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家财政PPT2017.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铁2号东段线于12月10日上午开通试 运营,2号线东段开通后将与3号线实 现交叉换乘。“十三五”期间,青岛地 铁将开通6条线,在建轨道交通项目总 投资约3495亿元。
2
1
思考: 2
上幅图表蕴含着哪些经济信息? 有市民说,政府的收入越多越好。 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2
2
1
分享 归纳
2
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
供求平衡 稳定经济发展。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
减少经济建设支出 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物价稳定 经济“降温”
3
分享 归纳
1 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 2 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 财政可以调整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 金。
答题逻辑
基于经验积淀的生活逻辑
例题1: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8题第(2)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本题的特殊性在于,材料没有揭示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无事实依 据),设问没有提出可用的具体知识,属于“双无”(无具体材料信息、无 明确理论依据)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积淀的“花 钱”的逻辑:
3
“挖坑理论”:当经济低迷的时候,政府只要 花钱买企业两百把铁锹、雇两百个工人挖坑就 行了,然后再买两百把铁锹、雇两百个工人把 坑填上,经济慢慢就会好了。
讨论 你怎样看待“挖坑理论”?它有没有现实意义?
3
对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支减税)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降低企业成本 鼓励消费 提升总需求。
训练答题逻辑
基于经验积淀的生活逻辑
例题1: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8题第(2)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
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 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 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作 用
1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 2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
4
本质: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参与社会分配 对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守望
1.财政的作用 2.如何提高财政收入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4.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内容
学习进行时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 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 调机制。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 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 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十九大报告》
花钱之前要做好“预算”:花多少钱?买什么东西? —— 考虑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花钱要追求“不浪费”:少花钱多办事? —— 考虑资金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 率 花钱不能“厚此薄彼”:让每个人都得到实惠? —— 考虑资金分配公平的问题:维护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问题的逻辑:抓住“用好”关键词:用到哪里才算好?(优化结构)怎么 用才能好?(既讲效率有讲公平)
理论的逻辑:财政本质上是“分配”:分配结构(结构优化)、分配原则 (效率与公平);也可以从财政支出的原则上分析:财政支出的原则:量入 为出、结构优化、效率、公平
4
渠 道
影 响 因
素
收支关系
具 体 用 途
• 【知识拓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
含义不同
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 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区
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 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 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 应的政策措施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 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
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 • 【特别提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 •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
货币量。如果经济发展滞缓,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市 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 【特别提示】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 生活的作用。 • 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 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训练答题逻辑
基于经验积淀的生活逻辑
新课标政治试卷,经常设置开放性试题,强调综 合性和创新性,侧重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应 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 视同一现象和问题,具备综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既没有太多的具体材 料信息支撑,也没有具体的知识范围提示。从试题的 答案来看,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既源于教材,又高于 教材,既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又要联系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基于日常生活常识和经验积淀作答。
答题逻辑
基于经验积淀的生活逻辑
例题1: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8题第(2)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参考答案: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 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该题也可以遵循问题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作答:
内容不同 如发行国债、税收、税率调整、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别
价格补贴等。
政策制定 国家财政部制定,经全国人大或 者不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央银行直接制定。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经济严重萧条局面 下,货币政策不明显,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 因为改变税法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