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单元25生物的启示名师教案8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单元25生物的启示名师教案8青岛
版
《生物的启示》
教学目标:
1、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2、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互相合作的科学态度;通过对仿生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实验准备:葱叶、木板、钩码、剪刀、胶水、塑料吸管、葱叶图片、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实验,揭示课题
1、同学们,惊奇是科学的种子,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很奇妙。
请看大屏幕:出示小鱼与潜水艇视频资料。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对,人们根据鱼的特点研制出了潜水艇。
哦,你知道,船也是在鱼的启示下发明的。
大家的想法真不少,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是怎样发明创造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2、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蔬菜,你了解葱叶结构的性能吗?
课前我们已经准备了葱叶、剪刀、钩码和木板,现在利用这些材料,剪一剪、搭一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好,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哦,你发现,葱叶是中空的,里面有汁液。
观察的很仔细。
来,你用剪刀把葱叶剪成了条形。
是啊,剪一剪能改变葱叶的形状。
哦,你还有发现,这个想法特别,来,演示一下,
用葱叶在木板上搭个小桥,钩码放在葱叶上,葱叶不变形,把葱叶剪开后再放钩码,葱叶压弯了,钩码也掉下来了。
大家看清楚了吗?
同学们,想一想这一现象可能与什么有关?哦,你猜可能与葱叶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筒形的葱叶比条形的葱叶承受能力强一些。
二、做模型,建立概念
1、设计实验方案
那,其他物体是不是也具有这种特性呢?你准备怎样进行研究?对,做实验。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葱叶模型,研究一下。
你打算用桌上的哪些材料做葱叶模型呢?
说,你想用胶水把纸卷起来做成葱叶模型。
诶,是个好办法。
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对,筒形的。
来,你想在白纸上直接放钩码,然后把它卷起来挂上钩码,这样做两次形成对比实验。
说得非常好,这样就可以对比出纸筒和纸片哪个承受能力强了。
这位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你太有想法了,用塑料吸管做葱叶模型,先用吸管挂住钩码,然后剪开吸管试一试,看看有什么不同。
2、动手实践,检验真理
好,现在大家就可以在小组内制作葱叶模型了,边做边思考:你做的模型是否具有葱叶的特性。
老师看到大家合作这么默契,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
来,你们是用纸和钩码做的实验。
把纸平放在木板上,上面放一个钩码,这时纸片被压弯了;而把纸卷成筒形,把钩码挂上去,这时纸筒安然无恙。
这说明——纸筒比纸片承受能力强。
你们小组还想说,哦,你们是用塑料吸管和钩码做的实验,第一次用塑料吸管挂起钩码,吸管稍微弯曲,用剪刀剪开后再挂钩码,发现吸管严重变形,钩码也掉下来了。
这说明筒形的吸管比较坚固。
同学们的实验非常成功,验证了筒形结构承受能力强的特点。
(画图)这种筒形结构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你说,水管。
还有,电线杆。
再来,看来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老师这儿有一些筒形结构的实例,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大屏幕:这是水管,排气筒,钢笔、圆珠笔,精美的茶壶,针管,这是砂轮和砂套。
3、像这样,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板书:仿生)刚才大家进行的探究活动,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出示大屏幕):发现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
三、联系生活,体会仿生学的科学价值
1、同学们,其实在生物的启示下人们已经完成了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你都知道哪些呢?
来,人们根据苍蝇的复眼结构,发明了多镜头照相机。
这样就可以——对,一次拍很多张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课外阅读让你增长了不少知识。
你知道鲁班根据草叶有齿的特点发明了铁锯。
你还知道人们根据鸟会飞的特点发明了飞机。
鸟与飞机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形状上相似,都有翅膀。
对,人们仿照鸟的外形结构造出了飞机,还有滑翔机。
你知道人们根据鱼鳔的特点发明了潜水艇,根据鱼鳍的特点发明了船桨,游泳运动员穿的鲨鱼装是根据鲨鱼皮的特点制造出来的。
哎呀,你知道的这么多,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百科全书,你说,你来说。
2、大家说得这么多,老师也搜集到一些仿生科技产品,想看吗?(出示图片)猜猜看,它们是在哪种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
你说,雷达是在蝙蝠的启示下发明的,给飞机装上雷达在夜间就能安全飞行。
对,雷达还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事和天气预报等方面。
来,接着说,你太聪明了,机器人就是在人的启示下发明的。
具体说说哪些启示呢?对,人的大脑会思考于是就有了智能机器人,人手操作灵活于是就有了机械手。
你看,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从模仿其它生物的构造、功能到模仿人类自己的思维,科技水平真是飞速发展。
来,我们接着看,对,这可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场馆,我们一看
就知道是根据鸟巢的外形结构建造的。
相信,今年的8月8 日“鸟巢”将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是什么建筑呢?世界上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什么呢?对,蛋壳虽然很薄,但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在蛋壳的启示下,人们建造了薄壳建筑。
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发明创造都是根据我们的需要,从生物的特点得到启示,从而创造发明出所需要的东西。
四、奇思妙想,大胆创新
1、那,你想不想也尝试一下仿生设计?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小组内说说它们的特点和性能,大胆设想,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设计更合理?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填写在表格里。
好,开始吧。
看大家讨论这么热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设计?
哦,你想根据变色龙变色的特点,设计一种迷彩服来迷惑敌人。
谁还有别的想法?你想发明变色布,这样买一套衣服就行了,诶,这个设计已经有所突破了,美国默克化学公司发明了一种变色布,已经应用在了军事领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穿上这样的衣服。
哦,你想补充,如果设计一种变色的灯,那么教室里就会随温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的颜色,这个设计太巧妙了。
哦,你想利用含羞草一碰就合拢的特点发明一种防盗装置,小偷一碰就自动报警。
希望你的
设计早日实现。
你还想说,蚊子叮人时往往感觉不到,你想根据这个特点发明一种无痛注射针头,这样,小朋友就不怕打针了。
你想的可真周到。
你说,你也说。
大家想的、说的太好了,说不定未来的大发明家就是你了。
五、总结
不过,科学探索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课后大家可以继续你的研究,不断完善你的仿生产品。
下节课,我们就来一次仿生设计大赛,好,下课。
板书设计:
nbsp; 生物的启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葱叶(图)***nbsp; 仿生***nbsp;***nbsp;***nbsp;***nbsp;筒型(图)
设计反思:
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市教研中心举行的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看到大家的精彩展示,真是受益匪浅。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设计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现将在准备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便于今后查漏补缺有更大的进步。
一、精彩的导入,让课堂生色。
生物有许多本领是令人惊叹的。
备课初期,我采用播放课件(小鱼和潜水艇)的形式导入,目的是让同学领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本领,并比较这两样物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激发他们去探索在生物启示下发明的物体是如何借鉴生物的特点的?让他们领悟生物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并了解那些物体是在那些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然后由玩葱叶游戏引入课题,进行下面的环节。
在模拟试讲中,有老师提出:此环节小鱼的课件与葱叶的联系不够紧密,导入与新课脱节,容易把学生的思维打乱,不明白玩葱叶的具体目标。
建议直接导入,改为:葱叶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蔬菜,你知道葱叶形状有什么秘密吗?
经过两天的试讲,在各位“评委”老师的一致推荐下,建议仍用小鱼视频做导入,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不过要加强动画效果,使小鱼与潜水艇画面达到和谐自然,以准确的过渡语把各环节衔接起来。
在导入的选材上,可为是任者见任,智者见智,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最后我遵从了大家的意见改为用视频导入。
二、师生互动,评价到位。
在联系生活,体会仿生学的科学价值环节,设计之初准备先由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寻找身边仿生实例的热情。
经过各位老师的推敲研究,最后决定先由学生充分交流,说出自己平日里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由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悉尼歌剧院、智能机器人等进行补充、说明,以达到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的目的,也可以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这部分模拟稿中原来设计了很多的“你说、你说、你也说”,让人听了很呆板,没有激情,结果在杨老师的一致要求下就有很多的“你说”被删掉,改为简单的眼神或手势语加一句挑逗性的“来,试试”,听起来更亲切更自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显活力。
在平日里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富有激情的手势语我用的很少,所以在模拟课中运用的有些不太自然,其实恰当的体态语和中肯的点评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还可以让课堂更加轻松更加畅然。
三、奇思妙想,大胆创新
在学生充分了解仿生就是根据生物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新产品的过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奇思妙想,大胆创新”教学环节。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是在设计教学备课中,我只按照固定的思路让设计学生想出根据变色龙的特点发明变色衣、根据含羞草的特点发明报警器、根据爬山虎在墙壁上自由爬行的特点设计登山鞋等。
在教研过程中,各位老师指出:教学过程处理上把握得不好,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教学环节设计有些过细、过死,放手得不够,在“我是小小发明家”环节中学生的创意设计不新颖,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以一个物体想到多种发明方法,如:根据变色龙的特点可以发明变色衣、变色灯、变色布、变色笔等,通过举例进行发散思维,放手让他们尽情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
整节课,我的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观察、实践、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可以说,奇思妙想这一环节是整节课的高潮,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过程,而模拟课本身讲起来就有局限性,不能把学生精彩的设计很好的展现出来,不可不说是个遗憾。
四、个人素质,仍需提高
今后要注意加强自己对敏捷的教学机智的积累,对教学设计到位技巧的积累,对实实在在教学效果的积累,对教书育人、教书育已的积累,多听课,多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内涵,提高自己的教学功底,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科学教师,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自然科学课上都有着较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