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四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百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一
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就像走进了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世界,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呼兰河这个小地方,就像一个大舞台,上面演着各种各样让人捉摸不透的戏。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人,那生活可真是单调得像一碗白开水。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今天和昨天没啥两样,明天也不会有啥新花样。
就拿跳大神这事儿来说吧,那在呼兰河可是个大事儿。
萧红写得可详细了,什么“大神”装神弄鬼的样子,周围人那敬畏又好奇的眼神,我仿佛都能看到。
这时候我就想,这些人咋就这么迷信呢?也许在那个封闭的小世界里,他们也没别的啥娱乐或者精神寄托了吧。
还有小团圆媳妇的遭遇,那可真让我心里堵得慌。
好好的一个年轻姑娘,就因为性格开朗了点儿,不符合呼兰河那些老规矩,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那些所谓的“治疗”手段,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什么用开水烫啊,用鞭子抽啊,那些人还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呢。
我就纳了闷儿了,这人性咋能这么冷漠呢?难道就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就是对的吗?我觉得呼兰河人的这种愚昧就像一团浓雾,把这个小地方捂得严严实实的,透不过气来。
可是呢,萧红写呼兰河的园子的时候,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温暖。
那园子就像一个世外桃源,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自在。
萧红小时候在园子里的生活可真是让人羡慕,想干啥就干啥。
黄瓜想开花就开花,想结果就结果,她也一样,可以在园子里尽情地玩耍。
她跟祖父的互动也特别有爱,祖父就像一棵大树,为萧红遮风挡雨。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画面,祖父戴着大草帽,萧红在旁边跟着,一会儿摘朵花,一会儿捉只蚂蚱。
这种祖孙之间的感情,在呼兰河那个有些冰冷的世界里,就像一束温暖的光。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呼兰河传不仅仅是在讲呼兰河这个地方的故事,它更像是在说人性。
呼兰河人的那些毛病,也许在我们身上也能找到影子。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盲目地跟着大家走,不去思考对错呢?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那些好的和不好的东西。
我在想,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信息这么发达,是不是就不会再犯呼兰河人的那些错误了呢?其实啊,也许未必。
我们可能还是会在某些时候,被习惯或者群体的力量带偏。
这呼兰河传啊,真的是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二
《呼兰河传》读完之后,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儿都有。
呼兰河,这是个啥样的地方呢?在萧红的笔下,它就像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有些麻木的生活。
比如说呼兰河的冬天,那可真是冷得要命。
萧红把那种寒冷描写得超级生动,我感觉自己都能被那股冷空气冻得打哆嗦。
人们在这样的冬天里,就守着自己那点小日子,没什么大的追求。
我对呼兰河人的“看客”心态印象特别深。
你看,不管是发生什么事儿,跳大神也好,小团圆媳妇的遭遇也罢,周围总有一群人在那儿围观。
他们就像一群冷漠的观众,看着别人的悲剧上演,却很少有人去真正地阻止或者帮忙。
我就想啊,这是为啥呢?也许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没心思管别人?还是说在那个环境里,大家都习惯了这样袖手旁观?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看客,呼兰河的这些人好像也差不多。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真的是让我又气愤又难过。
她那么年轻,本来应该有美好的生活,可是到了呼兰河这个地方,就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被折磨死了。
那些人的做法,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能做点什么来救她吗?可能我也无能为力吧,毕竟那是整个呼兰河的风气。
但这也让我特别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至少我们有法律来保护每一个人,不会让这样的悲剧轻易发生。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全是让人压抑的东西。
萧红写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光,那可真是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
祖父对萧红的疼爱,那真的是从字里行间都能溢出来。
我仿佛看到萧红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祖父耐心地教她认识各种植物,她调皮地在祖父身边跑来跑去。
这一段描写就像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让我在呼兰河那有些沉重的故事里,找到了一丝慰藉。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把呼兰河这个地方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在我们面前。
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有善良,也有丑恶;有麻木,也有温情。
我在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呢?我们是不是也有时候像呼兰河人一样,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呢?这书啊,真的是越读越有味道,越想越觉得值得深思。
《呼兰河传》篇三
《呼兰河传》,这书读得我啊,心里直发颤。
呼兰河这个地儿,在萧红的文字里,就像一个封闭的小盒子,里面的人就像一群困在盒子里的小蚂蚁,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规矩,这些规矩就像一道道枷锁,把人们紧紧地锁住。
比如说丧葬嫁娶,那一套套的繁文缛节,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我就在想,这些规矩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纪念?还是为了显示家族的威严?也许在呼兰河人眼里,这些规矩就是天经地义的,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一样。
小团圆媳妇的死,我觉得是整本书最让我揪心的部分。
她刚到呼兰河的时候,是个多么鲜活的生命啊。
她的笑声就像银铃一样,能传遍整个院子。
可是呢,就因为她的行为不符合呼兰河那些老古板的标准,她就被那些所谓的“好心人”折腾得死去活来。
那些人往她身上浇开水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她那痛苦的惨叫,就像一把刀刺进我的心里。
我当时就气得不行,这些人怎么能这么残忍呢?他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也许在他们的观念里,这就是在“拯救”小团圆媳妇,可这是多么荒谬的“拯救”啊。
再看看呼兰河的那个大泥坑子,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无奈的存在。
它就像一个大陷阱,时不时地给呼兰河人找点麻烦。
有时候是马车陷进去了,有时候是行人不小心掉进去了。
可是呼兰河人却没有想过要把它填平,反而把它当成了一种生活的一部分。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明知道不好,却因为习惯了而不去改变。
我想,这也许就是呼兰河人的一种惰性吧。
不过,萧红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情节又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祖父就像一个老顽童,萧红就像一个小尾巴,整天跟着祖父。
园子里的花啊、草啊、昆虫啊,都像是他们的小伙伴。
我记得萧红写她把狗尾巴草当成谷穗的那段,祖父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解释。
这种宽容和疼爱,在呼兰河那个有些冰冷的世界里,是多么的珍贵啊。
我就想起我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和长辈相处的温馨时刻。
那时候我在老家,跟着爷爷去田里,我也是对什么都好奇,爷爷也是耐心地给我讲这讲那。
这种回忆和萧红笔下的祖孙情很像,让我特别有感触。
读完《呼兰河传》,我就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
这个梦有欢笑,有泪水,有温暖,有寒冷。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对人性、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被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束缚,要珍惜身边的温暖,也要勇敢地对那些丑恶的东西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