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设计风格-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浅谈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摘要:对中西古典园林艺术进行欣赏,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而且能够从中反映出中西社会发展的历程。

本文主要分析对比中西古典园林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自然观的原因,对筑山、理水、植物和建筑四大造园要素对中西古典园林表现形式的差异进行详细描述。

目的在于希望人们能对中西古典园林文化有更加系统而全面的理解,同时借鉴西方园林艺术的有点,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文化整合。

逐步发展以自然、生态为主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园林,使我国的现代园林建设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更加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的园林建设事业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并力求由此对世界园林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分析比较
前言: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已经奠定了其辉煌的历史地位。

而作为与“中华文明”相互独立对等的“西方文明”同样也拥有着世界三大园林之一的欧洲系统的古典园林。

欧洲系统的古典园林与东方古典园林在人类园林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二者在古典园林的建设方面有着相互借鉴的优势,也有着不可比拟的异处。

这个异处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后世园林的构建。

一、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共性特点
1、对自然和生活向往的共性
作为同样辉煌的人类文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二者在古典园林的建设上是有其共性的,这就是两者都是产生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同,都是文化的反射、宇宙的现象、人们向往的仙境乐园,都是提供人们游乐玩赏的艺术空间,都是对理想生活向往的物质实体表现,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王国。

2、物质构建角度的共性
东方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二者在建筑上是有很多的共性的。

同时从物质性的构建要素角度来讲,二者都是由四大造园要素做组成的:筑山、理水、植物和建筑。

通过这四大造园要素的综合,来贯穿园林的始终。

(1)筑山
东方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二者在构建上都使用了筑山这一重要要素,但是筑山的使用角度不同。

通过自然界的天然山体或者是人工雕砌而成的人工假山来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风格。

(2)理水
水因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动静皆宜、洁净清晰的外观形态极其所蕴含的这里思维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成为是园林的血液和灵魂。

东方和西方的古典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充分利用了水的动态特征,在水景的设计中充分发挥水的形、声、色三大要素,从而形成别具匠心的美景,使水所创造出来的奇妙意境往往能引发人们不尽的想象。

无论轰鸣的瀑布、咆哮的海浪给人带来强烈的试听感受,亦或是温柔却不失刚性的喷泉,涓涓细流给人带来的安静祥和、宁静致远的心情,特别是在水平如镜的水面倒影出来得周围的景色,呈现出的扑朔迷离之美,都会使人沉浸在美妙的大自然之中。

(3)植物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的植物这一重要因素,植物在园林的构建中不断发展创建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东方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对植物的使用都是从开始注重其食用价值开始,后来开始逐渐重视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装饰和象征意义。

植物在整个园林中的整体美感和植物所带来的芳香美,植物的芳香美能够引发人的最大的快乐,同时嗅觉上的感受最能刺激人们的想象力。

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古典园林的建设中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希腊将园林中的蔷薇做为欢迎凯旋的英雄和供奉神灵的祭品,悬铃木有避瘟疫的之用,常将它植于庭院四周;而中国将
植物拟人化,常用“松、梅、竹”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来形容君子品性的高洁和不为恶境的勇士的象征。

(4)建筑
东方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都特别重视传统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形象,二者都是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设计和构造来传达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内涵。

作为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东方古典园林,更多的是崇尚自然、追求古典的意境,如“天地有大美而可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都可以说明是对自然的追求。

同时不同的文化地域,如南北方的建筑也体现了明显的低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传递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同时,更多的是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灿烂文化。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更多的体现自己的文化,埃及文化中的金字塔、哈德良的农庄等建筑。

是人在欣赏园林的美景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园林来欣赏整个大自然的景色。

二、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在建筑角度存在共性就必然存在不同点,正是二者的不同点逐渐
发展,才使园林设计更加突显人性和更加亲近自然的世代特征。

研究二者的差异,也必然
要从二者的四大造园要素为切入点进行详细分析。

(1)筑山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筑山来营造宁静的氛围和诗情画意的情景。

从而能突出对人类对仙境的向往,同时通过模写山水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宁静向往、依恋喜爱之情。

而西方的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更多是体现“人定胜天”的思想,所以在园林的设计中很少通过自然的筑山意境来设计园林。

(2)理水的应用
由于水形的可塑性和水的可变性,在运用水的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法。

东方的古典园林设计通常是通过利用自然的水渠或者是涓涓细流或者是人工池使人
在不同的角度观看园林景观中的湖面、建筑、山石、和植物在水中的高低错落、互相掩映的完美倒影、蓝天白云清晰的倒影、平静的水面能令人感到广阔和深远。

而西方的古典园林大多是通过修建水池等人工形成的水体来建筑富有象征意义
的建筑的喷泉,是人在进行观赏的时候能充分的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气息和西方民族的战胜大自然的理念。

(3)植物的变化
东方古典园林在建设古典园林时,对植物的配置简单自然同时表达园林的主体。

不同的季节的植物景观都有不同的意境,如春(竹、迎春花、紫藤)、夏(玉兰、梧桐)、秋(桂花、荷花)、冬(松、柏)。

同时不同的植物的视觉和嗅觉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意境,从而更多的体现自然之美。

而东方的古典园林的构建中,对植物的应用更多的是偏向于植物的几何形状的修葺,都表现人工创造,强调的是人工美。

同时在园林植物的布置中处处可以看到自然和科学的联合应用,除相互可以看到几何学、物理学、机械学、建筑工程等科技成果。

更多体现的是人来对大自然的驾驭而不是依顺。

(4)建筑的构造
园林中的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

东方的古典园林的建筑,一方面强调的是要可行、可观、可游、可居,另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西方的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讲究通透,诗情画意通过建筑来体现,同时雕塑应用较多。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中通常是要坚固自然和建筑的双方的特点,把自然要素建筑化,服从于对称的几何构图。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照分析、比较研究,说明了西方古典园林和东方古典园林的两大园林系统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这两大古典园林系统的造园手段和方法,在筑山、理水、植物和建筑方面的不同,从内部关系来看,主要是由园林建设的自然的理念的不同所决定的,
从外部关系看还受到不同的民族、环境、时代的影响。

中西方的古典园林人类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作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因此,在今后发展古典园林的过程中要注意融贯中西、勇于创新,为今后在发展我国的园林事业和发展国际化的园林、创造出致力于新型的园林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比较研究[D].韶山:中南农业科技大学.2005
2.马军鹏,刘原平.从园林艺术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观[M].山西建筑出版社.
2002(10)
3.许丽.中西园林艺术比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徐丹.景观与园林设计中水要素分析[M]. 盐城.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学院. 2008(11)
5.杨雯岚.园林艺术概论课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张洪.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