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
1.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忙镇压。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清政府被迫应战,“战争”爆发。
2.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面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率舰直冲敌舰,与200余名将士一起壮烈牺牲。
3.1895年初,日本围攻。
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4.1895年春,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与日本签订了《》。
(1)条约规定:割、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2)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程度。
5.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899年,美国向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六国提出“”的照会。
这一政策反映了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上的矛盾。
【合作探究】
1.《南京条约》与《马光条约》比较
2.《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和今天我国招商引资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本质区别。
【当堂达标】
1.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之一。
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3.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4. 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与台湾成为孤儿直接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7.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
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
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
——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
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甲午中日
2.黄海、邓世昌
3.威海卫
4.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沙市重庆苏州杭州;2亿;开设工厂;半殖民地化
5.门户开放侵华政策
【合作探究】
1.(1)相同点:①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②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③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于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
(2)不同点:①从内容上看,《马关条约》割地的面积和赔款数额远远超过《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在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并且深入到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③《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是为了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需要。
④从影响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 (1)从目的上看,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资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
(2)从方式上看,前者清政府是被迫的,后者我国是主动的。
(3)从影响上看,前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后者发展了民族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当堂达标】
1.B
2.B
3.B
4.C
5.D
6.A
7.D
8.(1)甲午中日战争。
(2)落后的社会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社会制度,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中国不思进取,导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