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5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口答列式。
①32与18的和是多少?②32减去18的差是多少?
③24除以8,商是多少?④6和8的积是多少?
(2)算一算。
4×6÷8 70-25+13 8÷4×2
说一说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然后再计算。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小精灵带来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助它吗?(出示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本上,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1: 4×3=12 12+7=19
学生2: 4×3+7=19
学生3: 7+4×3=19(元)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你是如何计算的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乘加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4×3+7
②7+4×3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4×3+7先算4×3=12(人)也就是在玩跷跷板的人,再用玩跷跷板的人数加上旁边观看的人就是一共的人数。
教师:7+4×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4×3=12(人)再加上旁边观看的人数,一共有19人。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3.乘减
出示算式: 6×2-8= 24-3×7=
提问:这两道算式该如何计算呢?同桌俩人说一说。
指名汇报,学生尝试算一算,然后指名板演。
小结:像这种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找2个同学说)。
4.除加、除减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
(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没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板书)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