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哲学 (军队文职)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 (军队文职)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2、“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3、布鲁诺把认识划分为四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心灵,对于这四个阶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感性是认识的开端
B、知性的任务是运用抽象概括和推论的能力,从普遍推算特殊
C、理性的任务是主动地、积极地整理知性活动的成果
D、心灵是认识的最高能力,是对普遍实体即神的直观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5、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
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7、墨子及其弟子不但形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而且还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墨者的首领称为( )。
A、墨首
B、墨者
C、先子
D、巨子
()8、垄断资本家在售卖商品时,一般都会采用( )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市场价格
D、计划价
()9、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1、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12、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是( )。
A、弗兰西斯·培根
B、笛卡尔
C、黑格尔
D、霍布斯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1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15、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反映论和先验论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阶级性质
B、组织原则
C、根本宗旨
D、政治纲领
()17、“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 万有引力。
这表明( )。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18、费希特知识学的第一原理是( )。
A、自我设定非我
B、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C、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D、通过自身成为不证自明、绝对可靠的思维的起点
()19、改善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首要重点应该是( )。
A、加强和改善政府支持
B、完善需求牵引系统
C、增强科技和教育的地位
D、支持高新技术发展
()20、技术创新是指( )
A、技术新发明
B、技术进步
C、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D、技术上的自主开发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1、灵感、顿悟、直觉、幻想等非理性因素( )。
A、不知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B、是实践经验积累的无意识飞跃
C、是逻辑思维所包含的心理形式
D、是神的恩赐
E、是知识积累和长期探索过程的不自觉的升华
()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3、与“共相”问题的由来相关联的哲学家有( )。
A、贝伦伽尔
B、波菲利
C、波爱修
D、爱留根纳
E、安瑟尔谟
()4、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5、梁启超“新民说”的三个方面是( )。
A、兴民族
B、新民德
C、开民智
D、鼓民力
E、管民生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3、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解析】这是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
“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说明改造自然界是实践,人的智力的发展即人的认识的发展,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B
【解析】A项,感性是认识的开端,只能认识杂多的表面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解正确。
B 项,知性的任务是运用抽象概括和推论的能力,从特殊中抽象出一般,说法错误,当选。
C项,理性的任务是主动地、积极地整理知性活动的成果,把知性得出的一般论断提高到原理原则,从而认识到事物的实体的统一性,理解正确。
D项,心灵是认识的最高能力,是对普遍实体即神的直观,理解正确。
4、C
5、B
【解析】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属于意识。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无论是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未必就是根据现阶段的客观事物所作出的反映。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故本题选B。
6、B
【解析】“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7、D
【解析】墨子及其弟子形成了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队,称为“墨者”,首领称为“巨子”。
墨者集团的成员多来自于社会下层,他们长期受墨子的熏陶,忠诚地信仰墨子的学说。
8、A
9、A
10、C
【解析】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1、A
12、A
【解析】弗兰西斯·培根与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经验论,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过渡性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D
14、C
15、C
16、C
17、B
【解析】“苹果落地”等都是现象,本质只有一个——万有引力。
故本题选B。
@##
18、B
【解析】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个:①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这是正题,属于实在性范畴。
②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
这是反题,属于否定性范畴。
③第三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这是合题,属于根据性范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解析】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以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
A项,非理性因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实践的结果。
D项,属于唯心主义。
2、ABCD
【解析】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3、BCD
【解析】“共相”问题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它最初源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在注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时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生活在“黑暗时代”初期的拉丁教父波爱修再一次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回答了波菲利提出的三个问题。
9世纪,出现了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的爱留根纳,他虽然没有直接论及到共相问题,但是却以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上帝与万物关系的学说,即“四重自然”的理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4、ABC
5、BCD
【解析】“新民说”是梁启超所建构的社会启蒙思想,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提出近代中国最迫切的启蒙任务就是在民德、民智、民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使之成为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新民”。
“新民德”主要是从内在的精神气质方面改造国民的精神面貌,使中国人从习惯于封建专制压迫造成的受治服从、麻木不仁的国民劣根性中挣脱出来,代之以独立、自由、自治、责任的现代国民品质。
“开民智”梁启超重视“智”在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
他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首先表现为民智的落后,民智落后的中国与民智进步的西方诸国相较量,其被淘汰是必然的。
“鼓民力”提倡尚武精神,强健人民体魄,劝民以业,藏富于民等内容。
它是梁启超在对弱肉强食的近代国际关系有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简答题
1、(1)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
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2、(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分)(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2分)(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1分)(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1分)(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1分)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4、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