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钱捷;达展云;朱欣航;顾志峰;郭根凯
【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46
例AS患者于0、2、6、12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 mg/kg)治疗。

观察主要疗
效指标:12周时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ASAS)2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标准:12周时达到ASAS 50的患者比例,记录并分析患者0、2、6、12周时的AS疾
病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患者总体评估指数(PGA)、夜间痛、脊柱痛、脊柱炎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变
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2周时46例患者中有42例(91.3%)达到ASAS 20改善,27例(58.7%)达到ASAS 50改善。

治疗2、6、12周时AS患者BASDAI、BASFI、PGA、脊柱炎症、夜间痛及脊柱痛程度均有显著改善,ESR、CR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皮疹、消化道症状。

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AS能快速减轻患者疾病活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AS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3页(P453-455)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
【作者】钱捷;达展云;朱欣航;顾志峰;郭根凯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是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1]。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炎症级联反应中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AS的发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是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IgG1κ同型链单克隆抗体,不仅能和可溶性TNF-α受体结合,也能和跨膜TNF-α受体结合,从而阻滞TNF-α的信号传导及其病理作用。

本科2009年9月—2014 年2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AS 患者46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至少4次的AS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平均29±11岁,病程3~180月,平均51±44月。

均符合1984年美国纽约AS分类标准,且处于疾病活动期,即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4,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

均排除过敏体质、严重感染、结核、恶性肿瘤、重要脏器衰竭等。

本组患者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常规检查排除结核分枝杆菌、病毒性肝炎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1.2 方法采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商品名Remicade,类克,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S2*******)静脉滴注,分别于治疗0、2、6、12周静脉输注英夫利西单抗4次,每次剂量5 mg/kg。

注射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本品的无菌
注射用水溶液稀释至250mL,随时间调整滴速,输液时间不少于2小时。

为预防过敏反应,在英夫利西单抗静脉输注前均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稀释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1.3 疗效评价观察治疗0、2、6、12周4个时间点的临床及实验指标,并记录下
列参数∶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患者总体评估指数(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PGA),
夜间痛VAS,脊柱痛VAS,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sedimentation,ESR)和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ASAS)20改善的患者比例。

其定义为∶(1)与基线值相比下列4个指标至少
有3个改善达到20%,并且VAS评分绝对分值至少有1分进步;4个指标包
括∶PGA、夜间痛和脊柱痛VAS、BASFI和脊柱炎症。

(2)上述4个指标中未达到20%改善的1项,与基线相比无恶化。

次要疗效指标包括∶(1)达到ASAS
50改善的患者比例,且VAS评分绝
对分值至少有2分进步,另一项与基线相比无恶化,(2)BASDAI改善达50%患者的比例。

记录输液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作相关处理。

观察AS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变化,并进行安全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各时间点效果比较治疗2、6、12周时AS患者BASDAI、BASFI、PGA、脊柱炎症、夜间痛及脊柱痛程度均有显著改善,ESR、CRP均下降,分别与0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2周时33例(71.7%)达到ASAS 20改善,13例(28.3%)达到ASAS 50改善;治疗
6周时37例(80.4%)达到ASAS 20改善,18例(39.1%)达到ASAS 50改善;治疗12周时42例(91.3%)达到ASAS 20改善,27例(58.7%)达到ASAS
50改善。

BASDAI 50改善的患者在治疗的第2、6、12周分别为20例
(43.5%)、29例(63.0%)、33例(71.7%)。

见表1。

2.1 不良反应 46例AS患者有11例(2
3.9%)出现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其中1例(2.2%)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红色皮疹伴瘙痒,予以减慢滴速,并
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后好转。

8例(17.4%)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1例(2.2%)患者出现中度肝功能异常,予以护肝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1例(2.2%)
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恶心,自行缓解。

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过敏性休克、急性输液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AS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等部位,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出现其他症状,如急性葡萄膜炎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1-2]。

多见于青少年,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
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AS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及最大程度的消除炎症,防止关节新骨形成、骨质破坏、骨性强直和脊柱变形等结构破坏,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社会活动和工作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

传统的改变病情的抗
风湿药物对于AS的治疗效果有限。

TNF-α是一种促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少量由
T细胞产生,具有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在A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AS患者的血清、滑膜和骶髂关节表达TNF-α水平明显增高[5],阻断TNF-α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TNF-α抑制剂,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由人体恒定区和鼠类可变区组成,其中75%为人源化、25%为鼠源化。

英夫利西单抗对于AS的
治疗作用与以下机制有关∶(1)与跨膜型和可溶型TNF-α都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抑制TNF-α和受体结合,达到中和其生物学活性的目的,阻断炎症反应;(2)可以激活补体依赖的细胞溶解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引起T淋巴
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死亡;(3)通过降低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水平而抑制炎性细胞迁移到炎症部位[6]。

英夫利西单抗于1999年11月10日被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07年9月1日获准在我国上市。


国批准其适应证为类风湿关节炎、AS和克罗恩病。

国内研究显示英夫利西单抗治
疗AS疗效显著[7]。

本组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在使用1次英夫利西单抗后即获得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

在第2周时达到ASAS 20的患者比例为71.7%,到第12周时上升至91.3%。

在第2周时ASAS 50的患者比例为28.3%,第12周时上升至58.7%。

在第2周BASDAI 50改善患者比例为43.5%,在第12周时上升至71.7%。

英夫利西单抗
能显著改善BASFI、PGA、脊柱炎症、夜间痛及脊柱痛程度,ESR、CRP也得到
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本组11例(23.9%)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肝功能异常、皮疹、消化道症状,能自行缓解或者对症治疗后缓解。

由于英夫利西单抗含有鼠源性蛋白结构,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本组在英夫利西单抗使用前均使用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仅1例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皮疹,予以对症治疗、减慢滴速后缓解。

在12周治疗期间,未发生结核、严重感染、肿瘤、药物性狼疮等严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要注意观察上述不良反应。

总之,英夫利西单抗能快速减轻AS疾病活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AS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远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献】
[1]Van Tubergen A,Ramiro S,Van Der Heijde D,et al.Development of new syndesmophytes and bridge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ir predictors:a longitudinal
study[J].Ann Rheum Dis,2012,71(4)∶518-523.
[2]Slobodin G,Rosner I,Rimar D,etal.Ankylosing spondylitis∶field in progress[J].Isr Med Assoc J,2012,14(12)∶763-767.
[3]Braun J,Van Den Berg R,Baraliakos X,et al.2010 update of the ASAS/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nn Rheum Dis,2011,70(6)∶896-904.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5]Braun J,Bollow M,Neure L,et e of immunohistologic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in the examin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 biopsy specimens from patients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rthritis Rheum,1995,38(4)∶499-505.
[6]Rigby WF.Drug insight∶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 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s-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J]?Nat Clin Pract Rheumatol,2007,3(4)∶227-233.
[7]王红江,刘海燕,张彦,等.英夫利西单抗与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9)∶606-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