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冲刺二轮知识回扣提升练13 ---精校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十三、文化的发展
[考前必读,最后一记]
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文化传播的途径与主要手段
①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②主要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有利于增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文化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2)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否则,就
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3)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关系: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5)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根本),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
3.文化创新
(1)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途径(措施)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一):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二、个别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措施
(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指导地位。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
化。
(4)根本途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创新,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6)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
(根本目标与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7)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8)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9)必然要求——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提供物质基础。
2.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②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③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
(2)措施
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③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④学习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考前押题]
1.(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C.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
[解析]材料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继承,B与题意无关;C指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材料没有涉及“历史虚无主义”问题,排除D。
故选A。
[答案] A
2.(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模拟)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学”为当今世界的“文明的共存”提供了积极意义的
资源: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做到“和而不同”,不应该实行“霸道”。
儒家的“王道”告诉我们()
A.要认同文化的世界性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要弱化文化的民族性D.要继承文化的传统性
[解析]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但不代表要认同不同的文化,A项错误;儒家的“王道”要做到“和而不同”,做到“和而不同”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B项正确;弱化文化的民族性错误,C项不选;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继承文化的传统性观点错误,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 B
3.(2018·江西赣州高三联考)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此,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解析]题目中,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因此属于历史文化。
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体现了文化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故本题答案选
A。
[答案] A
4.(2018·河南郑州第一中学高三模拟)整个世界都在网络之中,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
互联网跨越时空、互联大众、通联世界、超越未来,已经成为知民情、聚民智、汇民意的平台,成为促进生产、传播文化、巩固国防的沃土。
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表明()
①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新的传播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互联网跨越时空、互联大众、通联世界、超越未来,已经成为知民情、聚民智、汇民意的平台,成为促进生产、传播文化、巩固国防的沃土。
这说明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②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新的传播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④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 A
5.(2018·浙江五校高三联考)“编钟国乐”音乐会在悉尼上演,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组成的八音合鸣,在深沉悠远的钟声中,展现楚风楚韵,众多澳大利亚观众和海外华人领略了来
自中国两千年前的帝王圣乐。
这表明()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传承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③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传播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①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没有体现。
题目中,“编钟国乐”音乐会在悉尼上演展现楚风楚韵,众多澳大利亚观众和海外华人领略了来自中国两千年前的帝王圣乐。
这表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传播,也表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故③④入选。
选D。
[答案] D
6.(2018·四川成都高三摸底)著名川菜“夫妻肺片”在美国有一个源自好莱坞同名电影的英文名“史密斯夫妇”(Mrand Mrs Smith),在美颇受认可。
休斯敦Pepper Twins双椒川菜馆的招牌凉菜“夫妻肺片”荣登“美国2017餐饮排行榜”榜首,并被选为“年度开胃菜”。
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③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的影响力④文化融合能够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强调文化交流,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但又保留特色,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7.(2018·江西赣州高三模拟)我国地名文化源远流长。
比如武汉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等地名,承载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
是因为这些老地名()
①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③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④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解析]题目中,我国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其承载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
是因为这些老地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故①②入选;③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夸大了老地名的作用。
选C。
[答案] C
8.(2018·湖北武汉高三模拟)近年来,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传播
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③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②错误,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内容的创新同样重要;④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题目中,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这启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故①③入选。
选C。
[答案] C
9.(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传统戏曲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今,曾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戏台因为电视机的出现而逐渐门庭冷落,新型的大剧院由于票价高昂并不能成为大众日常消费所需的场所。
近年传统戏曲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成功,如台湾布袋戏的成功经验就是典范。
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题干材料中电视机对传统戏剧的影响、新型大剧院高昂
票价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体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对戏曲文化的生产、传播和人们的消费方式的影响,近年传统戏剧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成功,以及台湾布袋戏借助新兴媒体传播的成功经验,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的新需求,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①④正确;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②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③错误。
答案选B。
[答案] B
10.(2018·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
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
材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③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正确;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③不选;“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正确,故本题
答案应为B。
[答案] B
11.(2018·四川成都高三模拟)无论是铡刀、牛槽等传统农耕用具,还是饺子、馒头等乡村特色饮食,经过胶东莱西农民李泽志的一支画笔,就变成了一幅幅雅致有趣的写意画,让更多的人对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有所认识,李泽志也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民艺画创始人”。
李泽志的成功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如实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③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④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普通的农家用具及饮食,经过李泽志的写意创新,农耕文明趣意盎然,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
①③符合题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状况的艺术升华,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②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12.(2018·山东栖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家”的观念。
新春佳节,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变的过春节的方式。
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使一些远隔千里的亲友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短信、微信、红包等的出现也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一些新的色彩。
然而,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增加了人们相互交流的速度和密度,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之间情感的温度和厚度;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亲情的距离拉远了;花样多了,但年味淡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应如何对“传统”和“现代”进行正确取舍。
[解析]首先要明确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因而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次,要肯定科学技术在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带来的新的拜年方式被大家接受,我们要肯定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传统文化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传统文化的根与精髓,让“年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