB(+4%)。
❖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SS-SINR 有明显提升,大约提升了12dB(+75%),主要原因是1+X 方案的水平波束“1”SSB 时域位置采用模3 错开减少小区间干扰。
❖1+X 方案较水平7 波速的下行速率有一定提升,大约提升了25Mbps(+3.6%),主要原因是1+X 方案下行业务信道可用RB 数更多。
图(12)RSRP 对比PDF/CDF 图图(13)SINR 对比PDF/CDF 图
图(14)下行速率(Mbps)对比PDF/CDF 图
3.61+X 方案实施总结
3.6.1单小区1+X 部署方案总结
底层覆盖与七波束持平,建筑覆盖穿透增强明显,且实现垂直覆盖增强,并在低负荷时段可节能5%~10%。
从下面围绕酒店的室外道路、1 楼大堂和2 楼走廊的走测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道路和低楼层,1+X 方案与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基本持平。
步测区域方案NR SS RSRP[dBm]NR SS SINR[dB]FTP Thp. DL [Mbps]
围绕酒店道路水平 7 波束-69.87 36.6 833.84 围绕酒店道路1+X 方案-68.3 36.57 875.62 1F 酒店大堂水平 7 波束-74.87 36.41 763.01 1F 酒店大堂1+X 方案-74.42 36.14 804.83 2F 走廊水平 7 波束-101.83 18 329.59 2F 走廊1+X 方案-102.67 18.37 322.61
表(12)低层不同波束方案性能对比
分析7 楼、12 楼、17 楼、22 楼和25 楼走廊的走测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中高楼层,1+X 方案较水平7 波束的SS-RSRP、SS-SINR 和下行速率有提升。
3.6.2双小区1+X 立体环绕覆盖方案总结
从定点测试和步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双小区1+X 立体环绕覆盖方案,可以给酒店双面房间提供室内浅层覆盖。
定点测试中,单小区覆盖情况下,4/5/6 号点位终端无法正常接入5G 网络。
3.6.31+X 小规模组网方案总结
在4 个站点12 个小区部署1+X 方案进行小规模组网验证,从路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X 组网相比水平7 波束组网,SS-SINR 与下行速率有明显提升,SS-RSRP 基本持平。
SINR 的提升主要受益于SSB 时域模3 错开;下行速率的提升主要受益于下行业务信道可用RB 增加。
3.6.41+X 方案节能效果总结
时隙关断节能为系统提供了一种动态、实时的节能解决方案。
系统根据实时的业务情况,在无功率的时隙周期时刻关闭PA 电源,从而降低系统能耗,在有功率的时隙周期时刻打开PA 电源,保证正常业务不受影响。
时隙关断节能是一种自适应的节能方式,低话务时段节能效果更好。
在覆盖XX华邑酒店的小区(国贸天琴湾2 小区)开启时隙关断功能,分别在三天同一时间段(00:00~06:00)后台网管统计以下三种方案的AAU 功耗增益:
方案增益
水平7 波束基准
1+3 方案(Boosting 6dB) ↓ 5%
1+0 方案(Boosting 6dB) ↓ 13%
表(13)不同波束方案AAU 功耗增益
根据XX站点分布场景规划1+X 方案,结合不同1+X 方案相比水平7 波束实际节能效果,
开启时隙关断节能后,全市5G 宏基站全年可节约电量68 万度,以安徽工商业用电0.8 元
一度来计算,全年电费可节省54 万元。
方案适用场景当前 5G 宏站数单站每天节约电量全年节电1+0 工业园区,多层建筑等325 3.6 度43 万度1+1 小高层建筑等161 2.8 度16.5 万度1+2 写字楼,高层建筑等81 2.2 度 6.5 万度1+3 高层建筑等30 1.5 度 1.6 万度
汇总68 万度
表(14)XX 1+X 方案节能评估
四、经验总结
1、极简SSB 1+X 方案,凸显四大价值优势
2、SSB 1+X 部署建议
由点到面:场景-> 区域/城市,稳步拓展
由平面到立体:“1”->“1+X”,平滑演进
由开环到闭环:智能规划配置->智能优化闭环,持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