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六第12讲光电效应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件(67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3.(多选)(2021·山东菏泽二模)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 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光强相同的红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 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产生的光 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电 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红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ν1
和ν2,且ν1<ν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计算能级能量时应注意:因一般取无穷远处为零电 势参考面,故各能级的能量值均为负值;能量单位1 eV= 1.6×10-19 J。
【精选典题·练透】 2.(2021·山东济南一模)“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 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常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当特 定的荧光染料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入射光的一部分能 量被该物质吸收,剩余的能量将荧光染料中的原子激发, 由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经过较短时间后荧光染料便可
4.(多选)(2021·江苏无锡二模)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 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 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 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12.09 eV C.动能为1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1.75 eV
[思维分析] 考查角度 氢原子能级跃迁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两个能级跃迁时吸 解题 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 关键 量差;氢原子在某能级上电离需要吸收
的能量等于该能级能量的绝对值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大量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可 辐射出C32=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根据能级图 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1= 13.6 eV-1.51 eV=12.09 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 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2=3.4 eV-1.51 eV=1.89 eV, 比较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
形成的光电流越大,D正确。故选B。 答案:B
【知识方法·深化】 1.光电效应的两条线索和两条对应关系 (1)两条线索
(2)两条对应关系 光强大 → 光子数目多 → 逸出光电子多 → 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 → 光子能量大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2.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k=eUc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c
正确;由逸出功W0=hν0,eU1=Ekm1=hν1-W0得金属的
极限频率ν0=ν1-
eU1 h
或由eU2=Ekm2=hν2-W0得ν0=ν2-
eU2 h
,D正确。
答案:CD
4.(2021·山东济南二模)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 电路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小刚同学作出 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 示,小娜同学作出了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 图丙所示。已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答案:C
3.(多选)(2021·辽宁铁岭二模)我国自 主研发的氢原子钟现已运用于中国的北 斗导航系统中,高性能的原子钟对导航 精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原 子钟体积小重量轻。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 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
A.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应 规律,则a=ce
B.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乙中将 得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
C.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丙中将 得到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
D.普朗克常量h=ab =cde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答案:C
核心考点2 原子结构与能级跃迁 【高考真题·引领】
1.(2020·北京卷)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下。现有大量 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 的光子频率低 C.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需吸收0.66 eV的能量 D.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能 量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Uc1=hν-W0,eUc2=2hν
-W0,UUcc12
=
1 3
,联立解得W0=12
hν,频率为13
ν的单
色光光子能量h×
1 3
ν<W0,故用频率为
1 3
ν的光照射该
光电管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无光电子逸出,故A错
误,B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子频
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是逸出光电子的初 动能小于等于最大初动能,所以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逸 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在发生光电效应 的前提下,饱和光电流的强度只与光照强度有关,电压只 是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增大电流。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肯定 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约束,电流不再增大,故D错误。
尔理论可知,动能为1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
电离,C正确;由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Ec= E2-E1=10.2 eV,由第4能级向第2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E4-E2=2.55 eV,由于只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故阴 极金属的逸出功介于2.55 eV~10.2 eV之间,不可能是1.75 eV, D错误。
专题六 近代物理初步
总目录 CONTENTS
核心考 点1
核心考 点2
核心考 点3
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原子结构与能级跃迁 核反应与核能
第12讲 光电效应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核心考点1 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高考真题·引领】
1.(2019·北京卷)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 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 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从n=3能级跃 迁到n=4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51 eV-0.85 eV= 0.66 eV,故C正确;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 能量为-1.51 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 量,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知识方法·深化】 1.玻尔理论的三条假设 轨道量子化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 能量量子化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吸收或辐射 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 能量量子化 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12.9 eV和12.75 eV的光子能量可以分别跃迁到2能级、3能 级和4能级,则可以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三种,C正确; E4跃迁到E2时产生的光子a的能量为2.55 eV,E5跃迁到E3时 产生的光子b的能量为0.97 eV,根据E=hν知,两个光子的 频率之比为255∶97,D正确。
答案:CD
A.蓝光的入射光子数多于红光的入射光子数 B.图乙中的b图线对应红光照射 C.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D.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1-eUh 1
解析:根据光子说,光强由光子数n和单个光子的能 量hν(或频率ν)决定,光强nhν相同,红光的频率ν较小,则 红光的入射光子数n较多,A错误;由eUc=Ekm=hν-W0 得频率较小的红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1较小,遏止电压是图 乙中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红光对应的是 图乙中的a,B错误;蓝光照射时,由eU2=Ekm2可知,C
发出荧光。仅考虑以上情况,下列关于荧光染料发出的荧 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荧光光谱是连续谱 B.荧光光谱是吸收光谱 C.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 D.荧光波长一定等于入射光的波长
解析:因为荧光染料吸收的是一定波长的光,由于能 级的不连续性,所以荧光染料被激发后,发出的光是不连 续的,A错误;吸收光谱是温度很高的光源发出来的白光, 通过温度较低的蒸气或气体后产生的,B错误;由于原子从 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后不稳定再次向低能级跃迁,跃迁中 释放的能量可能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入射光的能量,所以 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C正确,D错误。
2.解决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四点技巧 (1)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 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2)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 级能量的绝对值,剩余能量为自由电子的动能。
(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而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可用N=Cn2 =n(n2-1) 求解。
组
次
入射光子 的能量/eV来自相对 光强光电流 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 最大动能/eV
1
4.0
弱
29
第一组 2 4.0
中
43
3 4.0
强
60
0.9 0.9 0.9
4
6.0
弱
27
第二组 5 6.0
中
40
6 6.0
强
55
2.9 2.9 2.9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 动能为1.9 eV 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相对光强越强,光 电流越大
[思维分析]
考查角度 光电效应
光电子从阴极到阳极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解题 关键
eUc=Ek可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 光电效应方程hν=W0+Ek可判断入射光 频率的关系;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
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
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由光子能量E=hν,又因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 故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同,A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ν=W0+Ek,可求出两组实验的逸出功均为3.1 eV,故两 组实验所用金属板材质相同,B错误;由hν=W0+Ek,逸出 功W0=3.1 eV可知,若入射光子能量为5.0 eV,则逸出光 电子的最大功能为1.9 eV,C正确;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 间内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越多,
B.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 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 eV~12.9 eV范围内的光去 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 子能量只有3种
D.E4跃迁到E2时产生的光子a与E5跃迁到E3时产生的 光子b的频率之比为255∶97
解析: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要吸收光子实现跃迁,则吸 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能级差,而10 eV的能量不满足任 何一个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故不能吸收,A错误;一 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 同频率的光子,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错误;吸收10.2 eV、
【精选典题·练透】 2.(2021·北京海淀区二模)如图 所示,分别用频率为ν、2ν的光照射 某光电管,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 1∶3,普朗克常量用h表示,则 ()
A.用频率为13 ν的光照射该光电管时有光电子逸出 B.该光电管的逸出功为12 hν
C.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大 D.加正向电压时,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饱和光电流 一定大
解析:由乙图可知,a光的遏止电压最大,由eUa=
1 2
mv02
=hν-W0可知,频率最高,是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A正确;b光是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其能量值为Eb=
E3-E1=-1.51 eV-(-13.6 eV)=12.09 eV,B正确;由图丙
可知,第3能级的能量值为-1.51 eV,电离能为1.51 eV,由玻
在乙图中有a=W0,b=ν0,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a b
,对
于遏止电压有:Uc=
h e
ν-
W0 e
,在丙图中有d=ν0,c=
W0 e
,斜率k=dc
=he
,结合两个图线可得:h=ab
=cde
,
故D错误;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 应规律,则逸出功相同,W0=a=ce,故A错误;普朗克 常量为定值,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 乙、图丙中得到的将是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故B错 误,C正确。
3.(多选)(2021·山东菏泽二模)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 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光强相同的红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 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产生的光 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电 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红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ν1
和ν2,且ν1<ν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计算能级能量时应注意:因一般取无穷远处为零电 势参考面,故各能级的能量值均为负值;能量单位1 eV= 1.6×10-19 J。
【精选典题·练透】 2.(2021·山东济南一模)“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 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常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当特 定的荧光染料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入射光的一部分能 量被该物质吸收,剩余的能量将荧光染料中的原子激发, 由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经过较短时间后荧光染料便可
4.(多选)(2021·江苏无锡二模)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 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 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 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12.09 eV C.动能为1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1.75 eV
[思维分析] 考查角度 氢原子能级跃迁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两个能级跃迁时吸 解题 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 关键 量差;氢原子在某能级上电离需要吸收
的能量等于该能级能量的绝对值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大量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可 辐射出C32=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根据能级图 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1= 13.6 eV-1.51 eV=12.09 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 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2=3.4 eV-1.51 eV=1.89 eV, 比较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
形成的光电流越大,D正确。故选B。 答案:B
【知识方法·深化】 1.光电效应的两条线索和两条对应关系 (1)两条线索
(2)两条对应关系 光强大 → 光子数目多 → 逸出光电子多 → 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 → 光子能量大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2.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k=eUc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c
正确;由逸出功W0=hν0,eU1=Ekm1=hν1-W0得金属的
极限频率ν0=ν1-
eU1 h
或由eU2=Ekm2=hν2-W0得ν0=ν2-
eU2 h
,D正确。
答案:CD
4.(2021·山东济南二模)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 电路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小刚同学作出 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 示,小娜同学作出了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 图丙所示。已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答案:C
3.(多选)(2021·辽宁铁岭二模)我国自 主研发的氢原子钟现已运用于中国的北 斗导航系统中,高性能的原子钟对导航 精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原 子钟体积小重量轻。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 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
A.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应 规律,则a=ce
B.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乙中将 得到经过(b,0)点的一系列直线
C.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丙中将 得到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
D.普朗克常量h=ab =cde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答案:C
核心考点2 原子结构与能级跃迁 【高考真题·引领】
1.(2020·北京卷)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下。现有大量 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 的光子频率低 C.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需吸收0.66 eV的能量 D.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能 量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Uc1=hν-W0,eUc2=2hν
-W0,UUcc12
=
1 3
,联立解得W0=12
hν,频率为13
ν的单
色光光子能量h×
1 3
ν<W0,故用频率为
1 3
ν的光照射该
光电管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无光电子逸出,故A错
误,B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子频
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是逸出光电子的初 动能小于等于最大初动能,所以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逸 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在发生光电效应 的前提下,饱和光电流的强度只与光照强度有关,电压只 是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增大电流。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肯定 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约束,电流不再增大,故D错误。
尔理论可知,动能为1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
电离,C正确;由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Ec= E2-E1=10.2 eV,由第4能级向第2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E4-E2=2.55 eV,由于只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故阴 极金属的逸出功介于2.55 eV~10.2 eV之间,不可能是1.75 eV, D错误。
专题六 近代物理初步
总目录 CONTENTS
核心考 点1
核心考 点2
核心考 点3
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原子结构与能级跃迁 核反应与核能
第12讲 光电效应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核心考点1 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高考真题·引领】
1.(2019·北京卷)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 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 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从n=3能级跃 迁到n=4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51 eV-0.85 eV= 0.66 eV,故C正确;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 能量为-1.51 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 量,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知识方法·深化】 1.玻尔理论的三条假设 轨道量子化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 能量量子化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吸收或辐射 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 能量量子化 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12.9 eV和12.75 eV的光子能量可以分别跃迁到2能级、3能 级和4能级,则可以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三种,C正确; E4跃迁到E2时产生的光子a的能量为2.55 eV,E5跃迁到E3时 产生的光子b的能量为0.97 eV,根据E=hν知,两个光子的 频率之比为255∶97,D正确。
答案:CD
A.蓝光的入射光子数多于红光的入射光子数 B.图乙中的b图线对应红光照射 C.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D.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1-eUh 1
解析:根据光子说,光强由光子数n和单个光子的能 量hν(或频率ν)决定,光强nhν相同,红光的频率ν较小,则 红光的入射光子数n较多,A错误;由eUc=Ekm=hν-W0 得频率较小的红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1较小,遏止电压是图 乙中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红光对应的是 图乙中的a,B错误;蓝光照射时,由eU2=Ekm2可知,C
发出荧光。仅考虑以上情况,下列关于荧光染料发出的荧 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荧光光谱是连续谱 B.荧光光谱是吸收光谱 C.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 D.荧光波长一定等于入射光的波长
解析:因为荧光染料吸收的是一定波长的光,由于能 级的不连续性,所以荧光染料被激发后,发出的光是不连 续的,A错误;吸收光谱是温度很高的光源发出来的白光, 通过温度较低的蒸气或气体后产生的,B错误;由于原子从 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后不稳定再次向低能级跃迁,跃迁中 释放的能量可能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入射光的能量,所以 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C正确,D错误。
2.解决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四点技巧 (1)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 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2)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 级能量的绝对值,剩余能量为自由电子的动能。
(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而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可用N=Cn2 =n(n2-1) 求解。
组
次
入射光子 的能量/eV来自相对 光强光电流 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 最大动能/eV
1
4.0
弱
29
第一组 2 4.0
中
43
3 4.0
强
60
0.9 0.9 0.9
4
6.0
弱
27
第二组 5 6.0
中
40
6 6.0
强
55
2.9 2.9 2.9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 动能为1.9 eV 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相对光强越强,光 电流越大
[思维分析]
考查角度 光电效应
光电子从阴极到阳极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解题 关键
eUc=Ek可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 光电效应方程hν=W0+Ek可判断入射光 频率的关系;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
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
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由光子能量E=hν,又因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 故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同,A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ν=W0+Ek,可求出两组实验的逸出功均为3.1 eV,故两 组实验所用金属板材质相同,B错误;由hν=W0+Ek,逸出 功W0=3.1 eV可知,若入射光子能量为5.0 eV,则逸出光 电子的最大功能为1.9 eV,C正确;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 间内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越多,
B.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 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 eV~12.9 eV范围内的光去 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 子能量只有3种
D.E4跃迁到E2时产生的光子a与E5跃迁到E3时产生的 光子b的频率之比为255∶97
解析: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要吸收光子实现跃迁,则吸 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能级差,而10 eV的能量不满足任 何一个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故不能吸收,A错误;一 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 同频率的光子,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错误;吸收10.2 eV、
【精选典题·练透】 2.(2021·北京海淀区二模)如图 所示,分别用频率为ν、2ν的光照射 某光电管,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 1∶3,普朗克常量用h表示,则 ()
A.用频率为13 ν的光照射该光电管时有光电子逸出 B.该光电管的逸出功为12 hν
C.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大 D.加正向电压时,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饱和光电流 一定大
解析:由乙图可知,a光的遏止电压最大,由eUa=
1 2
mv02
=hν-W0可知,频率最高,是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A正确;b光是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其能量值为Eb=
E3-E1=-1.51 eV-(-13.6 eV)=12.09 eV,B正确;由图丙
可知,第3能级的能量值为-1.51 eV,电离能为1.51 eV,由玻
在乙图中有a=W0,b=ν0,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a b
,对
于遏止电压有:Uc=
h e
ν-
W0 e
,在丙图中有d=ν0,c=
W0 e
,斜率k=dc
=he
,结合两个图线可得:h=ab
=cde
,
故D错误;如果图乙、图丙中研究的是同一金属的光电效 应规律,则逸出功相同,W0=a=ce,故A错误;普朗克 常量为定值,如果研究不同金属光电效应的规律,在图 乙、图丙中得到的将是一系列平行的倾斜直线,故B错 误,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