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2.下列仪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
A.验钞机B.感应干手机C.日光灯D.医用灭菌灯
3.在对冰水混合物的加热过程中(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4.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
A.9:30 B.2:30 C.6:15 D.12:15
5.李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6.家用冰箱冷冻室内温度通常在0℃以下,冷藏室内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观察家用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汽”
B.冰箱冷冻室内的鱼、肉等变得硬邦邦的
C.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D.冰箱冷藏室里面的蔬菜、水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干瘪掉
7.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减少10°,则( )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着线传播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
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音,响度小的是乐音
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11.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12.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D.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生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____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碳烤幅度,此时音叉发出的声音也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生源振动幅度越大__________越大.实验
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选填“等效法”、“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14.如表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生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_,觉频率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
动物名称发声频率/Hz 听觉频率/Hz
猫760~1500 60~65000
蝙蝠10000~
1000~120000
120000
海豚7000~120000 150~150000
15.如图所示描述得是莹演奏吉他时的情景,她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吉他粗细不同的弦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吉他弦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16.让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射到小白兔身上,观察到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射到小白兔的红眼球上,那么红眼球会呈__________色.
17.我们坐在影响前听音乐,从歌曲的声音就能知道歌手的名字,是因为每个歌星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__________的特点.
18.在今年“十、一”黄金周里,余昭花同学随同父母到外地旅游,在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景点,余昭花游玩得十分开心,突然看到景区一处大峭壁高得惊人,不禁失声大叫一声,经过2s后,她听到了回声.试问,她与大峭壁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9.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0.小华用图中的体温计自测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测得其体温为
__________℃
21.如图,下列给出的二副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答:A__________;B__________.
22.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__________(选填“16℃”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熔点/℃沸点/℃
温度
物质
水银﹣39 357
酒精﹣117 78
水0 100
23.某校“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甲小组:在探究“光的传播”实验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属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型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该实验时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__________,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个图.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1中物体AB所成的像A′B′;
(2)如图2,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你在O点正确的画出平面镜.
25.如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孔的形状□〇△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地面光斑形状小孔距地
10cm时
□□□〇〇
小孔距地
20cm时
〇□□〇〇小孔距地
40cm时
〇□□〇〇
小孔距地
80cm时
〇〇□〇〇小孔距地
120cm时
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
200cm时
〇〇〇〇〇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__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26.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
[提出问题]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咅,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
[实验设计]
(1)如图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__________.
[得出结论]这说明__________.
27.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__________变化.
(2)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 (选填“A”或“B”)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的是小红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__ (选填“C”或“D”)是沸腾时的情况,气泡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选填“空气”、“小水珠”或“水蒸气”).
(4)下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温度/℃9
9
1
9
2
9
3
9
4
9
4
9
6
9
7
9
8
9
8
9
8
9
8
9
8
9
8
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5)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6)同时小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线.实
线表示小红的实验图线,虚线表示小明的实验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
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7)小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温度/℃100 71 55 45 35 28 请在图4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曲线,小明发现:水在冷
却时温度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__;
如果有一天你要急于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④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 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 n.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 (选填“①”或“②”)的冷却效果好.
(8)“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5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_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8.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相间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关系;
(3)选择茶色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
(4)选择薄玻璃板而不选择厚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使成像更清晰”、“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实验偶然性”).
(5)选择了薄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6)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淸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淸晰.
(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罝,该怎么办__________.
(8)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证明平面镜成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9.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李华和王明同学各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白色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__________;
(2)李华按如图l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白色硬纸板因为发生__________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显示出了两条光线,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李华在只做了一次实验,在硬纸板上得到了一条入射光线和一条反射光线,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于是他就断言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他的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__________.
(3)王明同学在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每次都保留光的传播路径,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A.光能否发生反射?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4)王明同学实验结束后在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答:__________;
(5)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6)李华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__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7)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
(8)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________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30.小泉在学习研究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
猜想l:酒精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泉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甲:(2)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__________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乙: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丙.
【分析】
(1)比较__________两支温度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1:
(2)比较__________两支温度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2:
(3)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出现__________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背上滴酒精,感觉凉凉的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而不是酒精的温度较低.
31.我校八年级(2)班的一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钟摆的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记录了如甲表、乙表所示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甲表:
5 10
摆动次数
时间t/s
摆锤种类
木球 6 12
铝球 6 12
乙表:
摆动次数
5 10
时间t/s
摆长l/cm
木球(15cm) 5 10
铝球(60cm)10 20
(1)从甲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锤种类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从乙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气体最慢;
【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故C正确;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产生声音,但是若没有声音的传播介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知道并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下列仪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
A.验钞机B.感应干手机C.日光灯D.医用灭菌灯
【考点】红外线;紫外线.
【专题】应用题.
【分析】在太阳光谱上,红光以外有一种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的主要特性是热效应.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摇控等.
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可以用来验钞、杀菌消毒灯等.【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该选项错误;
B、感应干手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该选项正确;
C、日光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故该选项错误;
D、医用灭菌灯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特点: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
(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
(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
紫外线特点:
(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等.
3.在对冰水混合物的加热过程中(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并且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恰好是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吸热的时候冰会熔化,但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冰水混合物如果放热的话,水会凝固,但是温度仍然保持不变.
故选C.
【点评】注意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会保持不变.
4.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
A.9:30 B.2:30 C.6:15 D.12:15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图析法.
【分析】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
【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2:30,而9:30时的指针指向与其成轴对称.
故选A.
【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利用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也可将纸翻过来看.
5.李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
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注意无论“冷气”和“热气”都是人眼看见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6.家用冰箱冷冻室内温度通常在0℃以下,冷藏室内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观察家用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汽”
B.冰箱冷冻室内的鱼、肉等变得硬邦邦的
C.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D.冰箱冷藏室里面的蔬菜、水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干瘪掉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A、“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冰箱冷冻室内的鱼、肉等变得硬邦邦的是因为,鱼肉中液态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箱冷藏室里面的蔬菜、水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干瘪掉,是蔬菜、水果中的水分变成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属于汽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需要区分并能牢固记忆.
7.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减少10°,则( )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并且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要知道法线与界面垂直.
【解答】解:
根据光反射定律可知: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90°﹣20°=70°;当入射角减少10°,则入射角为70°﹣1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着线传播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漫反射.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属于镜面反射,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漫反射,例如看到书本上的字等等.
③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说当光线照到竖直的竿子上时,就会在它的后面形成一个竿子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潜望镜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B错误;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漫反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光,对于光的传播规律以及产生的现象,一定要了解.
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音,响度小的是乐音
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考点】噪声及来源.
【专题】声现象.
【分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答】解:A、小提琴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就成为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