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测评要点延伸细化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教发厅函[2019]17号)
实训基地
拥有满足实训课程需要的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发厅函[2019]17号)
实训课程条件达到相应水平
校内专业实验实训的设备要达到相关企业设备的先进水平(教发司[2013]178号)
校内实习实训要满足基础性实验、过程性实验、功能性实验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教发司[2013]178号)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学生可考取的初级、中级、高级专业能力证书,并对“1+x”证书提出明确要求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面向在校生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国家职教20条》)
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培训(《国家职教20条》)
建有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的有效机制,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
职教特色鲜明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紧密,成效明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反馈等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50%以上,顶岗实习安排6个月,“双证书”制度健全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保证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数平均不超过10人(有的专业为8人),每门必修课程的主讲教师不少于2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教学团队结构合理
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教发〔2006〕18号;教发﹝2004﹞2号)
高级职称比例
每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教发〔2006〕18号)
教学团队成员数量充足
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湖南省职教17条)
有可行的“学历证书+若干专业能力证书(1+X)”制实施方案,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多类专业能力证书,拓宽就业创业本领(《国家职教20条》)
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国家职教20条》)
主动为学生取得多类专业能力证书提供咨询服务(《国家职教20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测评要点延伸细化方案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观测点
说明
1




有高水平
专业带头人
每个职业本科专业至少有3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专业对口或有多年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近5年有较高水平的成果和在研项目
拥有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
专业课授课教师应具备与讲授课程相匹配的教学能力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骨干教师有一定年限的企业(或社会)实践工作经历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教发司[2013]178号)
专业教师中要有半数以上具有实际工程项目开发和企业工作与实践经历(各专业要求不尽相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双师型”教师占较高比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应达到40%(教发司[2013]178号);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7个(教发﹝2004)2号)
实验室场地面积、设备套数能满足实验教学的分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有一支实验指导队伍,管理规范,仪器设备运行良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有体现职业本科特色要求、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可含在专业建设规划中)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0台(教发﹝2004)2号)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l亿元(教发司[2013]178号);
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应达到100%(教发司[2013]178号)
拥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工学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应当有必需的教学实习工厂和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教发〔2006〕18号);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教发﹝2004﹞2号,教发〔2006〕18号)
来自高校的兼任教师比例
来自高校的兼任教师人数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教发〔2006〕18号,国发[1986]108号)
正高职务教师要求
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教发〔2006〕18号)
建设仿真模拟的工程、现代服务业或其他应用实训环境(教发司[2013]178号)
骨干专业或专业群要建立工程(技术)实践中心或实训中心,学校的应用型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图书馆面积的2倍(教发司[2013]178号)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教发〔2006〕18号;教发﹝2004)2号);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10%以上(教发﹝2004)2号)
为“1+x”证书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组织
保障
有为1+x证书制实施提供指导与服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
条件
保障
有覆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证书考点或职业培训基地
有一支专业化的考评员队伍
制度
保障
有保障考点、基地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
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
积极承担国家试点,探索实施“学历证书+若干专业能力证书(1+X)”证书制度,为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提供支持()
相关高职专业社会声誉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毕业生首次平均就业率较高
及时更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适应区域发展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坚持需求导向,跟踪产业和技术发展,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反映当前社会先进技术水平和最新岗位资格要求
4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吸收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估,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课程设置合理
根据专业对接的行业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符合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合理设置各类课程的比例,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操作性强;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来自合作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
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应不低于专任教师的25%(教发司[2013]178号)
有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有适合职业本科教育要求的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可含在专业建设规划中)
2




实训课程内容
实训课程开发瞄准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要、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教发厅函[2019]17号)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总学时一半以上;科学设置实训课程等实践教学环节
逐步提高选修课比例,加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以利个性化发展
立德树人、知识教育水平较高
相关高职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
相关高职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关高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双证书获取率和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较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实习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较高
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般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国家职教20条》)
3




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建有社会需求调研和专业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