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选修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PPT课件(原文)PPT课件(原文)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提升
按上述设计装置进行实验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负极:Fe – 2e- =Fe2+
Zn
Cu
CuSO4溶液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4、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叙述正确的是( )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
阳离子移动方向: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
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Zn
Cu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
阳离子移动方向:
电子流动方向:
A、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Zn
Cu
请将下图提炼为课本中的单池原硫电池酸结铜构并完成下列问题。
负极反应方程式:
CuSO4溶液
铜片表面有铜析出,锌片逐渐溶解表面无铜析出,取出“浸NaCl滤纸条”表针回零。
电子流动方向:
阴离子移动方向:
电流流动方向:
阳离子移动方向:
电子流动方向: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
C、正极有O2逸出
判断: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巩固提升
2、利用Fe + Cu2+=Fe2+ +Cu设计一个双液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Zn
Cu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
判断: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表针同样偏转,且电流稳定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探究1 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电流不稳定
D 4、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 浓度逐渐增大 Zn
Cu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H2SO4
课后练习 5、判断下列电池并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还C、原原剂电失池去中的电电子子流从出锌的极一流极出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正D、极铜:片Cu上2+有+H22e逸- =出Cu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 负利极用: 氧F化e还– 2原e-反=F应e2原+ 理,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4负、极稀:HF2eSO–42的e-烧=F杯e2中+ 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叙述正确的是( ) 还2H原+ +剂2e(Z-=nH)失2 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按Cu上SO述4溶设液计装置进行实验 BD、电铜子片通上过有导H2线逸由出铜片流向锌片 铜 “事片实表真面的有是红这色样物吗质?析” 出; ①利形用成 氧闭化合还回原路反(应离原子理通,道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判阳断离: 子哪移些动装方置向属: 于原电池?电子流动方向: 组①装形( 成5闭)合装回置路并(离观子察通现道象) B铜、片电表子面通有过铜导析线出由,铜锌片片流逐向渐锌溶片解表面无铜析出,取出“浸NaCl滤纸条”表针回零。 判4、断稀:H哪2S些O4装的置烧属杯于中原放电入池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叙述正确的是( ) A阴、离正子极移附动近方的向S:O42—离子 浓电度流逐流渐动增方大向: 表判针断同 :样哪偏些转装,置且属电于流原稳电定池? 判阳断离: 子哪移些动装方置向属: 于原电池?电子流动方向: 正极(铜片): Cu2+ + 2e - = Cu 3表、针下同列样关偏于转原,电且池电的流叙稳述定正确的是( )
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e-
负极:Fe – 2e- =Fe2+
Fe
Cu
正极:Cu2+ +2e- =Cu
FeSO4
CuSO4
❖归纳出设计双液原电池的步骤, ❖先拆分、后选材。
巩固提升
B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优点:①电流稳定 ②开路零耗 ③效率高
分分析析示示意意图图
电流表
归纳总结
负极(锌片): Zn -2e - = Zn 2+ 正极(铜片): Cu2+ + 2e - = Cu 电池反应:Zn + Cu2+ = Zn 2+ +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导电) (导电、还原反应)
盐桥的作用: ①形成闭合回路(离子通道) ②平衡溶液电荷(离子库)
普通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专题一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1.原电池定义: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Zn + 2H+ = Zn2+ + H2↑
热能
化学能
电能
请将下图提炼为课本中的单池原电池结构并完成下列问题。
负极反应方程式:
正极反应方程式:
阳离子移动方向:
电子流动方向:
铜片表面有红色Cu物质析出;锌 片表面有黑色Cu物质析出 ,断开
课外活动
导线继续有黑色Cu物质析出 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Fra bibliotek实验探究1
实验现象
➢锌片所失电子是 否全部形成电流?
不足
①电流不稳 A
②开路耗损
Zn
Cu
③效率低
硫酸铜
(单液原电池)
根源:锌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在 表面与Cu2+直接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探究1
提出设想 外电路
A
Zn
浸N导aCl滤纸 Cu
非 Cu2+ 线
NaCl溶液 CuSO4溶液
内电路
实验探究2 按上述设计装置进行实验
表针同样偏转,且电流稳定
铜片表面有铜析出,锌片 逐渐溶解表面无铜析出, 取出“浸NaCl滤纸条”表 针回零。
实验探究2
Zn
A
浸NaCl滤纸 Cu
NaCl溶液
阴离子移动方向:
电流流动方向:
还原剂失去的 电子从锌极流 出
负极
还原剂(Zn)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
Zn-2e-=Zn2+
经外电路
Zn2+ H+
SO42-
提炼模型
流入铜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 得到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 2H+ +2e-=H2
电流方向
判断: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
硫酸铜
➢预测实验现象
CuSO4溶液
结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
也可以构成原电池(双液),但需用到浸有 NaCl饱和溶液的滤纸条(化学上叫“盐桥”)。
实验探究2 实验室常用盐桥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 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效果更好
浸NaCl滤纸
实验探究3
教材实验 2
A
Zn 浸NaCl滤纸 Cu
ZNnaSCOl4溶溶液液 Cu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