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统治和罗 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也是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1626年,为梵蒂冈的教廷教堂,是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 所。梵蒂冈教廷从中古时代起即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二、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三)扩展
特点:与文艺复兴相 比,宗教改革有着更 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英国 国教 瑞士 加尔文教
基
督 1054 教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天主教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二、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四)影响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 教皇统治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英国 亚当·斯密 《国富论》、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 权力制衡
德国 康德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启蒙思想集大成者
四 享“人”的权利——启蒙运动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
9年后(1787年) 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翻 译介绍启蒙思想、《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 立思想”、新文化运动以“ 民主”和“科学”为旗号。
权威)。
三 做“人”的解释——近代科学兴起
科学革命:16—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 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科学家 成就
影响
哥白尼 提出 (波兰)“日心说”
建立起一种新宇宙观
牛顿 发现万有 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 (英国) 引力定律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牛顿
哥白尼
崇尚科学理性 强调个人权利
16—17世纪 科学革命 从蒙昧主义 到近代科学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 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 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 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 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 ,“人”一步一步地从“神” 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
三 做“人”的解释——近代科学兴起
意义: (1)科学革命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通过观 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促进了社会进步。
四 享“人”的权利——启蒙运动
启蒙意为明亮、照耀、光明。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由欧洲资产阶 级展开的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的反封建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的政治和 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
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
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
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
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
直接原因
一、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二)核心 人文主义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莎士比亚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守旧思想
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思想特色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 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 硬的风格,展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 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一 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
拉
米开朗琪罗
斐
尔
《大卫》
《 草
地
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上 的 圣
母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一 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16~17世纪
信仰自由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理性主义
斗争矛头 天主教神权
教会特权
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
肯定人性,要求把 宣扬“信仰得救”和简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
内容 人和人性从宗教束 化宗教仪式,建立资 义,追求自由、民主、
异
缚中解放出来
产阶级化的新教
一、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三)代表成就
时间地点 代表人物
14 世 纪 意 大 利 15 世 纪
文 但丁 学 彼特拉克 三 杰 薄伽丘
美 达·芬奇 术 三 米开朗琪罗 杰 拉斐尔
欧 洲
15世 纪后 期
英国莎士比亚
成就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哈姆雷特》等
一、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一)背景
经 济
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
政 天主教神权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 治 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扶持 文 意大利有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 化 淀,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社 黑死病爆发,人们对宗教信仰 会 和旧有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
科 技
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兜售赎罪券》
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
升入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二、治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德意志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导火线: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
因行称义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
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
象。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每年达30万金币,人们
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1517年,通过行贿
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
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
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
二、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二)拉开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核心:因信称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否定 教皇和教会人员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思想体系 的垄断地位); 3、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 教活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4、主张王权高于教权(有利于加强王权和国家统一)。
(一)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 的压迫;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 4、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四、享“人”的权利——启蒙运动 (二)发展
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
法国
18世纪后期
英国
18世纪 17世纪
随堂检测
4、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 有效渠道,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 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甚至有不少书籍还标明是在“北京”印刷 的。可见当时的法国( ) A. 言论自由的环境渐趋成熟 B. 启蒙思想日益被民众接受 C. 大众传媒尚远离民众生活 D. 崇尚中华文化已蔚然成风
26
26
四、享“人”的权利——启蒙运动 (五)影响
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和舆论宣传;
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 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 立资产阶级统治;
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比较 时间
合起来。这反映出人文主义学者( )
A、提倡乐主义
B、热爱现实生活
C、主张民主科学
D、推崇人类理性
随堂检测
3、罗兰·培登说:“路德对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不在政治方面,而 是宗教上。他就像是一个起点,一道曙光。直至今日,新教的任何 经典描述都必定是这些核心真理的回声。”这些“核心真理”( ) A. 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 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 C. 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 沉重打击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
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四)影响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2)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3)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 (4)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为近代自然科学的 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 (1)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层和知识界。 (2)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后期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精神内核:理性(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亚当·斯密 康德
四、享“人”的权利——启蒙运动 (三)发展
国家 代表人物
主张
共同点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法国 伏尔泰 “开明”君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天赋人权 平等
卢梭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民主共和制
自由 法治
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政治: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干涉各国政治权力。 经济: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
国土地的三分之一。 思想:教会垄断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主修
科目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人们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
又是教会的教徒,深受教会的束缚。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 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理念的初步实现。
思想层面 文艺复兴
宗教本身 宗教改革
世俗人权 启蒙运动
科技层面 近代科学
一 为“人”的主人——文艺复兴
随堂检测 1、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
代。”这里的“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2、彼特拉克跳出中世纪抒情诗的框框,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
微的笔触,描绘恋人劳拉的形体之美,并把歌颂劳拉和描绘自然结
平等、理性
影响
冲击封建神学的 束缚,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 力和天主教会,促进 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 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 资本主义制度的构建奠 定基础
同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 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原意为“再生”,新的时代将越过 中世纪,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 化将迎来再生。形式上是复兴古希腊罗 马文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实际上是 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教会 神学束缚。
思考: 为什么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出现的背景还有哪些?
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
政治: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
文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的自主权
消极:导致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现象严重;本质上依然具有浓厚
的反科学、反理性色彩(路德等人用信仰的权威取代罗马教会的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资产阶 级队伍
壮大
资产阶 级革命
确立资本 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英、法推翻封建专制 美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资本主义 制度扩展
29
本课小结
14-17世纪 文艺复兴 从神学蔽遮下 解放人性
16世纪 宗教改革 从教会垄断 中获得自由
欧洲思想
解放运动
17—18世纪 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