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公共行政:课程论文(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
论点、论据40
写作规范性30
论述逻辑性3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1比较公共行政
论文题目:西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模式及基
本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1年 9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内容摘要
针对现行高校的用人制度的特点,提出不断完善招聘方式,使高校在人才招聘形式上不断趋于科学化,是把好高校人才建设的第一关。

在西方教育中,如电子化、网络化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选课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和互动;课后作业培育学生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图书馆突显为学生服务功能;考试成绩中注重平时实际应用;评教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容均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高校招聘方式借鉴
现在国内的公立高校,因收入较高以及较稳定,使得教职工流动性较小。

在招聘中一旦被确定录用的人员,只要在后来的工作中没出现较大的错误,一般都不会被辞退。

这就使得高校在招聘中一旦挑选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延续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因此把好高校人才建设的第一关,将是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一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走过了比我国更长久的路程,在人才招聘方面形成了一些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式。

1. 避免任人唯亲,采取招聘委员会为主的人事遴选制度
基于“人性恶”的假设,美国大学在用人方面普遍地建立了一种以招聘委员会
为主的人事遴选制度。

这个制度的优点主要有二。

其一,由招聘委员会而不是由用人的老板来对候选人进行遴选,至少从制度上减少了“任人唯亲”可能性。

其二,由代表广泛的委员会而不是个别人来挑选人才,特别是挑选未来学校某部门的主管,事实上是在为未来的当选人能顺利地进入工作铺路。

换种方式来说,假如你或是你的同事参加了对你们未来老板的挑选和任命过程,那么当他上任后,即便你对他的表现不十分满意,你对他心怀龃龉的可能或程度也会相对轻一些。

因为毕竟他是你自己挑来的!这和美国民选总统的道理是一致的:因为总统是你和其他选民一起投票选出来的;他表现再让你失望,你至多只能埋怨那另一大半的人当时没有和你同心同德;假如你属于那一大半人,那你只能怪你自己。

2. 应聘者和职位的匹配程度测试
一般认为,招聘的目标就是要找到并招入工作合适度和组织合适度都比较高的人员,仅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合适度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

工作合适度高而组织合适度低,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干而不想干”的人,反之就是“想干而不能干”的人,这两者都不是岗位欢迎的对象。

另外,把工作合适度和组织合适度高的人招入岗位,为他和岗位匹配程度进一步加深打下了良好基础。

比如:工作合适度高的人比工作合适度低的人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从而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合适度高的人比组织合适度低的人容易和岗位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保持较强的组织承诺度,并愿意长期保持岗位成员的身份,而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高的人一般能保持较高的绩效水平,并通过岗位的绩效评估形成良性循环。

而工作合适度和组织合适度低的员工往往表现出低绩效、旷工和高流失行为。

因此,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和职务分析做得越好,那么它在招聘中的目标就会越清楚,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性找到和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

因此招聘工作做在前面,把工作和职务分析当做基础性的工作建设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

3. 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合本职位招聘要求的进行IQ测试或类IQ 测试,不盲目的利用某种测试。

在招聘中具体采用笔试时,根据招聘的目标,结合招聘时间、金钱、人力预算以及其它人事甄选手段,采取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招聘笔试策略组合,并决定每种笔试方法的繁简程度,争取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

自从国内公务员考试采取应用能力测试以来,很多高校在招聘的时候,不论职位属于何种性质,行政或教学,运用最多的恐怕就是采取模仿公务员考试的试卷形式进行笔试。

3.1 可以考察人的反应速度和敏捷性,虽然题目一般不太难,但不同应聘者的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

3.2 这类测试的题量一般都比较大,可以考察应聘者在任务压力面前的承受能力,一般比较冷静、专注思考的应聘者发挥的会比较好。

3.3 测试的题目有的需要应聘者换个角度想问题才能较快的解出,因此考察了应聘者的灵活性。

4.电子化、网络化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
4.1 在进入大学学习的每个学生,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都会拿到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就是学生的学号,包括E-mail 也是同样的用户名和密码,便于学生随时登入学校的网站了解课程的所有内容和教学大
纲。

4.2 每门课教学大纲从上课前到结束都会放在网站上,以便学生下载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完成的课题或论文的时间,内容以及占分比例;大纲上还有教授和辅导老师的电话、E-mail、咨询时间段、办公室地址等,以方便学生咨询课题;学生可以提前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4.3 学校网站每隔一年到半年会升级一次,以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更好更完善的服务。

5. 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和互动
学校网站上有每门课的上课时间,学生听课需要通过网站上确认。

开学前两周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听课时间,一般一门大课会有2~3 个时间,小课的时间就会比较多,从早到晚都有。

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按自己意愿选择不同老师或不同班级上课,如若听课时间一旦确认,每次只能去确认的时间和班级上课,不得随意调换。

大课通常是几百人的大教室,由教授讲课,不点名。

大课讲课时间通常是2 个小时,随不同专业的需要,也有3 小时以上的。

小课通常只是部分兼职老师在上,讲课的内容不多,主要以辅导的形式,或是讲解教授课后布置的课题,更多的是希望学生参与讨论,有更多的互动,以便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加强对上课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小课要点名,对海外留学生有到课率90%以上的要求;小课的时间通常是1 个小时,学生对上课内容有任何的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

国外上课比较随意,不需要太拘束,假如你的时间刚好是吃饭时间,你可以带点三明治和水进教室吃,但是对老师必要的尊敬还是有的,例如进教室上课前自觉得把手机关掉,禁止上课讲话以及准时到课。

参考文献
[1][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中译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美]A•阿斯廷.论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3][美]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中译本)[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4]Richard I • Millar: Maj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and the Challenges inthe 1990S, Jessica Kinsley Publishers lmd, 1990
[5]曲恒昌.引入市场经济原则,增强高等教育的生机与活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