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开发技术模拟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拟定( D )
A.模块之间的接口
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C. 模块的功能
D. 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2. 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当力求做到(B
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 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 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3. 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A
A.公共耦合C. 数据耦合
B.内容耦合D. 控制耦合
4. 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 )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5. 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性是(B
A.扇出数大
B.扇入数大
C. 扇出数小
D. 内聚性高
6. 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A)
A.对象模型C. 逻辑模型
B.功能模型D. 动态模型
7. 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几个阶段中,对软件的影响最大是(C
A.具体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 需求分析阶段
D. 测试和运营阶段
8. 对U ML的叙述不对的的是( D )
A.U ML统一了B ooch方法、OMT方法、OO SE方法的表达方法。
B.U 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千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合用的建模语言。
C. U ML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D. U ML仅限千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不支持其它的软件开发过程。
9. 以下哪个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模型( C )
A.瀑布模型C. 螺旋模型
B.增量模型D.喷泉模型
10. 以下哪一项对模块耦合性没有影响( D
A.模块间接口的复杂限度
B.调用模块的方式
C. 通过接口的信息
D. 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之间的紧密结合限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数据流图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解决的过程。
P40
2. 为了便千对照检查,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输出数据)
3. 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对目的系统进行建模。
4. 结构化方法总的指导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两部分组成。
P162
5. 在一段程序中,将多次出现的一组语句设计为一个子程序,供多个部分调用,这种情况出现的内聚称为
偶尔内聚。
6. 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的模块称为—驱动模块
7. 一个模块的作用域指受该模块内一个—鉴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8. 在用况图中,关联是参与者和用况(U SE CASE)之间的唯一关系。
9. RUP的突出特点是一种以用况(Use Case)为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
10. 在RUP中,规定了四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和移交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答:从概念上来讲,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个涉及软件产品开发、运营和维护中有关过程、活动和任务的框架,覆盖了从该系统的需求定义到系统的使用终止。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为组织软件开发活动提供了故意义的指导。
2. 系统模型
答:简朴地说模型是任一抽象,其中涉及所有的基本能力、特性或一些方面而没有任何冗余的细节。
进一步地说模型是在特定意图下所拟定的角度和抽象层次上对物理系统的描述,通常包含对该系统边界的描述给出系统内个模型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
3. 白盒测试法
答: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解决过程,以检查解决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也许多的逻辑途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营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臼盒法也不也许进行穷举测试。
4. 信息隐蔽
答:信息隐蔽是指在每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信息(涉及具有特定语义的数据和解决过程)不允许其他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访问。
5. 测试用例
答:为了发现程序中的故障而专门设计的一组或多组测试数据。
6. 类
答: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演化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为什么?
答:简述演化模型如图所示:
反
t -一
l
`
,
演化模型重要是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
在用户提出待开发系统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软件开发人员按照这一需求,
一
方面开发一个核心系统,并投入运营,以便用户可以有效地提出反馈,接
着,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反馈实行开发的迭代过程。
2. 结构化分析方法为了表达系统模型,给出了几个基本概念?
它们是如何表达的?
答: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5个术语: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数据潭,数据流是数据的流动,数据流表达为
加工是对数据进行变换的单元,即它接受输入的数据,对其进行解决,并产生输出。
数据存储是数据的静态结构。
数据源是数据流的起点;数据潭是数据流的归宿地。
数据源和数据潭是系统之外的实体,可以是人、物或其他软件系统。
表达。
3. 简述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及其含义。
答:衡量模块的独立性的标准是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1)耦合性。
也称块间联系。
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互相联系紧密限度的一种度量。
模块之间联系越
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
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千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性。
又称块内联系。
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限度的度量。
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
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4. 说明用况之间有哪几种关系,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答:用况之间可以具有三种关系,即泛化、扩展和包含。
泛化:泛化是用况之间的一般/特殊关系。
U
S E CASE A 到US E CAS E B 的泛化,指出A 是B 的特殊情况。
扩展:记为《exten d 》,U E CA E A 到U E CA E B 的一
个扩展关系,指出了U E CA E B 的一个实例可
以山A 说明的行为予以扩展(根据该扩展所说明的特定条件),并依据该扩展点定义的位置,A 说明的行为被插入到B 中。
包含:记为《in c lude》,U E CA E A 到U E CA E B 的一
个包含,指出A 的一个实例将包含B 说明的行为,
即这一行为将包含在A 定义的那部分中。
5. 结构化设计中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答:结构化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目的是:建立系统的模块结构,即系统实现所需要的软件模块—系统中可标记的软件成分,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总体设计的具体任务是:将D F D 转化为MS D
具体设计的目的是将总体设计阶段所产生的系统高层结构,映射为以这些术语所表达的低层结构,也是系统的最终结构。
具体设计的重要任务是:给出软件模块结构中各个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也就是模块内部的算法设计。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1. 根据下列变换型的数据流图设计出初始软件结构图。
徐
t t ,•-·
竺·口·
士木苗十扛
I I
二
2. 下列是某程序的N-S 图
Cl) 请将其转换成P AD图(2)请将其转换成伪码表达。
答:(1) P
AD 图工
WHILE L2
L l
L 3
T [}[J
F
匡
(2)
伪码表达:begin if L 1 then
B egin S l;
while L2 do
begin S2;
if L3 then S3
el se S4;
en d
end
el se S5;
en d;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哪个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模型( C
A.瀑布模型C. 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D. 喷泉模型
2. 结构化分析建立功能模型的工具是( B
A.D F D
B. 鉴定树/鉴定表
C. D D
D. 结构化语言
3. 模块中所有成分结合起来完毕一项任务,该模块的内聚性是C A
A.功能内聚C. 通信内聚
B. 顺序内聚D. 逻辑内聚
4. 以下哪一项对模块耦合性没有影响( D
A.模块间接口的复杂限度
B. 调用模块的方式
C. 通过接口的信息
D. 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之间的紧密结合限度
5. 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A )
A.确认测试
B. 集成测试
C. 系统测试
D. 单元测试
6. 下面关千具体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
A.程序流程图可以描述结构化程序
B. 程序流程图不能描述结构化程序
C. NS图描述的程序一定是结构化的
D. P AD图描述的程序一定是结构化的
7. 集成测试是为了发现( A )
A.接口错误
B. 编码错误
C. 性能、质量不合规定
D. 功能错误
8. 结构化程序设计,重要强调的是C C
A.程序的执行效率
B. 模块的内聚
C. 程序的可理解性
D. 模块的耦合
9. 下面关千文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文档是仅用千说明使用软件的操作命令,不涉及软件设计和实现细节
B.文档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没有文档的软件就不成为软件
C. 高质量文档对千转让、变更、修改、扩充和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D. 软件文档的编制在软件开发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相称大的工作量
10.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将在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是C C )
A.B ooch方法
B. Coad方法
C. U ML语言
D.OMT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为了克服软件危机,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工作会议上一方面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2. 变换型数据流图是由输入、变换(或解决)和输出三部分组成的。
3. 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之前一般要通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4. 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是继承性,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5. G. J. Myers提出: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_程序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6. 状态图反映了状态与事件与状态的关系。
7.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这种耦合被称为公共耦合。
8. 用况之间可以具有三种关系,即泛化、扩展和包含。
泛化是用况之间的一般/特殊关系。
9. RUP的突出特点是一种以用况(Use Case)为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
10. 在RU P中,规定了四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和移交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软件工程
答:软件工程定义为: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规定的软件产品的工程,或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 软件生存周期
答:软件生存周期是软件产品或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全周期。
从形成概念开始,历经开发、交付使用、
在使用中不断修订和演化,直到最后被淘汰,让位千新的软件产品”。
3. 用况
答:用况(usecase)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应产生对特定的参与者有值的、可观测的结果。
4. 软件需求分析:
答:就软件需求分析而言,即为:系统化地使用问题域术语,给出该问题的模型
5. 模块化:
答: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千简朴的、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这一过程称为模块化。
6. 类的操作
答:操作是服务的一个实现山该类的任意对象为其行为所规定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瀑布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为什么?
答:瀑布模型如图所示:
(1)软件生存周期分为若干规定阶段并规定了各开发阶段的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次通过:需求、设计、
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以及维护—这一基本途径。
(2)在每一阶段提交以下产品:软件需求规约、设计文档、实际代码、测试用例、最终产品等。
工作产
品(又称可提交的产品)流经“正向“开发的基本环节途径。
(3) "反向“环节流表达对前一个可提交产品的反复变更(又称为“返工")。
瀑布模型可适应的情况
在开发中凸向下、渐进的途径占支配地位。
也就是说凸需求已被很好地理解;
过程设计人员也很清楚个开发组织非常熟悉为实现这一模型所需要的过程(或通过培训后熟悉什么时候来支持这一项目以实现这一模型所需要的过程)。
2. 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条目?
答:数据字典,重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解决过程和和数据源点/终点。
作用:数据流程图描述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其中的四个基本图形元素的含义无法在数据流程图中具体说明,
因此数据流程图需要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数据字典就是这样的工具之一。
涉及的条目:数据流词条,数据元素词条,数据存储词条,数据加工解决词条,数据源点及终点词条
3. 简述结构化设计中总体设计的任务,说明实现该任务的基本环节。
答:总体设计的具体任务是:将D F D转化为MS D
基本环节
(1)将系统的D F D图转化为初始的模块结构图MS D
变换型数据流图—变换设计
事务型数据流图—事务设计
(2)基千“高内聚低耦合”这一软件设计原理,通过模块化,将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转化为最终的、可供具体设计使用的模块结构图
4. 简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要点。
答:(1)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2)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分别是顺序,选择和循环(3)采用主程序员组的组织形式(4)采用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形式。
5. 简述面向对象中的继承性和多态性。
答:继承性。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
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千其他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重继承。
在类层次中,子类继承了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多重继承o
多态性(多形性)。
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千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
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
多态性允许每个对象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去响应共同的消息。
这样就增强了操作的透明性、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用户不必为相同的功能操作但作用千不同类型的对象而费心去辨认。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
1. 一个软件公司有许多开发部门,每个部门由部门名字唯一拟定。
每个开发部门开发多个软件产品。
开发部门有许多员工,分为经理和开发人员。
每个开发人员可参与多个开发项目,每个开发项目需要多个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使用语言开发项目。
每位经理可主持多个开发项目。
请在该公司的对象模型中填入相应的名称。
;石/兰
竺·
仁刁
•
工工牛�T古仁I ;石/兰
2. 某个程序的伪码如下:begin if L1 then
Begin Sl; while L2 do
begin S2;
耳心 1
* 会1::::;
1
*
1 *
工工斗于立171、
丁
耳坐 1
*
立尘\
旦
会I:::;
1
*
立心T石门
1
*
if L3 then S3
else S4;
右
十甡
旦于
右
夕文工忤l
十蚌
en d
en d
el se 5;
end;
(1)将其转换为P AD图;
(2)将其转换为N-S图;答:C l) P AD图
/
L l
F (3) N—图
S l
WH I LE L2
L3� 二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软件生存周期中,准确地拟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阶段是(B )
A.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分析
C. 概要设计
D. 具体设计
C. OOA 2. 使用数据流图来表达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D )
A. Jackson
B.VDM
D.A
3. 用千描述结构化分析中数据流加工逻辑的是(A )
A.鉴定树
C. 状态图B.E R图
D. 用例图
4. 若一个模块中各个解决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则该模块的内聚性类型是( C
A.时间内聚C. 顺序内聚
B.偶尔内聚D. 功能内聚
5. 下列几种耦合类型,耦合性最高的是(A )
A.公共耦合
C. 标记耦合
6. 程序流程图的优点不涉及(
A.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
C. 支持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7. 确认测试也称为(A )
B.控制耦合
D. 数据耦合
B)
B.容易表达逐步求精的过程D. 直观清楚,易千使用
A.有效性测试
B.无效性测试
C. 静态测试
D. 动态测试
8. 黑盒测试技术不涉及(B )
A.等价类划分C. 边界值分析
B. 途径覆盖D. 错误推测
9. 瀑布模型与增量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B )
A.瀑布模型属千非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千整体开发模型
B. 瀑布模型属千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千非整体开发模型
C. 瀑布模型容易适应需求变化,增量模型不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D. 瀑布模型减少技术、应用风险,增量模型增大技术、应用风险
10. 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A )
A.静态结构
B. 动态结构
C. 控制结构
D.顺序结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_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2. 过程设计语言是用千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解决细节的语言。
3. 描述加工逻辑一般用以下三种工具:结构化语言、鉴定表和鉴定树
4. 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途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
个途径执行,这种特性的D FD称为事务性的数据流图。
5. 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6. 测试的模块往往不是独立程序,需要为被测试模块设计若干辅助模块,其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下级调用模块称为桩模块模块。
7. RUP的突出特点是一种以用况(Use C ase)为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
8. RUP的迭代增量式开发,是演化模型的一个变体
9. 在RUP中,规定了四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和移交阶段。
10. P AD图是日本日立公司提出的一种—具体设计工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软件需求:
答:需求是一个“要予构造"的陈述,描述了待开发产品(或项)功能上的能力、性能参数或者其他性质。
2. 数据字典:
答:简称D D,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具体含义的,它以一种准确的、无二义性的说明方式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维护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一致的定义和具体的描述.
3. 模块化
答:所谓模块化是指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形成一个互相独立但又有较少联系的模块结构的过程使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过程。
4. 测试覆盖率
答:测试覆盖率定量地描述了一个或一组测试的效率(或称测试完毕限度)。
几种测试覆盖存在以下基本关系:
语旬覆盖<分支覆盖<条件组合覆盖�······�途径覆盖
5. 模块的控制域
答:模块的控制域是指这个模块自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千它的模块的集合。
6.过程成熟度
答:一个特定软件过程被明确和有效地定义、管理、测量和控制的限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需求的基本性质
答:需求必须具有5个基本性质:
必要的J芍谷幻谷®®0!®0巴。
是规定的吗?
无歧义的沁)@也@心@�O@O®勹。
只能用一种方式解释吗?
可测试的尺忱尨)。
0'!�®苍已。
可以对它进行测试吗?
可跟踪的J因@也幻谷也心@谷巳。
可以从一个开发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对它进行跟踪吗?
可测量的。
可以对它进行测量吗?
2. 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答: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种表达功能模型的工具,即数据流图(d at a f l o w di a gr a m) ,简称D FD图。
数据流图就是一种表达待建系统功能模型的工具。
数据字典:依据系统的数据流图定义其中包含的所有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结构,直到给出构成以上数
据的各数据项的基本数据类型。
加工小说明:依据系统的数据流图给出其中每一加工的小说明。
对D F D中的每一加工只需给出加工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即从外部来“视察”一个加工的逻辑。
3. 说明用况之间有哪几种关系,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答:用况之间可以具有三种关系,即泛化、扩展和包含。
泛化:泛化是用况之间的一般/特殊关系。
USE CA SE A到USE CASE B的泛化,指出A是B的特殊情况。
扩展:记为《exten d》,U SE CASE A到USE CASE B的一个扩展关系,指出了USE CA SE B的一个实例可以山A说明的行为予以扩展(根据该扩展所说明的特定条件),并依据该扩展点定义的位置,A说明的行为被插入到B中。
包含:记为《in c lude》,US E CASE A到USE CASE B的一个包含,指出A的一个实例将包含B说明的行为,即这一行为将包含在A定义的那部分中。
4. 结构化设计中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结构化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目的是:建立系统的模块结构,即系统实现所需要的软件模块—系统中可标记的软件成分,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总体设计的具体任务是:将D FD转化为M S D
具体设计的目的是将总体设计阶段所产生的系统高层结构,映射为以这些术语所表达的低层结构,也是系统的最终结构。
具体设计的重要任务是:给出软件模块结构中各个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也就是模块内部的算法设计。
5. 简述测试过程模型。
答:测试过程模型如图所示:
丁
环境模型是对程序运营环境的抽象。
对象模型是从测试的角度对程序的抽象。
错误模型是对错误及其分类的抽象。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0分,共22分)
1. 根据下列事务型的数据流图设计出初始软件结构图。
|/
f5
f6
输入流
事务中心
加工路径
竺·仁刁
"-
_
...
飞
,,又
咋1工
1_J
2. 根据下列程序流程图,设计测试用例,使之满足语句覆盖,对每组测试数据给出执行途径、两个鉴定
(1)和(3)的鉴定结果。
K 语句
J 语句
5
答:语句覆盖在测试时应当执行到程序中的每
一
个语句
2组测试用例:
x=lO , y=S 执行途径: 1 2 5 (1)的鉴定结果为假,(3)的鉴定不执行
X=7 y=l 执行途径: 1 3 4 5 (1)的鉴定结果为真,(3)的鉴定结果为假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最适合千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D )
A.瀑布模型C. 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D. 喷泉模型
2. 以下不合用千需求分析的工具是C C )
A.数据流图
B. 鉴定表
C. P AD图
D. 数据字典
3. 以下几种模块内聚类型中,内聚性最低的是(B
A.时间内聚
B. 逻辑内聚
C. 顺序内聚
D. 功能内聚
4. 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加工至少有( D )
A.一个输入流或一个输出流
B. 一个输出流
C. 一个输入流
5.过程设计语言(P O L),又称为(
A.伪码
C. 中级程序语言
D. 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A)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低档程序设计语言
6.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汽车类和交通工具类之间的关系是( A
A.一般具体
B. h as a
C. 整体部分
D. 组成
7. 瀑布模型本质是一种C B
A.顺序迭代模型
B. 线性顺序模型
C. 线性迭代模型
D.非线性模型
8. S D(结构化设计)方法设计的结果是( B )
A.模块
B. 模块结构图
C. 模块的算法
D. 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