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病人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肿瘤病人健康教育
骨肿瘤是指骨组织(骨膜、骨和软骨)及骨附属组织(骨的血管、神经、脂肪、纤维组织等)所发生的肿瘤,骨肿瘤的发病率为所有肿瘤的2%〜3肌骨肿瘤分类有良性肿瘤、中间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以骨软骨瘤多见,恶性以骨肉瘤占首位。

骨肿瘤的好发部位是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长骨的干髓端。

骨肿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骨肿瘤、中间性骨肿瘤辅以放疗、化疗、免疫及中药治疗。

【疾病特点】
1骨软骨瘤为良性肿瘤,1%〜2%出现恶变,多生长于干断端,生长缓慢,以骨性包块、无压痛为主要症状。

术后骨缺损大者应避免负重。

骨巨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主要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的骨端,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或包块、关节功能障碍,术后复发率为40%-60%o骨肉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居首位,主要发生在生长活跃的干断端,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特点为剧烈、持久、夜间加重。

2•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症状,开始为间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尤以夜间明显,晚期疼痛加重,影响工作、休息、睡眠,需用强镇痛药。

局部肿胀,逐渐长大的包块是骨肿瘤的又一特点。

无论是良性或恶性骨肿瘤,都会出现功能障碍Q当肿瘤发展巨大时,可压迫血管、神经、肌肉而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脊椎肿瘤可压迫脊髓,并发截瘫。

当骨端肿瘤骨质破坏严重时,可致病理性压缩、脱位。

骨肿
瘤可复发、转移及恶变,多为远处转移,如血行转移,最常见为肺转
移,偶见淋巴结转移Q
【健康教育要点】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指导: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结局会给病人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对恶性骨肿瘤病人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配合医生合理解释病情和手术治疗效果。

除情感支持外,积极介绍骨肿瘤的综合治疗进展,使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术后接续治疗的心理准备。

(2)术前准备指导:下肢肿瘤病人告知术前准备阶段应避免下地负重,脊柱肿瘤病人,应卧硬板床,翻身时不可扭转及屈曲躯干,以防止病理性骨折。

为防止肿瘤扩散,禁止按摩、热敷、理疗Q拟行截肢术的病人,术前教会使用拐杖,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0矗尾部手术者,告知术前3d需服用肠道抗菌药物,以做好肠道准备。

解释术前禁食、禁饮、灌肠的目的Q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与活动指导:行肿瘤切除者,告知术后应抬高患肢150~30。

,制动,目的是防止病理性骨折或植骨移位。

行截肢术者,嘱咐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屈曲畸形,影响假肢的装配。

(2)病情观察指导:告知重点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现象,术区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单位时间内引流量增多,颜色、性质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截肢术后病人床旁应备止血带,若大出血,应迅速在切口平面上方捆扎止血带,用手按压伤口数料,立即报告医生Q
(3)饮食指导: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6h进流质饮食(经腹手术者待
排气后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或普食。

肠道敏感者应进温流质饮食,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防止肠蠕动过多及胃肠道炎症引起腹泻。

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因疼痛及精神心理负担而影响食欲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应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鼓励多饮水,保持尿PH 在6.5以上,24h尿量不少于3000m1。

(4)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术后锻炼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屈曲挛缩,保持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

下肢手术者术后即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及踝关节的屈伸练习。

有肌肉重建者,需在术后3周开始训练肌肉力量,逐渐扶拐下地活动。

患肢不负重或部分负重,术后1~2周逐渐进行关节活动Q行虢关节功能重建者练习外展,行膝关节功能重建者进行膝关节屈曲及伸直训练,还可在CPM机帮助下,持续练习魏、膝关节的活动,术后2周练习扶拐行走。

3.出院健康教育
(1)肢体保护指导:嘱咐出院后避免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和剧烈活动,建议穿防滑鞋,行走不要太匆忙,上下楼扶好楼梯扶手,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2)截肢病人指导:告知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并对残端给予均匀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踩踏练习,继续弹力绷带包扎残端,3个月后待残端肿胀消失后及时装配假肢。

(3)恶性骨肿瘤病人指导:告知出院后需继续做放疗、化疗等综合性
治疗。

通常术后3~4周进行放、化疗,指导在此期间适当加强营养,促进机体修复,预防感冒,按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时回院接续治疗。

(4)复诊指导:告知3个月内门诊复查,有异常情况及时随诊,终身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