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钻柱伸长(kk)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离底旋转”是最恰当的测量“测量井深”的工 况。
– 慢速(避免出现公转和涡动)旋转(保证轴向没有摩阻)钻柱(5060rpm); – 慢速将钻柱上提,当钻头刚刚离开井底(钻压等于零)的时候;
钻柱伸长计算公式
• 美国钻井手册上有一个计算钻柱在井下 伸长量的公式:
此式怎么来的?适用性如何? 此式只能适用于单一管柱、管内 外泥浆密度相等的情况。
一. 简单条件下的钻柱伸长
2.单一钻柱在单一泥浆中的伸长 • 钻柱总伸长ΔL= ΔL1- ΔL2+ ΔL3
L2
m L2
E
L3
m L2
E
式中单位: 长度——米; 泥浆密度——公斤 / 升
波松比——0.28
此式即为美国API钻井手册上的计算钻柱伸长的公式。美国 人仅仅给出了单一钻柱在管内外泥浆密度相同条件下的伸 长计算公式。
二. 多段复合钻 柱的伸长
1.管内外泥浆相等
• 采用 推导公式,推 导过程很麻烦。设共有N段钻柱,下面有 四套公式可供使用。
– – – – 1986年推导; 1992年推导; 1996年推导; 1999年推导;
L0为钻柱在地面上的长度; Kf为泥浆浮重系数; fK=1-Kf
压力面积法
• 对同一例题这些公式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i 1 N 1 li N N L ( f k ) l (1 f k ) ( li qi ) f k li ( l j ) f k L2 0 E 2 qi j i 1 i 1 i 1 i 2 j 1 N 2 i
定向井钻柱伸长计算
取:
0.28
总
式中:
从最下面的微段算起,先计算微段的上端轴向力T1;然后计算 该段伸长量Δ,并累加;一只计算到井口。
四. 伸长法求钻柱卡点
1.单一钻柱卡点计算
• 计算:
L W / F 由于: L卡 E
L E F L卡 W
式中:L卡—自由钻柱长度,m;
– 不能计算钻杆接头的影响; – 不能计算管内外泥浆密度不同下的钻柱伸 长, – 更不能计算管内外多段泥浆密度不同下的 伸长。
二. 多段复合钻柱的伸长
1.管内外泥浆密度相等
1 2 cK f L ( li li Li f k ) E i 1 2 E
c
N
N N q j m 2 L0 li ( li ) E i 1 j i 1 qi
2L L
'
四. 定向井求卡点
• 没有摩阻力情况下,由W1 增加到W2,伸长ΔL0; • 由W2减小到W1,缩短也是 ΔL0; • 用ΔL0和Δ W= W2 - W1计 算卡点深度,应该是比较 准确。 • 但现在是有摩阻的情况下 进行拉伸试验,不能直接 得到 ΔL0 ;但可间接进行 计算: L L dL
四. 伸长法求钻柱卡点
2.复合钻柱卡点计算
• 然后假设卡点在第二段上,计算:
W L2 L2 EF2
– 若求得的L卡<L1+L2,或ΔL>ΔL1+ΔL2,则说 明假设正确。否则说明假设不正确,卡点不 在第二段上,还在下面。 – 假设卡点在第三段上,计算:
三. 定向井中钻柱的伸长
• 条件:
– – – – – – – – – 1. 多段截面的钻柱; 2. 多段不同密度、不同弹性模量的钻柱; 3. 管内外多段密度不同的流体; 4. 井眼轨迹在三维空间内多变; 1. 在慢速旋转条件下提离井底,消除轴向摩阻力; 2. 分段法计算(实际上可用测段进行分段); 3. 计算各分点处钻柱的有效轴向力; 4. 根据每个分段两端轴向力,计算该分段的伸长量; 5.还要考虑每个分段在三向等值压应力下的伸长;
c 1
N N li N 2 L ( f k ) l (1 f k ) ( li qi ) f k li ( lk ) f k L0 E 2 i 1 i 1 qi j i 1 i 1 k i 1 N N 2 i
c 1
L
c m
2E
li2
i 1
N
c m
E
li N (1 ) m q ( l j q j ) 2 E i 2 i j 1
N
l
i 1
N
i
二. 多段复合钻柱的伸长
2.管内外多段泥浆密度不相等
• • • • • • • • • • • • 共有N段钻柱,现规定以下符号: 各段钻柱的长度:l1,l2 ……li……lN ; 各段底段的深度:L1,L2 ……Li……LN; 各段的外园面积:Ao1,Ao2 ……Aoi……AoN; 各段的内园面积:Ai1Ai2 ……Aii……AiN; 各段钻柱截面积:A1,A2 ……Ai……AN; 各段钻柱的空重:q1,q2 ……qi……qN; 各段外泥浆重率:γo1,γo2,……γoi……γoN; 各段内泥浆重率:γi1,γi2,……γii……γiN; 各段钻柱浮重率:γ1,γ2,……γi……γN; 各段的线重系数:K1,K2 ……Ki ……KN; 各段钻柱的浮重:qm1,qm2 ……qmi……qmN;
• 方法:
定向井钻柱伸长计算
• 显然,不管微段是弯曲的,还是倾斜的,其伸 长量都可以采用相同的公式计算。
总
各微段钻柱的结构、材料、液压环境不同, A 、 E 、 γc、μ、fK,都可能不同。
从最下面的微段算起,先计算微段的上端轴向力T1;然后计算 该段伸长量Δ,并累加;一直计算到井口。
第三章
钻柱的伸长和 卡点计算
为什么要计算钻柱的伸长?
• 实际井深与测量井深:
– 实际井深的意义:油层和其他地层位置的标志。 – 测量井深与实际井深的差别:
• 测量井深的基准零点是钻井期间的转盘平面,在非钻井 期间,需要进行换算; • 钻柱或电缆的直径不可能与井眼直径相等,所以钻柱或 电缆的轴线不可能与井眼轴线完全重合,所以难以测得 井眼的实际长度。 • 测量井深是根据钻柱或电缆在地面上丈量的长度计算的。 没有考虑钻柱或电缆在井下的伸长量;
– – ΔW—两次上提钻柱拉力之差,N; ΔL—两次上提钻柱的位移差,m; E—钻柱钢材弹性模量,可取206GPa; F—钻柱断面积,m2;
四. 伸长法求钻柱卡点
1.单一钻柱卡点计算
• 定向井中如何计算卡点?
– 当拉力由W1增达到W2时,钻柱伸长ΔL,这是在有摩阻力的 情况下的伸长。事实上,如果没有摩阻力,实际的伸长要大 于ΔL。但究竟大多少,我们不知道。 – 摩阻力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设法估计它的影响大小。过去采 用的方法是反复多拉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但这种方法并不 能消除摩阻力的影响,反而使摩阻力影响增大。 – 当拉力由W2减小到W1 时,钻柱将缩短ΔL’,这是在有摩阻力 的情况下的缩短。 ΔL -ΔL’正是反映了摩阻力的影响。 – 估计:拉力从W1增加到W2 ,在没有摩阻力情况下的伸长近 似等于:
用
浮力系数法推导公式。
二. 多段复合钻柱的伸长
2.管内外多段泥浆密度不相等
i c Ki
qmi q系数)
(浮力系数)
二. 多段复合钻柱的伸长
2.管内外多段泥浆密度不相等
• 钻柱的受力可以分解为:有效应力和无效应力两部分。 那么,钻柱的伸长也可以分为有效应力引起的伸长和 无效应力引起的伸长。 • 有效应力引起的伸长即浮重(有效轴向应力)引起的伸 长。无效应力引起的伸长即三向等值压应力引起的伸 长。 • 这个公式就要简单的多。当N=1时,公式就变成了:
– 计算钻柱伸长,可使测量井深与实际井深更接近。
“测量井深”的测量方法
• 钻柱长度的变化:
– 上提钻柱,轴向摩阻将增大钻柱伸长量; – 下放钻柱,轴向摩阻将减小钻柱伸长量; – 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原因和钻柱与井壁的摩阻和碰撞,钻 柱将出现公转或“涡动”,钻柱轴向长度将会缩短; – 上述钻柱伸长量的变化,难以计算。所以要寻找容易计算的 工况条件。
0
dL L L'
L0 2L L'
四. 伸长法求钻柱卡点
2.复合钻柱卡点计算
• 工艺做法与单一管柱是完全一样的。都应该先 求得ΔW和ΔL。 • 计算: – 先假设卡点在第一段钻柱上计算:
EF1 L L卡 W
W L1 L1 EF1
– 若求得的L卡<L1,或ΔL>ΔL1,则说明假设正 确。若求得的L卡>L1,则说明假设不正确, 卡点不在第一段上,而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