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腹股沟区域,是由于腹肌薄弱或者损伤造成的腹腔内的器官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的疝。
而在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效果对比,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一、TAPP手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手术的方法。
TAPP手术是将腹腔镜插入腹壁内,通过摄像技术在内部观察腹腔器官和疝囊状突出物,然后修补腹股沟疝,最后将疝囊置入腹腔内。
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非常明显,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疝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修补。
而且TAPP手术对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TAPP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对腹壁进行修补,减少对腹腔内压力,减少对腹腔内器官的牵拉,提高了腹腔内压的手术方法。
该方法不使用局部张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并且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更为迅速。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张力修补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的修复,减少了术后组织粘连的风险,减少了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三、TAPP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虽然TAPP手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它们各自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就效果而言,TAPP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腹腔内器官和疝囊,修补疝囊,并将其置于腹腔内,术后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改善腹壁的修复,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术后的效果。
在术后的恢复期方面,TAPP手术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王维帅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王维帅发布时间:2023-05-13T07:20:48.55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王维帅[导读] 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江苏邳州 221300摘要: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方案,对照组采用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复发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p<0.05)。
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床上切口小,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腹外疝;临床效果腹股沟疝气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属于疝气的一种,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腹壁肌肉功能下降,肌肉强度不高,使腹内压变高,导致在腹股沟区的缺损处腹腔脏器突出,从而在体表处形成包块。
依据腹壁下动脉于疝环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两种类型[1]。
在治疗腹股沟疝常采用手术治疗,而临床上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更适合患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引言:腹股沟疝是指通过腹股沟区的腔隙向下脱出的腹腔脏器,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两种主要手术方式。
本文将就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对比进行讨论,以期提供临床决策的参考。
一、手术操作及技术1.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技术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腹部切口,将疝囊复位并关闭疝孔,同时使用网片加固疝孔。
该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手术技术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将疝囊复位并进行缝合修补,采用张力分布均匀的修补材料。
该手术相比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二、疗效比较1.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相对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明显减少,因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确,对周边神经的伤害较小。
而开放式手术的术后疼痛较为明显,因为切口较大,对周边组织的损伤较大。
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术后血肿、腹膜积液、术后感染等。
2. 康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开放式手术。
因为腹腔镜手术伤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活动恢复较快。
而开放式手术由于创伤较大,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
3. 疝复发率:根据临床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式手术在疝复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修补腹股沟疝,但也需要术后定期随访并注意复发的预防。
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两种常见手术方式。
从手术操作及技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康复时间和疝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术后疼痛减轻及康复时间短的优势,而开放式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生的经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9-04T15:23:19.9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彭波罗金成[导读] 临床较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是腹股沟疝,指的是腹壁至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域。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浏阳 4103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04例,抽签法分观察组(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率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避免疾病复发,值得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临床疗效临床较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是腹股沟疝,指的是腹壁至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域,早期患者无典型症状,病情加重可能会发生腹膜刺激症或休克等现象,对其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或恢复时间短等优势,避免损伤腹股沟区正常解剖结构,预防疾病复发,达到远期效果目的,具可行性[1]。
为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回顾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04例,观察组(n=52):男31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26±8.53)岁;病程5-52个月,平均(28.64±2.28)个月;对照组(n=52):男34例,女18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7.13±8.42)岁;病程5-48个月,平均(28.57±2.13)个月。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部分或全部脱出并压迫在腹股沟区域的一个通路解剖缺陷内。
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疾病,其发病率在成年人中相当高。
疝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手术治疗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时究竟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比较。
1. 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在患者腹部进行操作,在腹股沟区域进行疝囊的修补。
该术式操作微创,对患者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
该术式对于双侧性疝、复发疝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腹腔镜手术需要对手术操作的医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操作时间长,费用高。
由于手术操作需要在腹腔内操作,也可能会引起一些术后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膀胱损伤等。
2.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在患者腹股沟区域进行手术操作,并使用无张力网片进行疝囊的修补。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廉。
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开放式手术创口较大,组织破坏较严重,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期相对较长。
并且该手术方式对于双侧性疝、复发疝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单侧腹股沟疝的治疗,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和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更受到患者的青睐。
而对于双侧性疝、复发疝的治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更为适用。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疗环境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调理,定期复查等,以保证手术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但都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壁疾病,主要表现为腹壁肌肉和腹膜腔内脂肪、肠管等腹腔内器官从腹股沟区突出,形成可触及的肿块。
腹股沟疝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广大患者更好地了解腹股沟疝的治疗选择。
一、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将腹腔内器官复位并在疝囊口处植入网片,加固腹壁,达到治疗目的。
1. 优点:(1)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
(2)术后疼痛轻: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恢复快。
(3)美观:术后疤痕小,对患者的外貌影响小。
(4)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效果较为稳定。
2. 缺点:(1)需要专业技术: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手术难度较大。
(2)部分患者不适合:因为手术不适应症,部分患者不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
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 优点:(1)手术简单:相比腹腔镜手术,开放式手术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较短。
(2)术者熟练度要求低:相比腹腔镜手术,开放式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低。
(3)适用范围广:开放式手术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腹股沟疝。
2. 缺点:(1)创伤大:开放式手术创伤大,出血量较多,术后疼痛明显。
(2)恢复周期长: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相对较长,对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大。
(3)术后疤痕明显:开放式手术术后疤痕较明显,对患者的外貌影响大。
对比分析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有优劣。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部分患者,但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但创伤大、恢复周期长,术后疤痕明显。
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更多的优势。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对比
·外科研究·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2020年10月第5卷第20期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因腹内压升高或者腹壁薄弱造成腹腔脏器膨出腹壁引起,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1]。
目前,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疝修补术,能够有效改善腹部强度,缓解痛苦,但术后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使得患者预后受到影响。
近些年来,DOI:10.19368/ki.2096-1782.2020.20.068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对比周正赟1,成建璋1,施文文1,王曙逢21.西安市航天总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1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山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36例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150例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486例患者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设为参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比参照组的89.51%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 <0.05)。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参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2096-1782(2020)10(b)-0068-03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and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for Inguinal HerniaZHOU Zheng-yun 1,CHENG Jian-zhang 1,SHI Wen-wen 1,WANG Shu-feng 21.General Surgery,Xi'an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Xi'an,Shaanxi Province,710100China;2.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Province,71006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and open tension-free mountain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Methods The 636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from January 2017to December 2019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research.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150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and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486patients underwent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set 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clinical related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89.51%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92,P <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incid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group.Conclusion The effect of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but also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and faster recover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Inguinal hernia;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Clinical efficacy[作者简介]周正赟(1985-),男,本科(在读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魏国平(广昌县中医院,江西广昌3449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86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治疗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短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而在长期疗效上,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样具有显著效果,疼痛感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复发性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对比DOI:10.19435/j.1672-1721.2018.35.017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常见疾病,患者多为男性,与患者年龄、劳动强度、手术方法及渗血感染等因素有关,腹股沟区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对其生活及健康造成影响。
我院在2017年2月—9月收治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6例,分别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9月收治的86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2组均为男性,观察组年龄34岁~65岁,平均年龄(51.4±1.2)岁,平均体重(78.24±8.61)kg,疝类型:斜疝23例、直疝11例、复合疝9例;对照组年龄33岁~65岁,平均年龄(51.4±1.2)岁,平均体重(77.44±8.31)kg,疝类型:斜疝22例、直疝10例、复合疝11例。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择选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114例腹股沟疝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者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且对其治疗情况加以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手术时间短、疼痛持续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标签: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疾病的治疗,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57例腹股沟疝患者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57例予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对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选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114例腹股沟疝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成人腹股沟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1]中有关腹股沟疾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腹股沟疝。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6)岁;36例为斜疝,21例为直疝。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3.0)岁;34例为斜疝,23例为直疝。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对该组患者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即对患者予以全身麻醉,以脐孔作为观察孔,于患者脐平面略下的两层腹直肌外缘部位,做两个操作孔,大约5mm左右。
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b y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a n d o p e n
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但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比较 , 腹腔镜疝修补术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卧床
恢 复 时间 。 减少 术 中 出血量 , 且并 发 症 发生率 无 明显差 异 , 值 得在 临床 上 广泛推 广 和应用 。
( 关键 词】 腹 股 沟疝 ; 腹 腔镜 疝修 补 术 ; 开放 式无 张 力疝修 补术 ; 应 用价 值
he r n i a r e p a i r f o r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
, J 0 S 沾
De p a r t me n t o f G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Ku n mi n g i n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Ku n mi n g 6 5 0 0 0 0, Ch i n a
2 0 1 5 t o J u n e 2 0 1 6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wi t h 4 0 p a t i e n t s i n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沟股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腹沟股疝手术患者80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40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两者手术方法各有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标签: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腹腔镜疝修补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手术伤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现在腹沟股疝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无张力疝修补术,且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本文选取我院近1年内诊断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效果,现具体的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腹沟股疝手术患者80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男68名,女12名,年龄35~54岁,平均年龄(45.14±3.46)岁,其中研究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40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1](1)研究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给予患者全麻,取头低脚高位在患者脐旁边2厘米出行月10毫米横行切口,腹直肌前鞘切开后,用拉钩牵拉游离腹膜外间隙,将Trocar及腹腔镜置入其中,向里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这样腹腔的压力是10~15 cmHg,在镜子的照看下放置5 mm Trocar,位置在脐和耻骨连线中上及中下1/3。
分别将腹腔内的结构显现出来,包括Cooper韧带、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等,把疝囊和腹壁剥离称为直疝,疝囊从精索下撕离是斜疝,当疝囊很大时我们要套扎住疝囊。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并将这两种方法优缺点进行比较。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分别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持续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两组手术后的复发率没有太大差异。
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但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它具有创伤小、创口小、痛感更轻、恢复更快的特点。
标签: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Bassini术式为代表的传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此期间手术方式也有改进,如Shouldice术式等,但术后复发率高(10%)和疼痛等缺点没有明显改善[1]。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疝形成的逆向解剖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出现并逐渐用于临床治疗,其创口更小,更符合解剖,术后恢复时间较快,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两种腹腔镜疝修补术。
本文将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12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其中62例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13例TAPP,49例TEP);62例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年龄20~65岁,平均43.6岁;124例患者均没有明显器官功能障碍,也没有心、肺等基础疾病。
12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有可比性。
1.2方法腹腔镜组选用全麻,开放式组选用硬膜外麻醉。
1.2.1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至耻骨结节间做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4~6cm,切开腹膜外斜肌腱膜和提睾肌,寻找疝囊和高位游离结扎疝囊,切除多余疝囊组织,内环口填充聚丙烯网塞,精索下放置网片,缝合各层组织至皮肤,结束手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有效性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有效性目的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治疗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为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主要针对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6年8月纳入的5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5例,平均年龄(50.21±8.26)岁,男性17例,女性8例。
对照组患者25例,平均年龄(50.05±8.12)岁,男性16例,女性9例。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方法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做出一個5 cm左右长的斜形手术切口,确保其与腹股沟带平行,将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切开,找到疝囊,如果疝囊相对较大,则要将其直接横断,并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合理修剪补片之后,将其放置在精索后方,并且在耻骨膜、联合腱、腹股沟韧带上缝扎固定好,以此来将腹壁加强。
完成手术后采用砂袋对其进行24 h的加压处理。
观察组(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用头低脚高位进行手术治疗,在其患侧脐带旁做出一个横切口,将其长度控制在3 cm,切开腹直肌前鞘,采用直板拉钩法经腹膜外间隙进行游离,置入腹腔镜与Trocar,建立起二氧化碳气腹,在直视的情况下,将Trocar置入耻骨和脐带连接中线,分离并显露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一直到从腹壁将疝囊分离出来。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摘要】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方法。
本文对这两种手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操作精准,恢复快,但费用高;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且便宜,但创伤大,恢复较慢。
比较两种手术的效果后发现,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但感染率略高;而开放式手术恢复时间长,但感染率低。
未来,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应用前景广阔。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效果对比、优缺点、治疗成果、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壁肌肉薄弱或腹股沟区域开口增大,导致腹部内脏器官突出形成疝囊。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肠套叠或梗阻等。
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两种主要手术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体腔内进行操作,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术后恢复快;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通过传统的手术方式,保留腹壁肌肉层完整,减少了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时,了解两种手术的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效果审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展开讨论,以期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成人,特别是男性。
腹股沟疝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意义。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8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
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手术预后指标的差异。
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有着较高的疗效,但是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少、康复速度快,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多由于腹股沟缺陷导致腹部内脏疝出。
目前该病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案,虽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1]。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康复速度快的优势,在腹股沟疝中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
为了观察不同术式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84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8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
观察组患者中男40例,女2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为(52.6±4.6)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有39例,女3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为(51.8±4.5)岁。
入选标准: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且符合手术适用证。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具体措施为:硬膜外麻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位置行一6cm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确定疝囊位置,高位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将疝囊还纳腹腔后,使用合适规格网片覆盖在腹横筋膜前,缝合固定后重建内环口。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8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2例。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更显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主要是指患者因腹股沟缺损造成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1],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两种。
腹股沟疝病发时常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临床上常用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2]。
因此,本院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就诊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2±8.15)岁;体重52.25~79.54 kg,平均体重(63.21±5.52)kg;实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16.25±17.95)岁;体重53.56~80.05 kg,平均体重(64.10±5.78)kg。
两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岩 炳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西双版纳 666200[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疗效并分析总结方法。
方法 分析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收治确诊的疝气患者70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为检测指标。
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的开放式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组35例: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及探讨两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疝气修补手术很成功,治疗组腹腔镜治疗比较对照组常规疝气修补术术中手术时间少、手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的时间少等优点,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复发率及术后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疝气修补在患者安全性及术后的身体恢复要有优势,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值得借鉴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对比[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7(a)-0111-02“疝气”的形成过程是如果腹膜鞘关闭不全会导致腹腔内容物进入此鞘状突。
治疗疝气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手术治疗。
最传统的手术方式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方法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局部的切口过长,术后的复发率较高。
医学技术随着不断更新进步,有关研究表明,疝气修补术得到更新的技术支持,临床单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疗效很不满意。
而腹腔镜疝气修补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患者恢复迅速、手术简单、切口小等等优势。
探讨其两种手术方法的不同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收治的疝气的70例患者,年龄25~55岁。
平均年龄40岁。
体重在45~75k g,平均体重65.5 kg,患者表现为少腹重坠感,腹压加大后,有囊性物质突出等。
观察腹股沟疝实施开放性无张力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腹股沟疝实施开放性无张力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对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不同修补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实施治疗的3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18例实施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15例实施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开发性无张力组4例患者应用止痛药物,并且有2例出现远期腹股沟疼痛,腹腔镜组患者只有1例应用止痛药物。
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均未出现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标签: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疗效比较疝气的临床发病原因是人体组织或者器官通过人体间隙或者是缺损部位、薄弱部位发生移位,在另外一个部位出现,因而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影响[1]。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腹外疝疾病,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高达90%,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斜疝[2]。
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最常用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手术能够确保患者不出现腹股沟疝复发,所以如果提高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也就成为临床医学研究重点[3]。
本次研究主要对比腹腔镜修复术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进行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的患者33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报告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实施治疗的3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53.23±4.28)岁,患者首次手术至复发时间为15天—21年,平均复发时间为(5.7±0.5)年,其中复发性术后再次复发患者1例,合并对侧原发腹股沟疝患者2例。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邵旷【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7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及腔镜组,每组36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腔镜组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期恢复.【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者】邵旷【作者单位】河南虞城县人民医院外二科虞城47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12016-12—2018-01间,我们选取7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对不同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2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订的腹股沟疝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1]。
排除:(1)双侧疝、复发疝、嵌顿疝。
(2)有下腹部手术史。
(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
开放组:男29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4.18岁。
斜疝33例,直疝3例。
Ⅱ型21例,Ⅲ型14例,Ⅳ型1例。
腔镜组:男30例,女6例;年龄24~64岁,平均43.27岁。
斜疝32例,直疝4例。
Ⅱ型20例,Ⅲ型14例,Ⅳ型2例。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邱国军;牟伟纲;孙铁峰【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6±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5±4.8)ml,住院时间为(3.8±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随访1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复发1例,复发率均为1.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1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作者】邱国军;牟伟纲;孙铁峰【作者单位】2660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660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66000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疝修补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 临床对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仍有所争论[1, 2]。
本研究选取2016 年11 月~2017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102 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分组后分别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以期为完善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张力疝修补 均采用腹 膜前 间隙修补术 , . 麻醉方 式均采 用局部麻
醉。 由患侧 内环 口至外环 口处作长约 5 — 8 c m斜形切 口,切开皮
肤、浅筋膜 ,打开腹 外斜肌腱 膜并分 离 ,上 至联合腱 ,下至耻 骨梳韧带 ,内至腹 直肌外鞘缘 ,充分 显露髂腹 股沟神经 及髂腹
【 摘 要 】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与开放式无 张力疝修 补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笔者所 在医院 2 0 1 0 年1 月一 2 0 1 3
年1 月 收治的 1 2 0 例成 年人腹股沟疝患者 ,按 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开放式组 和腹 腔镜组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 的手术 时间 、住院时 间、住 院费用 、术中
下神经 ,提起提睾肌并打 开 ,显露疝囊 ,电凝剥离疝囊 至颈部 , 横筋膜下 游离疝囊 颈部至 腹膜前 间隙 ,以疝囊 颈部 为 中心 ,向
选取笔者所 在医院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3年 1 月收治 的 1 2 0例
腹 股沟疝患者 , 其 中男 1 0 0 例 ,女 2 0 例 ;年龄 2 l 一 7 2 岁,平 均
观察两组 患者分别 进行腹 腔镜疝修补 手术 以及 开放式 无张
合理选择 。
【 关键词 】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 ;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 腹股沟疝
中图分类号 R6 5 7 .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5 — 0 0 2 7 — 0 2
腹股 沟疝 是普外科 的常见 、多发病 ,在 成年人 中腹股 沟疝
例。根据患者病情 、要求 ,选择开放式手术 的有 6 0例 ,选择腹
5 6 . 5岁 ;其 中发生 在单侧者 的有 1 1 0例 ,发 生在双侧 扦的 l 0 切 除远端疝 囊 ,近端 疝囊 用 4号丝线缝 扎 ,提起 联合腱 ,在腹
腔 镜疝 修补手术的有 6 0 例 。腹腔镜组包含 1 2 例复发疝 ,6 例双
一
行分离 复位 ,疝囊 直径太 大则结 扎并切 断疝囊 、远 端旷置 ,充 分显露 耻骨结节 、耻骨 梳韧带 、联 合腱 、髂 耻束 ,男 性需将精 索腹壁化 ,置人 大小 约 1 2 c m×8 c m补片 ,确切完全覆 盖疝环 、 直疝三 角 、股环 ,用 螺旋钉 钉合 固定 补片 于耻骨梳 韧带上 ,铺 平补片 ,把 游离皮瓣 覆盖 补片 ,最后 用可 吸收缝合线 连续缝合 固定补片。解除气腹 ,缝合创 口,术毕 。 1 . 2 . 2 开放式组 均采 用开放 式无张力 疝修补 手术 ,开放式无
侧 腹股沟疝 ,4例同侧斜疝与 直疝 共存 ,2 例 斜疝 与股疝 同时存 在 。开放 式组 中 1 1 例 复发疝 ,4例 双侧腹 股沟疝 ,3 例 同侧斜 疝 与直疝共 存 。所有 手术均 由 同组 高年级主 治医师完 成。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前 修补 ( T A P P ) 。首 先对患者 进行硬膜 外麻 醉或全身麻 醉 ,采用
头低 脚高位 ,常规消毒铺 巾,脐下作 1 . 0 e m切 口,血 管钳钝性 分离入腹腔 ,放置 T m o a r 建立 C O 2 气腹 ,腹压维持在 8 ~ 1 6 F I L mHg ;
旦 形成 ,无 自愈 可能 ] ,并潜 在可能 导致 胃肠道 绞窄 、梗 阻
甚至肠 道缺血 坏死等严 重的临 床并发症 , 无 张力疝修 补 已成 为
成人腹 股沟疝 治疗 的金标 准 [ 2 ] 。腹腔镜 疝修补 手术与 开放式 无
张力疝修 补手术 各有优 缺点 ,两种 手术方式 在临床 治疗上仍 然 存在争 议 ,现 在结合笔 者所在 医院收集 的 1 2 0 例手术 治疗腹 股 沟疝 的临床实 际情况来 比较分析 两种手术 方式 的临床疗效 ,具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2 卷第5 期( 总 第2 2 9 ) 2 o 1 4 年2 月 临床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腹腔镜疝修 补手术 与开放式无 张力疝修补手术 治疗腹股 沟疝 的临床 疗效 观察
汪江① 龚建云① 邱 学辉① 梁永强①
异 的情况下 ,说明两种手术治疗方案对腹 股沟疝 的临床疗效均十分有效 , 腹 腔镜疝 修补手术可 以明显缩短 患者的住院时间 ,术 中出血量也 明显少于
开放式无 张力 疝修补手术 ,而开放式无 张力疝修 补手术在手术时 间以及住 院费用方面 占有明显优势 ,所 以患者可以根据 自身 的经济条件 以及 病情来
与腹直肌鞘 外缘缝 合 ,上缘 与联合腱 缝合 。将 精索 复位 ,明确
无 活动性 出血、精索 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 ,用 3 - 0可 吸收线 间断外翻缝 合腹
1 . 2 . 1 腹 腔镜组 手术方 法
腹腔 镜组术式 均采用 镜腹腔 的腹膜 外斜肌腱膜 、浅筋膜 、皮肤 ,术毕 。
1 - 3 观察指标
1 . 2 方法
四周 游离出 5 - 6 c m腹膜前间隙 ,确切止血 ,植 入善释补片至腹
膜前 间隙, 用手指充分展平补 片, 充分覆盖耻骨肌孔 , 提起精索 , 在精索后方 、腹横筋 膜前放 置加强平 片 ,用 3 - 0可吸收 缝合线 间断缝合周 边 固定外 缘与腹 股沟韧带 及耻骨梳 韧带缝合 ,内缘
出血量 、术后并发症 以及 复发率等 方面的差异 。结 果 : 术后 6 个月对患 者进行随访 ,两组单 侧手术 时问、住院费用 、术 中出血量及住 院时问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O . O 5 )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以及复发率 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t P > O . 0 5 ) 。结论:在术后 的并 发症 以及复发率无明显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