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4计算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04 计算题
1.(2023上·山东泰安·八年级校考期末)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质量的112
是 1.67×10﹣27kg ,根据要求计算:
(1)若一个钙原子的的质量为 6.64×10﹣26kg ,求钙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2)不同数目的分子的真实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分子数目之比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若一个钙原子的的质量为6.64×1026
kg ,则钙的相对原子质量=-26-276.6410kg 1.6710kg 40.0⨯⨯≈,答: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
(2)相等
【详解】(1)见答案
(2)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
为基准,不同分子的真实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相等,即不同数目的分子的真实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分子数目之比相等。

2.(2023下·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3CaCO )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

(32CaCO CaO+CO ↑高温)。

如果要制取二氧化碳44t ,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
2CaCO CaO +CO 100
4444t x
↑高温
1004444t x = 解得100t x =
答:要制取二氧化碳44t ,需要碳酸钙100t 。

【详解】见答案。

3.(2023下·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取用2.5g 氯酸钾样品与0.5g 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氧气(a
点)后停止加热,做完相关性质实验后,小组同学又将剩余固体加热
至质量不再减少,图像数据如图,请回答:
已知:232MnO 2KClO 2KCl+3O ↑∆
(1)加热至a 点时,此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

(2)若n 曲线代表上述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质,n 曲线可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

A .KCl
B .MnO 2
C .KClO 3
(3)请列式计算2.5g 药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并判断该药品是否纯净。

【答案】(1)KCl 、MnO 2、KClO 3
(2)A
(3)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
设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3
2MnO 2KClO 2KCl+3O Δ245
960.96g x

245960.96g x = x =2.45g
答:2.5g 药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该药品不纯净。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a 点是反应中的某一时刻,氯酸钾未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的含有未反应完的氯酸钾、生成的氯化钾、催化剂二氧化锰;
(2)A 、KCl 是生成物,质量逐渐增加,故A 正确;
B 、MnO 2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 错误;
C 、KClO 3是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少,故C 错误;
故选A ;
(3)过程见答案。

4.(2023下·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为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另取10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1)第3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1
(2)
解: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15g+25g×4209.5g=5.5g 。

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32222H O 10015g 1004483.3%44 5.5g 15g 5.5g
CaCO HCl CaCl CO x x x =+↑⨯=≈⨯++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数据知,第3次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6g+25g184.5g=1.1g 。

(2)见答案。

5.(2023下·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 石灰石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中其它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2.2
(2)解:设 20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2.2g
x +++↑

10044 2.2g
x = 5g x =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g 100%25%20g
=⨯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0g 30g 47.8g 2.2g +-=,故填:2.2;
(2)见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行分解解答即可。

6.(2023下·山东济宁·九年级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校考期末)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取100 g 样品和5 g 二氧化锰混合后盛于试管中加热,在不同时间测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图。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
MnO Δ2KCl +3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

(2)求该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8.4
(2)设该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

2
3
2MnO 2KClO 2KCl +3O Δ245
96g 38.g 1004↑⨯x
245100g x 9638.4g
⨯=
x =98%
答:该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105g66.6g=38.4g 。

(2)见答案。

7.(2023上·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 3,和SiO 2(SiO 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用该牙膏的摩擦剂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假设产生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CO 2的质量为 g 。

(2)求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4.4
(2)【解】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
2222H O 100
444.4g 10044 4.4g
10.0g
10.0g 100%66.7%15g CaCO HCl CaCl CO x
x x +=++↑==⨯≈
答: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66.7%。

【详解】(1)据图可知,生成CO 2的质量=(15g+73g )-83.6g=4.4g 。

(2)详见答案。

8.(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能够治疗热毒袭肺引起的流感等病症,它的主要成分有连翘、金银花、炒苦杏仁、石膏等。

金银花中含有棕榈酸(化学式为16322C H O )等成分。

棕榈酸()16322C H O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醋酸等,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取蜡烛、肥皂、润滑剂等。

(1)棕榈酸()16322C H O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醋酸等,这些属于棕榈酸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之一)。

(2)在棕榈酸()16322C H O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下同),()16322C H O 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25.6g 棕榈酸()16322C H O 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4)多少克棕榈酸()16322C H O 中含12克氢元素?
【答案】(1)物理
(2) 6:1 16:1
(3)碳元素质量为:121625.6g 100%19.2g 1216132162
⨯⨯
⨯=⨯+⨯+⨯
(4)棕榈酸的质量为:13212g 100%96g 1216132162⨯⎛⎫÷⨯= ⎪⨯+⨯+⨯⎝⎭ 【详解】(1)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棕榈酸 (C 16H 32O 2)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2)=6:2;
由化学式可知,棕榈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2=16:1。

(3)见答案。

(4)见答案。

9.(2023下·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研制出可降解的聚乳酸一次性餐具,它是以乳酸(化学式C 3H 6O 3)为主要原料制得的聚酯类聚合物。

计算:
(1)乳酸(C 3H 6O 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乳酸(C 3H 6O 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6:1
(2)40%
【详解】(1)乳酸(C 3H 6O 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3):(1×6)=6:1。

(2)乳酸(C3H6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3
100%40% 12316163

⨯=
⨯+⨯+⨯。

10.(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统考期末)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

下图为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1)碳酸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如果每天服用1片钙片,则每天可以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g。

【答案】(1)5:6
(2)0.3
【详解】(1)碳酸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3)=5:6。

(2)1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40
0.75g100%0.3g
4012163
⨯⨯=
++⨯。

11.(2023上·山东枣庄·九年级统考期末)枣庄辣子鸡驰名省内外,曾成功入选中国乡村美食名单。

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品。

其中维生素b2又被称为核黄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其化学式为C17H20O6N4,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核黄素各原子个数比为C:H:O:N= 。

(2)核黄素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37.6g核黄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1)17:20:6:4
(2)12:7
(3)9.6g
【详解】(1)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

根据核黄素的化学式可知,各原子个数比为C:H:O:N=17:20:6:4;
(2)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

核黄素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16×6):(14×4)=12:7;
(3)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质量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37.6g 核黄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37.6g 100%9.6g 1217120166116464
⨯⨯=⨯+⨯+⨯+⨯⨯ 。

12.(2023下·山东威海·八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室常用石灰石(石灰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石灰石12.5g 和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8.1g 。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2)参加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g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4.4g
x +++↑

10044 4.4g
x = 解得x =10g 则10g 100%80%12.5g
⨯=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 。

(2)见答案。

13.(2023下·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试计算:
(1)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6g
(2)解: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
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
446.6g 10044 6.6g
15g x
x x ↑==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g 20g
×100%=75%;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0g+20g313.4g=6.6g ,故填:6.6g ;
(2)见答案。

14.(2023下·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贝壳样品15g 装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

试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求该实验中最多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1) 10 66.7%
(2)解:设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10g x

+=++
10010g 44x
= x =4.4g 。

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4.4g 。

【详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5g 是杂质,碳酸钙的质量=15g5g10g ;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g 100%66.7%15g
⨯≈。

(2)详见答案。

15.(2023下·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包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往12g 的固体样品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直到没有气泡产生(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碳酸钙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4.4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
4.4g 10044 4.4g
10g x
x x +++↑
=== 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 100%83.3%12g
⨯≈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10g107.6g=4.4g ;
(2)见答案。

【点睛】本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进行后面计算的基础,体现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6.(2023下·山东威海·八年级统考期末)为测定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 贝壳,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充分反应后,分离液体和剩余固体的方法是 。

(2)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该实验?请说明理由 。

(3)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4)计算25g 该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答案】(1)过滤
(2)不能,因为贝壳中的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贝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3)80%
(4)碳酸钙的质量:25g5g=20g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CaCl H O CO 1004420g x
+++↑
4410020g
x =x =8.8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详解】(1)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故充分反应后,分离液体和剩余固体的方法是过滤;
(2)贝壳中的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贝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贝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故剩余固体为杂质,则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5g 5g 100%80%25g
-⨯= 答: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4)见答案。

17.(2023下·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10.0g 于烧杯中,将44g 稀盐酸分成4等份依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及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杂质不与酸反应,不考虑CO 2气体溶解)。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充分反
应后烧杯及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关系如下表所示。

(1)反应过程中产生CO 2的总质量为 g 。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结算过程)
【答案】(1)2.64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100446g 44 2.64g 2.64g
x x x +++↑===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6g 100%60%10g
⨯=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11g 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0g+11g120.12g=0.88g ,第二次加入11g 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0.12g+11g130.24g=0.88g ,第三次加入11g 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30.24g+11g140.36g=0.88g ,第四次加入11g 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40.36g+11g151.36g=0g ,所以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0.88g+0.88g+0.88g=2.64g ,故填:2.64g ;
(2)详解见答案。

18.(2023下·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雷击是引起森林大火的重要因素之一,灭火行动中突发的明火“爆燃”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严重伤害。

“爆燃”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内有些枯枝落叶长久堆积腐烂,产生大量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突遇明火导致。

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雷击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是 。

(2)森林内可燃物长久堆积腐烂属于化学变化中的 。

(3)森林灭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属于灭火原理中的是 。

(4)计算3.2g 甲烷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缓慢氧化
(3)隔离可燃物
(4)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2
2
42CH 1644
3.2g 16 3.2g 8.8g +2O 2H O +44CO x
x x ==点得燃,解
答:生成二氧化碳8.8g 。

【详解】(1)雷电中有很大能量,击中树木会产生大量热量,树木温度升高至着火点,树木开始燃烧; (2)森林内可燃物长久堆积腐烂是树叶等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中的缓慢氧化; (3)森林灭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火焰因缺乏可燃物而熄灭,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4)见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