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探究
1.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内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口多,资源运输密集,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经济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深入普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进程的推进,农村公路的整体质量、长度与技术含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在长期养护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
1.1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
农村公路在物资运输与经济延伸网络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然而,受地区环境与经济水平的制约,现有的农村公路等级整体较低,多为三级或三级以下的公路标准。
二级及以上的高等级公路稀缺,导致农村公路与城市公路网络的衔接处于断层状态。
因农村公路整体质量落后与国家交通网络,且公路周边环境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补给站和维修厂,导致很多大型汽车不愿进入农村公路范围。
另外,多数与公路相连接的挑梁都是由原有桥梁加固而成,这忽略了桥梁的使用情况,容易使存在风险的桥梁成为公路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1.2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责任不明确
城市公路建设有着明确的体系和具体负责单位,相关单位及负责人员会定期对公路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缮。
而在农村,公路建设后的管理存在明前缺位,尤其是在那些地区偏远或几个村镇交汇的地区,权责不清、缺乏明确管理责任人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
这种情况下,道路交通部门与村镇政府之间就出现了管理的真空地带,双方均无法明确每区道路的具体归属情况。
此时,一旦遇到公路需要维修养护的情况,双方就可能因为权责和经费等问题产生争执,进而影响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给车辆正常行驶带来隐患。
1.3缺乏专门的公路养护基金
在农村,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上的投资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在公路建设阶段,乡镇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村内集资与基金集资等多方面的手段来完成资金的筹措工作,并以公路建设为引,大力开发本地区的农业特色,带动经济发展的高效进行。
简单来说,这一阶段的投资有着明确而稳定的回报,较容易收获资金上的支持。
而在养护阶段,政府的资金很难足额到位,具体负责养护的部门也
就无法进行具体的维护和修缮工作。
这使得本该一年检修一次的检修被拖到了两年一次,三年一次,甚至更长时间。
这种情况加剧了村内道路的失养情况,使村内村外的道路呈现出明显不同,进而影响了运输车辆的进入,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的增加。
在费税制度改革之后,农村政府用于道路养护方面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减少,这使得只依靠村内集资进行养护的道路情况很难得到改善,公路维修也很难形成一个定期、系统化的运行体系。
1.4农村道路养护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
由于农村道路养护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尚不明确,资金技术水平也相对不足,所以很难形成固定化、规模化且专业化的维护保养团队,多级道路保养管理系统也尚未建立起来。
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挥的情况下,参与到临时公路养修工作中的多为缺乏经验的本村村民。
由于他们对养护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相关设备的使用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在实际施工环节中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养护的实际效果与机动车的道路行驶安全。
2.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的建议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距离大城市较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已经开始深入学习城市公路管理的相关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养护过程当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农路养护水平。
而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如山区、荒漠等地的乡镇,公路养护工作的落实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挥。
本文综合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
2.1建立专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律进行,必须从明确管理体系,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进而真正做到权责分明的长期管理。
养护管理系统的建立要从确立责任主体入手。
要改变乡镇政府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之间责任不清的现状,从而将公路养护管理正式纳入日常工作范畴。
在公路建立之初,乡镇政府与道路管理部门可进行细致的讨论交流,明确各段公路的责任归属范围,同时认真履行有关公路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公路养护维修的时间和地点并协调好养护期间的车辆行驶问题。
同时,要将公路养护工作的每个部
分落实到专人,以此解决资金、养护、维修等方面的诸多问題,让公路管理的系统性更强。
其次,是要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专项化与充足化。
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资金的筹备和管理工作,通过村内集资,招商引资等多方面手段完成资金的筹措工作。
同时,还可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专人对这批资金进行管理和审批,以此明确每一笔资金的具体流向,减轻村民对道路养护资金存在的疑虑,推动资金管理的透明化。
与此同时,还可将公路管理与农产品运输结合起来,通过鼓励外来投资商在村内建厂修路来减轻公路养护的资金压力,让养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2.2学习城市公路养护管理经验,采用不同管理模式
不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不同。
当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公路养护管理状况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距离城市远近的不同,农村公路养护呈现出“城市化”与“非城市化”两种情况。
“城市化”的管理方式多应用于距离大城市较近,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
在这里,生产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较高,居民也有一定的养路意识和专业水平,这使得养路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资金的筹措也更加简单。
同时,这类村镇还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公路的辐射作用,以城市交通网络为核心建立本地的公路系统,并以城市公路养护的周期性规律为参照,合理安排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并对公路水平进行质量升级,使其与城市公路网的衔接更为紧密。
对那些“非城市化”的农村,则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合理制定公路养护的模式。
从管理形式上看,这些地区可以采用季节性养护与分段承包养护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工作。
在明确不同地段公路等级的情况下,要根据乡镇的区域划分情况与公路的使用和磨损情况来安排每一阶段的不同管理方式,并采用专业化养护与乡镇养护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管理,从而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公路养护意识,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为一项日常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
小结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则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居民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保障。
因此,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工作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区域公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侯继贵.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J]. 科技信息. 2009(24)
[2] 陶延秋.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与管理体制研究[J]. 科技信息. 2009(16)
[3] 白宗立. 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研究[D]. 天津大学2012
[4] 郭法霞,贾建彪,王玉勤,郭娟. 论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J]. 中外公路.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