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抗凝药物到底停用多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抗凝药物到底停用多久?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治疗的不断进步,外科病人的围术期医疗复杂性与日俱增。
目前,约有1/10外科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外科医生认为因中断抗凝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而麻醉医师则认为继续抗凝会增加手术出血或麻醉风险,因此往往出现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因为抗凝药物的使用争得的面红耳赤。
那么术前抗凝药物是不是都要停止使用,还是停一天或者几天或者更长时间。
花了几天时间,翻阅相关指南以及文献,将几种常用的术前抗凝药物使用规范总结如下:
1.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机理:
(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4)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术前停药时机:普通肝素术前6h停用,低分子肝素术前24h停用。
依据:《2016年VTE抗凝治疗指南与专家解读》,《米勒麻醉学第7版》,2019年ESA(欧洲麻醉学会)明确指出椎管内穿刺前后都无需停用NSAIDs类药品。
所以肝素可用于围术期替代其他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华法林
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术前停药时机:术前5天
《米勒麻醉学第6版》,《2017年非瓣膜性房颤围术期抗凝ACC 专家共识》
3.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抗血小板聚集。
术前停药时机:术前7天
《米勒麻醉学第8版》,《2017年2014 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和管理指南》
4.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术前停药时机:术前5-7天
《2018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5.利伐沙班
Xa因子抑制剂,其选择性地阻断Xa因子的活性位点,且不需要辅因子(例如抗凝血酶Ⅲ)以发挥活性。
术前停药时机:术前24h。
《201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年非瓣膜性房颤围术期抗凝ACC专家共识》
6.达比加群: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术前停药时机:术前1-2天
《心血管手术和麻醉临床指南》,《米勒麻醉学第7版》
急诊手术禁忌处理
术前口服拜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若需急诊手术。
可予以输注单采血小板或其它止血药物(抗纤溶药物、重组凝血因子)。
对于术前口服华法林等药物的病人,若需急诊手术,而INR比值明显延长,可以给予维生素K 2-4mg 静脉注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对于特殊的病人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可长期停药的情况下,建议优先使用替罗非班,起效快(5min),半衰期短(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