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八2.4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全球气候变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
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解析】1选C,2选C。
第1题,读材料分析,“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便进入温暖的全新世,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末次冰期大约距今2万年,所以图乙对应末次冰期,图乙中的③对应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第2题,近2万年来,图甲中气温是上升趋势,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A 正确;从图乙看,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B正确;图甲中可以看到,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D正确;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是上升趋势,但是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C错误。
【加固训练】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
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暖冬。
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回答(1)~(3)题。
(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强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2)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D.冷暖干湿交替
(3)遏制气候变暖,必须()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解析】(1)选B,(2)选D,(3)选C。
第(1)题,从题干中的信息看,暖冬只是温度比常年稍微偏高而已,只从温度角度看,对农作物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统计信息分析,全球变暖会使得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再加上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暖冬主要是气温的变化,而不是地温升高;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增加病虫害的几率,不利于农业生产。
第(2)题,图中显示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均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降水量曲线低于全球平均降水量的比重较大,说明总的趋势在变干。
第(3)题,遏制气候变暖,不需要缩减经济发展规模,但要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发达国家要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责任;需要减少矿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