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安全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工程,因受30205回采动压影响,二采区回风巷有多处巷道变形严重、底板鼓起,巷道断面不能满足现通风要求,为进一步减小矿井通风阻力,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现需对二采区回风巷进行扩帮,现巷道断面为4.0m²(宽2.0m×高2.0m),扩帮后巷道断面不小于9m²(宽3.6m-4.0m×高2.5m),扩帮宽度为两帮各0.3-1m,落底0.5m,扩帮长度合计为350m,已由掘进二队刷扩约230m,剩余120m由掘进一队刷扩,为确保扩帮施工期间安全作业,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贯彻执行。
附图一: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平面位置示意图
二、组织机构
队长:李朝辉
安全副队长:王树芳
技术副队长:岳俊芳
班长:张建华、常朝红、程喜红
验收员:申海峰、李勇、高志宏
施工队组负责现场劳动组织,严格执行措施规定,负责做好二采区回风巷刷扩期间工作;队长负责全面协调全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积极与相关职能科室沟通、汇报工作面施工情况;安全副队长负责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督促安全设施的安装使用质量,确保安全作业;技术副队长负责督促各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及有毒有害气体等情况,排查工作面支护质量,确保永久支护达标;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通风科及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做好二采区回风巷刷扩期间技术指导工作。
班组长负责监督敲帮问顶工序,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支护工进行支护作业时,作业人员检查周围环境,严禁空顶作业,加强对支护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保证熟练操作,按规定进行抽检锚杆(索)锚固力,不达规定要求要及时补强支护。
三、二采区回风巷扩帮断面及工程量
1、二采区回风巷现有巷道断面
宽2000mm、高2000mm,毛断面4.0㎡。
2、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后巷道断面
宽4000mm、净高2500mm,断面10㎡。
3、二采区回风巷(30205回风联络巷往北)长度为135m,扩帮宽度为两帮各1000mm,落底500mm,落底后不低于2.5m。
四、二采区回风巷扩帮方法
1、二采区回风巷现巷道情况,巷道沿顶板掘进,顶板完好,巷道两帮受压鼓起约1.0m左右,底板鼓起。
2、扩帮时,由于巷道两帮煤墙鼓起,煤质松软,只对巷道两帮的托梁进行拆除,拆除托梁后巷帮的煤自动滑落,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利用风镐把巷帮刷齐进行锚网支护,随后人工攉煤至制作的平车,由平车拉至30205回风联络巷溜煤眼。
3、扩帮时,对巷道两帮各刷扩1.0m,底板鼓起段待全部扩帮施工完毕后,再进行起底作业,起底高度为0.5m,起底后巷道高度保持在2.5m左右。
4、扩帮方式:人工采用风镐、洋镐修整巷道两帮。
扩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拆一排、扩一排、支护一排的循环作业方式组织施工。
5、扩帮循环作业方式:该二采区回风巷全断面已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本次扩帮作业只刷扩巷道两侧,巷道顶板锚网支护保持原样。
6、主要施工工具:ZQS-5.0/1.6S气动手持式钻机、MQT-120/3.0气动锚杆钻机、2m麻花钻杆、B19中空六角钢钻杆、YDC-180/150型锚索张拉设备。
7、出煤方式:利用平车拉至30205回风联络巷溜煤眼处进行出煤。
8、30205回风联络巷溜煤眼处用铁皮焊制盖板,不出煤用盖板盖住,溜煤眼下方焊接拐弯溜煤筒。
9、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循环进尺为1m,最大控顶距为1.3m,最小控顶距为0.3m。
严禁超循环空顶作业。
10、二采区回风巷在刷扩期间,严禁有采煤、掘进、回撤等其他任何作业。
11、30202综采工作面、30207掘进工作面、采区变电所瓦斯超限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立即停止二采区回风巷刷扩作业,撤出所有人员,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恢复作业。
五、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后巷道断面支护形式
1、二采区回风巷原支护形式
(1)顶锚杆支护参数
顶锚杆规格:采用Ф20×24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顶锚杆布置方式:间排距为900×1000mm,每排布置5根锚杆。
钢筋梯规格:钢筋梯宽80mm,长4000mm,钢筋梯由Ф14mm圆钢焊接。
(2)锚索支护参数
锚索材质及规格:锚索采用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索规格:Ф18.9mm×7000mm,树脂加长锚固。
锚索托盘:采用300mm×300mm×14mm托盘及配套锁具,托盘承载能力为353KN。
锚索布置方式:采用“2-0-1-0-2”三花布置,锚索排距2000mm,间距2000mm。
(3)两帮支护参数
锚杆规格:采用Ф20×20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两帮锚杆布置方式:每排布置4根锚杆,锚杆间排距800×1000mm。
钢筋梯规格:钢筋梯宽80mm,长2800mm,钢筋梯由Ф14mm圆钢焊接。
2、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后断面支护形式
(1)由于二采区回风巷扩帮段顶板支护完好,现不对顶板进行支护,若刷扩期间顶板超出原支护范围,及时进行支护。
(2)扩帮巷帮支护参数
锚杆规格:采用Ф20×20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锚杆配件:采用高强度锚杆螺母,配合高强度托板调心球形垫,托板采用120mm×120mm×10mm高强度托盘,托盘承载能力≥165KN。
锚固方式:采用Ф28mm煤钻尖钻孔,锚固剂采用一支MSK2335和一支MS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
帮部锚杆布置方式:锚杆间排距800×1000mm。
钢筋梯规格:钢筋梯宽80mm,长2500mm,钢筋梯由Ф14mm圆钢焊接。
金属网:网孔规格50×50mm,网片规格2600×1100mm,由10#铁丝制成。
相邻的两片金属网与顶网重合搭接宽度50mm,相邻金属网搭接时均采用16#铁丝联接,孔孔相连,双丝三扣,梳理成辫。
附图二:二采区回风巷扩帮后永久支护断面图
六、扩帮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煤矿“三大规程”即:《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3、扩帮时,必须保证工作面高度,高度不得低于原巷道高度。
4、扩帮时,班组长和安全员必须在现场协调指挥,专人观察顶板和煤帮。
5、工作面严禁使用煤电钻打眼,严禁干打眼,必须使用风钻或风动钻、锚杆钻机进行湿式钻眼。
6、工作人员认真检查煤帮顶板,发现顶板有漏顶。
片帮情况时,及时使用板梁、单体柱临时支护好顶板、煤帮。
7、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8、严格按照措施规定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1、开工前,班组长或安全员必须对施工范围内顶帮支护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发现有网兜等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2、开工前,施工地点必须备齐一套专用敲帮问顶作业工具。
敲帮问顶工具包含找顶、找帮两件工具,找顶工具长度为3m,找帮工具长度为2m,将工具尖头一端必须加上防护套,避免撞伤人员。
敲帮问顶工具距作业地点不得超过10m,放置在行人侧巷帮醒目位置,并指定专人进行保管。
3、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安排专人先将扩帮处起始位置的锚网支护拆除,拆除后及时对裸露的煤顶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活矸危岩。
敲帮问顶期间,必须确保退路安全畅通,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找顶区域。
敲帮问顶工作由班组长负责或指派专人负责。
4、找顶期间,作业人员应站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将顶帮的活矸危岩找掉、找净。
5、找顶期间,若顶板出现明显离层、开裂,又不能立即找掉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或立即打设临时锚杆进行支护。
6、永久支护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顶帮支护完好或临时支护下方进行支护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7、作业人员必须加强工作面顶帮围岩变化情况,随即进行敲帮问顶。
安全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
8、永久支护时,顶板永久支护必须紧跟扩帮施工位置,严禁超循环空帮施工作业。
若巷道两帮围岩稳定性差,有片帮现象,则必须及时进行永久支护。
9、永久支护完毕后,支护工必须使用专用扳手将锚杆螺母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顶帮。
施工结束后,跟班验收员负责验收当班工程质量,当班出现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返修,否则不得继续向前施工。
10、锚杆必须用机械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螺母要上紧上
牢,锚杆外露长度10mm-50mm,帮锚杆扭矩100N.M。
11、严格按照措施施工,每个班组要对所打锚杆验收合格的锚网负责。
当班施工不合格的必须及时返修,否则不得继续向前施工。
12、班组长每班至少巡回检查一次巷道顶板与支架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或施工质量低劣等隐患时,必须停止施工及时处理。
顶板有冒落危险时,要立即组织人员由外向里进行加固。
当班没有处理完毕的问题,下一班接班后继续处理,处理不完不得向前施工或进行其他工作。
13、支护施工用具不得乱扔乱放,支护完毕后的废料要及时清理,搞好文明卫生。
(二)瓦斯防治
1、加强检查,设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检查不少于三次;班组长、电钳工等特殊工种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2、严格执行瓦斯超限停止作业和断电撤人制度。
当施工地点瓦斯超限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在巷道入口处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八、二采区回风巷扩帮作业期间避灾路线
若作业地点施工期间遇重大事故或险情时,现场人员应遵循“先撤人、后汇报”的原则,沿着距副立井最近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一)发生顶板灾害、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及有害气体涌出时的避灾路线
事故发生地点→30205回风联络巷→东翼轨道大巷→主运料大巷→副立井(主斜井)→地面。
(二)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
事故发生地点→30205回风联络巷→东翼轨道大巷→主运料大巷→副立井(主斜井)→地面。
若无法直接升井,则进入主运料大巷内距副立井190米处的紧急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附图三:二采区回风巷扩帮避灾路线图
九、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