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寓言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 自满的强者。
《乌龟与兔》(童话)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 乌龟也长了四条腿, 爬呀,爬呀,爬得真慢。 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笑眯眯地说: “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 兔子在开他玩笑, 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 摆着耳 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 乌龟乌龟,爬爬, 一 早出门采花; 乌龟,乌龟,走走, 傍晚还在门口。 乌龟生气了, 说:“兔子,兔子,你别神气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
“什么,什么?乌龟,你说什么?” “咱们这就来赛跑。” 兔 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 从这儿跑起,看谁 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 三,---” 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 他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 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 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 儿,不, 让他爬到前面去吧,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啦啦啦,啦啦啦, 胜利准是我的 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真的睡 着了。
“寓言是很简陋的文体,并没有反复的内容; 叙述直截而简明,教训也浅露而不稍含蓄。”
“在短短的一段小故事中,而传达出最深切 的教训,最精炼的人间真理,这真是非有大 力量、大阅历的作者不办” —— 郑振铎
二、寓言的特征
寓言概括性特征的表现
题旨的把握。单一故事的,简括的人物形象, 概括地揭示主旨。 例《狮子和狐狸》《歪头看戏》
【评析】:三种动物合伙拉一辆小车却无法使其挪动 半步,说明合作的人用心不一致就会把事业弄糟。 作者最后的感叹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寓意,但已鲜明 地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特里什卡的外套 俄 克雷洛夫 特里什卡的那件外套,在臂肘地方破了一个 洞,这有什么值得长时间考虑的,他立刻拿起 针和线,又把衣袖剪下四分之一,缝补好肘部 的破洞,于是又是一件完整的外套了;只不过 一只手臂露出了四分之一。可是这又有什么值 得担心的? 然而大家一看到特里什卡,都忍不住要发笑。 “我又不是一个傻瓜,”特里什卡说道,“这 种毛病是可以补救的:我要使衣袖比原来的还 长。” 啊,特里什卡这小子真不简单,他在衣襟下 摆截下一段,补上了袖子,于是我们的特里什 卡穿了件比无袖外套还要短的外套,心里还得 意非凡。
农夫和蛇(伊索寓言)
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 。他很 可怜它,便拿来放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 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本性,便把它的 恩人咬了一口,使它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 死的时候说道 :“我怜惜恶人,应该受到这 个恶报。”
这个故事是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 们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寓言的特征
——寓体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 自满的强者。 ——本体
(《伊索寓言》)
母狮每胎仅能生一头幼仔。狐狸觉得很可笑, 便嘲笑母狮。母狮回答说:“我虽然每次只能 生一头狮子,但是一头狮子将会吃掉许多狐 狸。”
——寓体
一块金玉往往比一大堆糟粕更有价值 ——本体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 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 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寓体
二、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在于最终目的是为了阐明教训 或哲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例:《农夫和蛇》 讽刺型(通过否定、讽刺反面角色达到 正面说教的目的)
寓言教训意义的类型 经验教训型(从正面经验出发,总结经 验以起启示作用)
寓言在寓意的表现上追求哲理性、普遍性和多层次 性,体现出寓意内涵明白清晰和含蓄深沉的特点。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 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 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 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 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 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中国 ——中国的寓言产生于先秦时期,艺术上 相当成熟,创造了中国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 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 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 理或教训。
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 故事寓言由喻体和本体组成
所讲述 所阐明 的故事 的道理
《乌龟与兔》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 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 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 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 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 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天鹅、梭子鱼和虾 克雷洛夫
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 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 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无论它们怎样的拖 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是方,一码也没有 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动不了,而是另有缘故:天 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拖,梭子 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不知 道,我也不知想寻根究底;我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 老地方。
狼与鹭鸶
《伊索寓言》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 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 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 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 “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 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 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二、寓言的特征
(三)犀利幽默的讽刺性
寓言通过犀利的言辞、机智的幽默来实 现对人性的弱点、现实的谬误、社会的 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训诫,以其尖锐有 力的锋芒能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寓言的讽刺方式:
◆ 直接讽刺。通过反面形象的塑造表 达教训者的否定态度。例《天鹅、梭 子鱼和虾》
◆ 以极度夸张制造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和场面,达到讽刺的目的。 例《特里 什卡的外套》
1、先秦说理寓言 2、两汉劝诫寓言 3、魏晋南北朝嘲讽寓言 4、唐宋讽刺寓言 5、明清诙谐寓言
中国寓言故事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在先 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 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 《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 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 言讽刺现实。
两只口袋
《伊索寓言》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 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 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 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 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 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狐狸和葡萄
《伊索寓言》
【评析】:虽事件虚妄 ,但夸张大胆,
内涵现实,符合寓言的特定文本语境, 是针对现实中一些人身身可能存在的 可笑行为而展开的合理想象,因凸显 了人物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而使作品 产生幽默讽刺效果。
二、寓言的特征
(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寓言作者常截取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片断
加以概括、提炼,将深刻的道理浓缩在一个 短小的故事里,甚至三言两语便揭示出要阐 明的事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体现出精练简 洁的概括性特征。
(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
寓言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将文本 的外在故事形式作为喻体,由此实现寓 意的文学性传达。
寓言比喻的特点:整体性 ,以整个故事 作为喻体以表面寓义
寓言比喻主要方式:
◆ 对现实或史实中的事件、现象 进行想像、补充 作为故事喻体。 ◆ 用拟人的手段,以动物为对象 拉开与现实距离,最终将目标指向 现实及现实中的人与事 。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
后终于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 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 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 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 小的蜘蛛所消灭。”
2、《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 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 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 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印度——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之一,主要由 民间寓言和佛经寓言构成。以《五卷书》、 《百喻经》、《佛本生故事》等作品为代 表。
《五卷书》是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童 话寓言故事集,是古印度寓言的组成部分, 成书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或2世纪。包括48个 寓言故事。充满了各种生活经验、教训和对 人情世态的讽喻,是古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
语言形式的运用。寓言的语言简约而犀利、尖 锐而明快,具有一针见血、一矢中之效。 例《狼和山羊》
狮子和狐狸 伊索寓言
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 “然而是狮子!”
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评析】人们对于事物内在品质的珍视仅以三句话, 就简洁、智慧而传神地传达出来。
歪头看戏 一个歪头的人去看戏,戏看完后,人家问 他:“戏做得怎样?” 他说:“戏做得不错,只是戏台搭得不正” 人家说:“咦!我们怎么没看出戏台是歪 的?恐怕毛病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吧!”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 故事,经后人加工而成。《伊索寓言》是 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 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 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 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 《公鸡与宝石》《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 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评析】用精炼简洁之笔形象而概括揭示题旨: 以自己主观经验推断客观现象,遇到问题不 从自身探究根源而寻找多种借口。
《乌龟与兔》(寓言)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 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 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 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 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 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中西方寓言 阅读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一)寓言的含义
历史上对寓言含义的不同认识 中国: 《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 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 结论:“寓言”在当时并不是特指一种 文体,而是指借他人所说的话。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西方 : 原指虚构的故事或描绘性的 Nhomakorabea述,现代意义是指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 的简短的故事,用以表达某种教训 。
欣赏《狮子和蚊子》,边读边想,印度寓言故 事有什么特点?
1、《狮子和蚊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 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 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 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 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 试。”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 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 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 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 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 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 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 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 则寓言。”
—— 莱辛
什么是寓言?
所谓寓言,就是寓意于言。 “寓”就是寄托,“意”是故事 中包含的道理,“言”就是叙述 的小故事。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 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 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 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 庄稼。 ——本体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二)寓言的历史形成 寓言文学的三大发祥地 古希腊、中国、印度
古希腊——欧洲寓言的发源地 ,公元前6世纪 出现著名的《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 先河,标志着寓言文学的高度繁荣与成熟 。
从以上两则寓言,你想到这种文体的共同 特点了吗?
二、寓言的特征
构成寓言的三个要素:故事、寓意、寓示 故事:寓意的载体 寓意:寓言的灵魂 寓示:沟通故事与寓意的中介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 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 灵魂。”
—— 拉封
二、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 (三)犀利幽默的讽刺性 (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